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国大典是讲述什么的(伟人原本打算将首都设在东北)(1)

"赫赫京都数百年,钟林敏秀萃龙渊,始由金国迁燕地,及至赤都照蓟川,北海清波浮画舫,香山红叶染霜天,华夏血脉情相系,九州同心万众欢。"

这首诗词描写的是北京,把这个六朝古都的历史与它的文化与风景都融入到其中。但当新中国初建的时候,北京却并非建都的首选项,这其中还有着一番曲折的故事。

1. 初定东北

45年,在全国抗战胜利的同时,东北抗联与苏联红军也一并解放了哈尔滨,结束了帝国主义多达14年的统治。

北京开国大典是讲述什么的(伟人原本打算将首都设在东北)(2)

哈尔滨成为那时党控制的解放的最早的最大城市,由于在战争开始前它就被日本势力渗透与控制,而且日本把哈尔滨当做自己的大后方来经营,所以哈尔滨地区的交通、工厂甚至各类产业的发展都十分发达与完善,是整个东北地区的核心与中心。

它也成为了党的大后方,是政府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所在地,也是那时候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

伟人那时候非常喜欢看中国地图,在他的心目中,中国就是一只雄鸡,而黑龙江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天鹅,哈尔滨就是这"天鹅脖颈下的珍珠"

哈尔滨是中国那时候最安全的大城市,因为背靠苏联,便于获得苏联的支持与帮助,这也是伟人最为喜欢的城市之一,甚至特批该市为"特别市",希望在这里筹备建立新中国。

北京开国大典是讲述什么的(伟人原本打算将首都设在东北)(3)

然而,局势巨变,东北局势发生变化,国民政府悍然发动了战争,在美国的支持下下东北增兵,目的是为了扼杀党的政治与经济的大后方,同时切断党的交通要道。面对这种情况,领导人暂时放弃将政府移向东北的想法。

伴随着解放战争的后期,各大城市纷纷被解放,党控制的大城市也逐渐增加,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北平等,这些都成为了建都的备选项,定都哈尔滨的想法被逐渐搁置。

2. 解放北平

北平作为文化古都,政府在解放战争中也考虑到了定都北平的可能性,所以聂荣臻元帅也展开了对傅作义和平解放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北京开国大典是讲述什么的(伟人原本打算将首都设在东北)(4)

最后政府军委达成一致的协定,用优势兵力攻下天津,展示自己强大的军事作战能力的同时来逼迫傅作义就范,让他和平的接受投降的事实。

在天津战役中,我军以雷霆之势,仅仅以29个小时,一举拿下天津。这给驻守北平的国军将领傅作义造成极大的震撼,被迫同意接受和平谈判,和平解放了北平。为新中国的定都北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 预言定都

在解放北平以前,伟人就已经抽调手下最为优秀的人才叶剑英、彭真等人交代了接手北平后的重要事宜。

北京开国大典是讲述什么的(伟人原本打算将首都设在东北)(5)

而叶剑英等人也在这次会议中意识到了北平的重要性。

在保定,叶剑英等人组织了第一次北平领导班子的会议,在会议中他交代了注意事项等的细节,也讲出了一番有预见性的发言"北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将来有可能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它的接管工作关系到我党与解放军的声望,关系到后来和平接收其他城市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把眼下的工作做好。"

而后叶剑英等人也完美的完成了任务,接管以后的北平的工作全面展开,社会稳定、恢复生产、市民安定、文化教育完善等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基本城市安定下来。

4. 终定北平

伟人曾询问东北城市功能做部部长王稼祥关于首都政府定在哪里的意见。

北京开国大典是讲述什么的(伟人原本打算将首都设在东北)(6)

而王稼祥有着他自己的考虑:"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自称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历史上,凡是建都金陵,都是短命的王朝。虽然有些不科学的因素在里面,但南京离沿海太近,很容易在战争下失去险要的防守地势,定都首要排除南京。"

"其次是西安,它的缺陷是太偏僻了,现在的中国不再是秦汉时期,那时候长城就是国境线,现在长城在中国的疆域以内,所以西安已经不再具有中心的特点,所以西安也不太合适了。"

伟人对他的说法表示赞同,并让王稼轩继续说下去:"黄河沿岸的开封、洛阳等历朝历代的古都却因为深处内陆,与近代以来沿海开放的经济相比已经落后了很多,而且在未来也很难有改变,加上交通和水灾的问题,也失去了作为都城的地理优势。"

北京开国大典是讲述什么的(伟人原本打算将首都设在东北)(7)

王稼祥坚持观点:"我认为我国首都的理想地点在北平,北平在沿海,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其次扼守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位置重要。同时又邻近苏联与蒙古,没有战争的威胁,虽然离海较近,但有辽宁、山东半岛守卫,战略上存在着纵深。此外,北平是明清两代的帝都,从人民的心理上也利于接受,基于上述有利条件,我认为首都应定都北平。"

伟人在王稼轩的远见卓识下被说服,最终决定定都北平。之后,在北平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上将北平正式改名为北京。

纵观这段历史,每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事情也不仅仅是偶然的,也是命运使然。

北京开国大典是讲述什么的(伟人原本打算将首都设在东北)(8)

假如国军没有大举进攻东北,政府依然保有对东北的大规模的控制权的话,首都会不会就定在东北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事物是前进的,党能一直保有对东北地区的控制权,我们的首都就不会定在东北。

而领导人与制度是汲取所有人的意见,有商有量的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并不是以个人的言论来决定的。

而在那时,定都北平已经是很多人的众望所归,所以即使再来一次,历史的车轮也不会停下。而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过后,也证明了定都北平是正确的选择,现在的北京也在继往开来,迎接着八方宾客,为共和国发光发热。

文/燕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