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六,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上学时,对老师又爱又恨

班主任会悄悄出现在身后

音乐课、体育课常常被迫自习

“灭绝师太”“老班”等绰号

几乎“全国统一”

就连孔子都逃不了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1)

我们都知道古人非常讲究尊师重道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历来备受尊重,各朝加封不同封号,如“文宣王”“至圣先师”等等。

没想到,他也被人起过绰号。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2)

山东曲阜孔庙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因为孔子身高有九尺六寸,所以大家都叫他「长人」

这个九尺六寸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换算一下,根据周代的计量标准,一尺差不多等于我们现在的23厘米,九尺就有2米。

也就是说孔子身高足足有两米多!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3)

《至圣先贤半身像册》孔子 图自/台北故宫

别说古代,就是放到营养丰富的现代,谁能长到两米,在人群里也十分显眼。

难怪那个时候,孔子被叫「长人」。

的确够长。

山东大汉,名副其实。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4)

山东境内泰山之景 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5)

孔子不仅被人起绰号,竟然还被欺负过。

而且欺负他的人,后来还成了他的学生。

这人是谁呢?

别着急。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6)

《至圣先贤半身像册》局部 图自/台北故宫

我们都知道,孔子有七十二位得意门生,其中有一位是出了名的莽撞人,性格豪爽,冲动好勇,一言不合就不讲武德

这位莽撞人,早年喜欢头戴雄鸡款式的帽子耍威风,腰间还佩挂着公猪装饰的剑,到处耀武扬威。

他听说了孔子「长人」的称号,非常不服气,几次三番去找孔子的麻烦。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7)

但擅长以德服人的孔子,非但没有记仇,反而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

渐渐的,这位霸凌过孔子的莽撞人,被他的思想与人格魅力所折服,甘愿投入孔子门下,拜他为师。

从此以后,他成为侍奉孔子最久的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他的侍卫。

这位就是仲由,字子路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8)

宋 佚名《孔子弟子图》其一 图自/首都博物馆

这段故事真不是瞎编的,有正史记载。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说:“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说起来,子路恐怕是历史上第一位欺负老师的学生了。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9)

上学时,我们都有过音乐课、体育课被改成自习课的经历,几乎全国统一。

尤其是到期末考试之前,为了考个好分数,这些素质课程都要暂时放到一边。

孔子的音乐课也会被改成自习课吗?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古代人的必修课是什么?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10)

古代君子的必修课有六门,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俗称“君子六艺”

这甚至被记载在《周礼》里,当作全国统一教育标准

《周礼·保氏》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11)

元 赵孟頫《书画孝经》卷,局部 图自/台北故宫

“礼”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公民守则、行为规范

“书”和“数”就相当于语文和数学课。

“御”是驾驭车辆,和我们现在考驾照差不多。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12)

郎世宁等《乾隆皇帝射猎图》轴 图自/北京故宫

而“射”顾名思义,就是射箭,算是我们现在的体育课

“乐”就是音乐课了。

这么看下来,孔子时代的古人教育很有素质教育的风格,一点也不偏科。

——而且让我们羡慕的是,那时不仅不会把音乐课、体育课让位给考试科目,甚至还把它们当作必修课之一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13)

《宋高宗书孝经马和之绘图》,孔子讲学 图自/台北故宫

孔子本人很喜欢上音乐课。

孔子的音乐老师是鲁国当时著名的乐官,名叫师襄。师襄擅长击磬,在音乐方面颇有造诣。

《史记·孔子世家》和韩婴的《韩诗外传》里都提到过这个人。

我们在中学课本里背过韩愈的《师说》,也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14)

《历代圣贤半身像》,韩愈 图自/台北故宫

那么,孔子有多爱上音乐课呢?

他跟随师襄学琴,学了十天,还在弹同一首。

师襄说,你的技法很熟练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却说,不行啊老师,我还没领会其中表达的情感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领会了琴曲表达的情感。师襄又说,现在可以学习新曲子了吧?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15)

宋 赵伯驹《停琴摘阮图》局部 图自/台北故宫

没想到,孔子又说,我还没通过琴音体会到作曲者是什么样的人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思洞明,在曲中看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目光深邃、统治四方的王者形象,不是传说中的明君周文王还有谁呢。

师襄虽是孔子的老师,此刻也对孔子拜服,感叹,这就是他自己老师说过的《文王操》。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16)

提到老师,没有人不承认孔子是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而中国,也是最早兴办教育、尊师重道的文明古国之一。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17)

北京国子监琉璃牌坊,刻的是“圜桥教泽”

早在战国时代(公元前450左右),我们就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位于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稷门附近。

而广为人知的国子监,是国家教育机构,出现在隋唐以后。北京至今还有明清留下来的国子监遗迹。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18)

北京国子监街上的牌楼

我们对老师的称呼,也各有不同。

「师长」「夫子」,「师傅」「师父」,再到「西席」「教授」「先生」等等……

不论称呼如何,中国人对老师的尊敬,铭刻在文明里,成为了民族性的一部分。

读书时,或许顽劣,或许不懂事,总有与老师发生摩擦的时候。

如今,时过境迁,再回忆上学时光,也总有一些老师启蒙了我们的人生。

山东 孔子(山东壮汉孔子被)(19)

文庙孔子像

教育与传承,这是属于华夏民族的历史记忆,也是中国文化得以保存完善、从未中断的重要原因

教师节将近,向每位老师致敬。

节日快乐!

「参考文献」

1.《史记·孔子世家》,西汉,司马迁

2.《韩诗外传》,西汉,韩婴

撰稿:子之

审稿:初恋、古一番、大力

图片:除特殊备注图片之外,均来自摄图网、视觉中国版权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