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尿裤行业已经进入洗牌期”这句话说了不是一次两次,近几年几乎人人都在说,但很多时候感受并不深。不过这一次,洗牌真正来临了。涨价不是最重要的,有货才是赢家

无纺布迎来史上最疯狂的价格波动,全球疫情传播之下,影响纸尿裤供应的因素变的更加复杂,SAP高分子、热熔胶、腰贴、木浆等纸尿裤核心原料也在涨价。

限量限购已经大规模开始了,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明显变少了,母婴店几乎不做活动了,中小工厂处在停机待料的状态,一批厂家撑不住已经倒下了……

大家都在谈论洗牌,但是当大规模洗牌真正来临的时候,没有人想到会是以这样的方式。

纸尿裤可能要涨价吗(还在研究纸尿裤涨不涨价)(1)

长三角地区一家国内大型纸尿裤生产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前两个月开始,政府每天订购100万个口罩,已经把库存的无纺布全部用完了。无纺布涨价,一些小型纸尿裤生产企业已经没有库存,也不生产了。”

该企业每年接收40亿的纸尿裤代工合同,而之前储备的低价原材料却已经消耗殆尽。这一企业工作人员也一再强调,如果现在订购纸尿裤,“只能有什么就拿什么,比如今天生产线生产出的纸尿裤,不论什么尺码,经销商都要拿走,尺码肯定已经不全了”。由于生产线大量生产口罩,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没有办法预订纸尿裤,不接受任何纸尿裤订货。”“因为成本上涨,纸尿裤价格要上涨40%。我们这还算比较好的企业,很多中小型纸尿裤厂已经停产了,库存的纸尿裤也没有了。”

纸尿裤生产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无纺布原材料涨价,还有其他原材料。“纸尿裤所用的底膜,从8000元/吨涨到了7万元/吨。”一位业内人士说。

现在还要谈论涨价吗?有货的厂家卖库存,优先限量供应老客户,这个时候还能供货的真的是“老铁”了。

停机待料 能坚持多久?

“原材料不好买”这是很多纸尿裤工厂目前的困境。口罩抢了纸尿裤的无纺布生产线,许多纸尿裤企业有钱也买不到,少数企业即使能买到材料,生产出来的成品也是亏本,因此,纸尿裤品牌出现大量的停工、停产,涨价的更是普遍。

对于无纺布工厂而言,现在的合同已经没有什么“效力”。“当无纺布价格涨到3万元/吨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办法下订单了。”业内人士透露,他曾经向多家工厂询问订单,“工厂的无纺布产能已经被别人买断了”

产能被买断,“一包就是一个月”。很明显,市场上有人在大量囤货。近期,公安部针对倒卖生产口罩核心原材料熔喷布犯罪活动部署开展专案打击行动,4月23日,浙江公安厅通报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的案件,收缴伪劣熔喷布8.89吨。

无纺布行业的乱象直接影响了婴儿纸尿裤行业的生产。在原料采购端,一些纸尿裤工厂都不说自己是做纸尿裤的。而在生产端,工厂首先保证老客户、大品牌的生产供应,新订单很少接。不存在大厂靠不靠谱,只看你跟厂家的合作关系深不深,是不是工厂重视的品牌。福建一家卫生用品公司的销售总监表示,“我们的涨幅比较小,一包涨价七块钱,有一些厂家一包的涨幅为十几块。目前我们还有一些库存材料在生产,预计纸尿裤5月份即将停产,目前主要是在卖库存,限量供应给一些老客户。

被动的局面 企业是否愿意亏本来保证市场?

有人说,“口罩机一响,黄金万两”,虽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这个行业的火热程度。原材料涨价,四月以来,聚丙烯达到日涨近万元的疯狂程度,诸多业内人士惊呼“从未见过这样的行情”。而无纺布企业遇到的问题在于,原料聚丙烯的价格飞涨速度,已经覆盖不到之前的低价订单,如果按照此前客户的低价订单价格去进原料,原料价格又已经涨了,那么这个亏损就得由工厂来承担。

纸尿裤行业,也是一样的。泉州联合纸业表示,纸尿裤的所有原材料都在涨价,至3月20日左右,有的材料价格涨了有几十倍。4月上旬,该公司已经加入了KN95口罩的生产大军。转产是被迫的“原材料严重供应不足,而且价格涨到了‘天价’,如今生产一片纸尿裤需要3-4块钱的成本,如果按原来的价格售卖,只能亏本,不生产又不行,因为工厂的工人得养着。”目前,联合纸业产能三分之二已转产口罩,再过不久,剩下三分之一的纸尿裤产能也得停了,因为库存的原材料快要用完了。当下纸尿裤的原材料不仅贵,而且买不到。

联合纸业可以说是纸尿裤厂家的一个缩影,涨价、转产、停产已然是行业的普遍现象。原材料普遍涨价,生产即是亏损,工厂能不能继续生产下去?企业愿不愿意亏本来保证市场?

无疑,疫情真正加速了纸尿裤行业洗牌,一部分工厂和品牌已经倒下了,一部分选择转产。有品牌商直言,“入行10来年,目前所接触的工厂里面10个有8个是不做纸尿裤,甚至有2家纸尿裤招牌拆了改成口罩防护服生产基地。”行业大面积转产短期内确实会缓解国内医疗防护物资的短缺,也能为企业在危机中寻得一条生路,但长期来看,对行业也有一定损害。没有品牌溢价的企业将受到较大冲击,规模较小的厂商对于原料涨价、短缺承受的压力更大。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纸尿裤市场,发展的机会是最多的,面临的困难也将是最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