在刘邦建立汉朝的同时,匈奴也出现了一位枭雄,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北方大草原,他便是冒顿。

冒顿年少时不受他爹头曼待见,将他派到月氏做人质。没想到,没多久头曼就发兵进击月氏,根本不管儿子的死活。冒顿得知消息,千里走单骑,毫发无伤地回到匈奴。头曼从此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还给了他一万骑兵调遣。但后来的事情证明,头曼严重低估了冒顿的野心。

为了练出精兵,冒顿制造了一种带响的箭,叫做“鸣镝”,下令只要他射出这种箭,所有部属必须射向同一个目标,违者立斩。冒顿先后通过射自己的坐骑、爱妾、父亲的宝马,让部属真正做到了“指哪打哪”。某日冒顿趁他爹外出打猎之机,带头射箭将其杀死,自立为单于。对于头曼而言,坑过儿子也终被儿子坑,真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

虽说得位不正,但你别说,冒顿还真是有两把刷子。他算得上雄才大略、草原枭雄。他设置了匈奴的官制、兵制、法制,随即开始东征西讨,灭东胡、赶月氏,兼并娄烦、白羊,夺取了秦朝蒙恬所占领的大片土地,兵锋直指中原。

此时汉朝已经统一,刘邦开始逐个清除异姓王。封地在晋阳的韩王信——此人虽然也叫韩信,但与“兵仙”韩信还有10个樊哙的差距——深感不安,便投靠了冒顿。刘邦怒了,亲率30万大军出击,不仅平叛,还要一举彻底击败匈奴,解除北部边境之患。

双方刚交战,刘邦一胜再胜,不断向北突进。他哪里知道,看似不堪一击的冒顿,为他布下了一个大陷阱。

时间进入严冬,刘邦愈发冒进。冒顿利用刘邦骑兵先行、步兵尚未达到的时机,突然动用40万骑兵,将刘邦包围在平城东北的白登山,并分派兵力阻断汉军救援。这一围就是七天七夜,刘邦都快绝望了。好在刘邦有位优秀的谋士,名为陈平。他施展计策,成功说服冒顿妻子阏氏,冒顿才答应刘邦请和,在包围圈松了一道小口让汉军突围。

陈平用了什么计策,正史没有记载。其中一种有意思的说法是,陈平派使者给阏氏带去了“美人图”,告诉她假如刘邦突围不了,就打算把这美人送给冒顿,阏氏既恨且妒,便说服冒顿撤围。按照这个说法,冒顿是很有“惧内”嫌疑的。不过这也不算丢人,毕竟许多威风凛凛的汉子都“惧内”,比如专诸、戚继光等等。

白登之围,是冒顿军事生涯的最高光时刻,也是匈奴帝国最鼎盛时期。此后汉朝采取和亲政策,带来边境较长时间的和平,冒顿英雄再无用武之地,也只能偶尔写信调侃调侃吕后了。在他去世后,卫青、霍去病横空出世,匈奴一部分远走西方,一部分融入中原。滚滚长江东逝水,江山代有才人出,真如是也。

冒顿几岁登基(草原枭雄冒顿)(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