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生之道经典语句(论语之道4.17)(1)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上一章是从人与物的利害关系上论述“仁”,侧重于知识理解;本章是从人与人的比较关系中论述“仁”,侧重于实践经验。

“见贤思齐焉”

“贤”亦是儒家思想中用来指代人的修养水平高低的概念,一般称修养很好的人为“贤人”。“贤人”类似于“君子”,但与“君子”又有很大区别。“君子”更多指人的地位与道德,“贤人”更多指人的学识与才能。此处“贤”字,一是指代“贤人”,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称呼,含有更多“道德品行”的内容;二是意指“好于自己”,即无论从什么层面比较,只要有人在修养上好于自己,就可称之为“贤”。作为一个追求“仁”的人,当遇到“贤”于自己的人,正确的反应只有一个,那就是“思齐”,即一心想要把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好。

人从事“仁”的修养,“见贤思齐”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法门”。修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跟从专门的教师学习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从生活中学习。生活中充满了无数学习的机会,只要用心,所有机会都可以变成提高修养的“法门”。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随时随地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长处的意思,这就是最简便的一种修养办法。虽然“见贤思齐”的意思很容易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真正做到,原因就多了。一是“贤”意味着“失去利益”,因担心失去个人利益而不愿“思齐”;二是“贤”意味着“吃苦”,因担心吃苦而不愿“思齐”;三是“贤”意味着“自己不贤”,往往知耻不是生勇,而是心生嫉妒,因嫉妒而不愿“思齐”;四是把“贤”当成一种“本能”或“才能”,认为自己不具备这种“本能”或达不到这种“才能”,因认命而不愿“思齐”。等等。总之,一说“贤”就称好,但是自己不愿学。所谓“修养”,所要修的就是以上错误思想,使自己一见到贤于自己的人,就想着向其看齐。所谓求“仁”,从一般人的角度看,就是以“道”的价值标准去定义“贤”,使自己不断向“贤”看齐,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认知境界。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此处“不贤”指代“道德修养”不好的人,亦指代在修养的某一个方面可能不如自己的人。就人际关系而言,必然存在“见贤”与“见不贤”两种情况,就“仁”的修养而言,也应当从这两种情况中去同时把握提高修养的机会,而不单是只针对“见贤”一种情况。当遇到“不贤”的人时,当然不可去“思齐”。从修养上讲,光是不去“思齐”还不够,还要从“不贤”者身上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方法,那就是“内自省”。在前面篇章中,曾子讲过“吾日三省吾身”,“内自省”即“省吾身”。“内”即“吾身之内”,“身内”指代什么?指“心”。“心”的概念在《论语》中不常出现,可见在孔子那时,儒家还没有把“心”作为自家思想的一个固有概念,偶尔提到“心”,多是指代“思想意识”。只是到了宋、明朝代,特别是明朝的王阳明创立了“心学”之后,才把“心”作为儒家的一个专有概念提了出来。孔子不强调“心”,并非否定“心”,而是把“心”的涵义融入了其它概念之中,如“仁”、“孝”、“忠”、“信”、“敬”、“慎”等等,这些概念的定义均出于“心”,言“仁”既是言行为方式又是在言“心”,其它概念亦然,不可将这些概念仅视作行为方式。之所以不单独论“心”,是因为表达“思想意识”的“心”更强调后天形成的“知识心”,是一种“假心”,不能正确地用来描述“仁”等概念。“仁”等概念所表达的“心”更强调基于先天形成的“真知心”,是一种“真心”。换言之,“仁”等概念兼顾表达“世俗”、“道”两种语境,在“世俗”语境中是“修道”行为概念,是“用假心求道”,在“道”语境中则是“用道”行为概念,是“以真心用道”。虽然“仁”等概念有“真假”二用,但强调的都是一个东西,即“道”体。“道”体于人而言不是别的东西,就是人的那个“真心”。既然有了用以表达“真心”的“仁”等概念,就不适宜再设一个专门的“心”的概念来表达“真心”。此处“身内”即“心”,指的既是“思想意识”的“假心”,又是“道”的“真心”。“自省”既是一个以“合道”的思想意识去思考的过程,又是一个以净化思想意识、减少思想意识直到“无思无欲”的过程。具体到“见不贤而内自省”,首先指思考、纠正自己的行为方式,思考自己是否存在同样的“不贤”行为,纠正自己同样的“不贤”行为;其次指减少自己不应产生的思想意识。当一个人看到别人的“不贤”行为后,常会产生“不道德”的思想意识,甚至引发更多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观念,而这些思想无论多么“正确”,如果固执己见,耿耿于怀,就不能净化“心灵”,心灵不能净化,就达不到“空”的境界,不空则 “真心”不能生发。这就是“修道”的最大障碍。所以,从修道层面上说,所谓求“仁”,就是以“非道”的标准去定义“不贤”,使自己不断减少“不贤”行为, 甚至减少“不贤”的思想,不断端正自己的行为和净化心灵,直至见到“真心”。

总之,“贤”与“不贤”是“所见”,“思齐”与“内自省”是“自修”。“仁”就是借“所见”而完成“自修”的一种实践功夫。好与坏是他人的事,“仁”的修养才是自己的事。无论他人好与坏,都可用为自己提高“道德”境界的工具或资粮,这才是“大智慧”。《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话很难听,但说的是“真理”,只可与“仁者”言,更需要超越“世俗”的知见去理解。

论语人生之道经典语句(论语之道4.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