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让家乡李桥村人忙活的不是几百年来形成的一年两熟的玉米,却是浑身透着金黄的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魏县什么梨?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魏县什么梨(李桥的梨)

魏县什么梨

这几天让家乡李桥村人忙活的不是几百年来形成的一年两熟的玉米,却是浑身透着金黄的梨。

梨让李桥村的乡党们有时笑容满面,有时愁容不展。年份好的时候卖个好价钱,家家都是几万元户,收入增加,口袋饱满,人人脸上挂满笑容,走路都是一阵风似的,好欢快。年份不好的时候,挂果少,价钱低,卖出去也就仅是个成本,有时还得为卖不出着急。比如去年疫情严重,收梨的客商来不了,急得梨农心焦口躁的。

由于我的老家就在这,加上还有一个亲戚在务梨,虽说有这些便利条件,但对梨及梨农的心理还是知之甚少。今年7年份,组织部门开展“万名干部人才下乡村”行动,我有幸被分到我们村担任“乡村振兴顾问”,既来之则安之,来了就想着发挥点余热,为乡村发展、农业增效、村民增收贡献点绵薄力量,也算是爱家乡的一种表现吧!这才有了写写家乡梨的想法,权当是一次推介吧。

是家乡选择了梨,还是梨选择了家乡,这是道不好判断的选择题。改革开改初期,土地下放,乡亲们总想在赖以生存、视为生命的土地里刨出金圪垯来,单凭一年两熟的玉米小麦永远只能是吃饱肚子,想宽展富裕连门都没有。穷则思变,穷日子过怕了,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致富,况且土地下放以后也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便利条件,种菜、种瓜、种果树、种药材......人们在不断地尝试,但大都以不理想而告终。

记得当年种瓜时,几乎是家家都种,记得大约1987年左右,老百姓辛辛苦苦劳作务了大半年的西瓜成熟上市了,瓜却便宜到二分钱一斤不说,带上两䇭笼去城里还卖不出去。一年到头农人的辛苦换不来几个钱!

时代需要创新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让人记住的。梨何时来到家乡,并最终选择了这块神奇的土地,本次入村我作了些有心的探询。说到李桥的梨,不得不提一个人,若没有这个人,我们这儿也不会有梨树,没有梨树就更不会有今天乡亲们的这等派象了。此人叫张效民,是李桥村新丰组人,听说早年学过农,我没有确切的信息,但他回乡后先是承包了当时大队的试验站,在站里培育梨苗,当时群众看的多响应的少。随着时间的推进,大伙逐渐接受了,把一年只种小麦和玉米两熟的地栽上了梨树。现在的百姓把梨树当个宝,非常地尽心,管得好的一亩地有六七千元的收入,总会比种玉米小麦收成好。

梨糖份含量高,吃起来甜,而且润肺,有益身体健康,但真正种植起来不易。每当春季来临时,大片大片白色的花便覆盖了家乡的这片土地,像极了人间仙境,煞是喜人。可农人没有心情去欣赏这美景,这时候既担心不经意来临的霜冻,还要担心花太密影响果的产量而又不得不疏花。疏花不久就是套袋,套袋之后基本定型,剩下的就是除草、打药、浇水、施肥,静等成长。直到阴历8月底9月初收获,一天也不能停歇。

待果子摘完卖了之后,冬闲时节又开始剪枝整形。冬季的梨树叶子全落,身体没有了任何的修饰,露出铮铮硬骨,迎寒而立。被剪掉的枝条被截成20公分长的节节,化作柴火入炉膛或灶膛,燃烧自己也没有什么怨言;留下的枝条也不沾沾自喜,来年逢春竭力生长,争取以最好的姿态报答农人的厚爱。

农人常年与梨树及土地打交道,视它们为亲密的知己,极力用心地去爱它们,希望用自己的真心换来美好的明天。

梨说的再好,它毕竟是农产品。大多与农业有关的产品都怕自然灾害,比如一场倒春寒、一场霜冻、一场冰雹、一场大风,且不说收成如何,就是这些农作物刚冒芽开花还来不及绽放一切美好说不定就败落了。自然而然,农人的心也是随着这天气的变化而变化。风调雨顺时,农人见面打招呼都会笑容满面,今年天气可真的好呀,一闪而过,各自又尽快忙碌自己的事去了,消失在阡陌乡野了;年景不好时,见面也都说,今年这老天可把人给咋了咋了地,满脸无耐......人世间谁又能斗得过苍天呀!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就是几千年来农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梨农何尝不是这种心理,无论自己多么付出多么辛苦都不言说,总想到了收获的季节有个好的收成。

收获季节那是乡村最美的时刻,像是一场盛大的欢宴,欢迎久别回家的亲人,家里人手不够时要么出钱雇人,要么邀请七大姑八大姨都过来给帮忙。梨树摇曳着泛黄的叶片,发出一阵一阵爽朗的笑声,静等人们亲密地将它带回家。梨又是一种十分金贵的果子,含水量大,采摘时容不得半点磕碰,稍微不注意哪儿碰着了,果子很快就会烂掉。所以收获季时,才是农人们需要更用心对待果子的时候,从树上一颗一颗轻摘慢采地放到铺了垫子的草笼中,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电动三轮车上,再用电动三轮拉回家,在轻搬轻放中一只一只从草笼中取出码整齐堆积在院中等待客商的到来,真正等客商来说好价将梨拉走把钱拿到手,这一年的心才终于放下。此刻,一年的劳碌疲惫、欢欣收获感才统统挂满身体。

与土地最为搭配的是勤劳,再肥沃的土地,无人管理无人耕作无人打理仍是废地一块。来吧,到我的家乡李桥村看下吧,哪颗梨树不欣欣向荣,哪块梨树地不井井有条,乡亲们都把自己家的两亩三分地当个宝地去侍弄呀,生怕侍弄不好伤了地的身、梨的心。无论春夏秋冬,何时来都会看到令你不曾想到见到的美丽风景,春有百花泛海,夏有绿色长廊,秋有硕果累累,冬有铁骨铮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新时代需要懂技术、爱农村、会经营的时代新型农民,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把乡村振兴这个战略领悟好、实践好,在种植中去探索乡村振兴战略方法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愿为家乡的乡亲们点赞,为家乡的酥梨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