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养牛户反应,自己的牛出现莫名高烧、黄疸、食欲减退、反刍停止及快速消瘦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死亡,这种情况下应首先考虑牛焦虫病。牛焦虫病以散发和地方性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特别每年7~9月份都是焦虫病的高发期,然而相当多的养牛户对本病都不太了解,常常误判为其他寄生虫病或营养性疾病,进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或采用不恰当的方式进行治疗导致牛死亡。今天小编便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牛焦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案,希望对广大养牛户能够有所帮助!

牛发烧喘气是什么病(牛高烧黄疸食欲减退)(1)

一、病因病症

牛焦虫病由焦虫在蜱虫体内繁殖,牛再被蜱虫叮咬而感染发病,因此放牧牛发病率要高于舍饲牛,特别是在低洼潮湿地区放牧的牛发病率非常高。焦虫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临床表现为高烧、贫血、黄疸、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泌乳停止及快速消瘦等症状。有病区当地牛发病率较低死亡率为40%左右,而从无病区运进有病区的牛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可达60%~90%。引起牛焦虫病的焦虫可分为牛巴贝西焦虫病和牛环形泰勒焦虫病两种,两种焦虫之间的具体表现略有差异,以牛环形泰勒焦虫最为常见,重点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等地。

(一)牛巴贝西焦虫病潜伏期为9~15天,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以上,为稽留热,其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呼吸和心跳加快,眼睑等可视粘膜有明显黄疸及点状出血,发病初期腹泻,而随着病程发展到后期则会转为便秘,尿液呈红色甚至酱油色,急性病例可在2~6天内出现死亡,症状轻微的病牛几天后体温会有所下降,但是恢复较为缓慢。

(二)牛泰勒焦虫病潜伏期为14~20天,发病初期体表淋巴结会出现红肿及疼痛,体温升高至40.5~42℃,为稽留热,精神萎靡,结膜潮红,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发病中期体表淋巴结明显增大,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先便秘后腹泻,且粪便中带有血丝,可视粘膜有出血点,步履蹒跚,站立不稳;发病后期结膜苍白,黄疸,并可见小米粒至扁豆大小的出血点,病牛卧底不起,最后衰竭而亡。

牛发烧喘气是什么病(牛高烧黄疸食欲减退)(2)

二、诊断方法

1、牛焦虫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7~9月份发病,也就是蜱虫较为活跃的季节。

2、牛体温会迅速升高至40℃以上,且为稽留热,体表淋巴结明显肿大,触摸有疼痛感。

3、耳静脉采血涂片检查可见虫体,体表淋巴结穿刺涂片可检出石榴体。

4、无化验条件的情况下,如发现牛体表有蜱虫,体温升高,体表淋巴结明显肿大,可视粘膜苍白,黄疸,用退烧药和消炎药治疗后无效果,便基本可以确诊为本病。

牛发烧喘气是什么病(牛高烧黄疸食欲减退)(3)

三、预防方法

1、消灭牛舍环境中的蜱虫,需要将牛舍内墙壁缝隙用石灰堵住,做好牛舍卫生消毒工作,并定期采用敌百虫、氯氰菊酯等药物喷洒消灭环境中的蜱虫。

2、经常检查牛体是否有蜱虫,发现蜱虫时应采用药物进行喷洒或涂擦,特别是夏季牛体非常容易寄生蜱虫。

3、放牧时应使牛群尽量避开低洼潮湿的草地,因为低洼潮湿的地方更容易滋生蜱虫,牛在这些区域放牧时便容易被蜱虫叮咬及寄生。

4、从外地引种购牛时应选择无蜱的季节,并进行全面检疫及灭蜱,特别是有病区从无病区引种购牛或无病区从有病区引种购牛时。

5、在发病季节,疫区或放牧牛群可每隔15~20天用7%贝尼尔溶液0.05毫升/千克体重,进行一次预防注射(深部肌肉)。

牛发烧喘气是什么病(牛高烧黄疸食欲减退)(4)

四、治疗方法

1、贝尼尔,按照3.5~3.8毫克/千克体重,配成5%~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症状轻微1次即可,重者一天1次,连用2~3天。用药后患牛偶尔可出现肌肉震颤,起卧不安等副作用,一般很快便可以消失。

2、黄色素,按照3~4毫克/千克体重,配成0.5%~1%溶液进行静脉注射,一般注射1次即可,症状未减轻时可于24小时后再次注射1次。注意注射时不要将药液漏到静脉外,患牛用药后的几天应避免阳光直射。

3、治疗时不可大量输液,因为牛的血液已经非常稀薄了,输液会使牛的血液变得更加稀薄,这样并不利病情的好转,甚至可能加重病情。除了使用以上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例如注射维生素B12治疗贫血,每100千克体重可皮下注射0.5毫升(40毫克),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输血疗法,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