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当之亦禅禹(尧舜之事吾知之矣)(1)

近代以前,儒家经典《尚书》、《孟子》等文献构建其了上古三代历史的基本框架,这些文献描绘了一个远古的黄金时代,那个时代里不仅是一个道德的天堂,而且也是一个幸福的王道社会。在理想的社会里,最高权力的交接也是以禅让的形式来进行的。近代以前,由于儒家经典的神圣性,人们对这一历史记载深信不疑。

尧舜当之亦禅禹(尧舜之事吾知之矣)(2)

疑古思潮代表性人物顾颉刚先生

但是,近代以来,尤其是经历了疑古思潮之后,人们开始用现代历史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上古三代历史的文献纪录。人们发现,儒家经典中关于上古三代的记载有许多是经不起推敲的。对于尧舜禹禅让的历史,我们也不能一味地相信传世文献的记载。

尧舜当之亦禅禹(尧舜之事吾知之矣)(3)

大禹画像

对于禅让,首先我们要说的是,禅让并不是空穴来风,并不是绝对的虚构。可能儒家经典对于禅让的描绘有夸张的成分,但这记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许多民族在其早期都经历过一段军事民主制的历程,中华民族的先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尧舜禹即是这一历史时期的象征。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周边民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契丹人在其早期也经历过大致这样的历程。他们的首领大致是三年一个任期,可以连选连任,但是落选也是常事。一直到了阿保机的时代里,和中原接触多了,他发现中原地区的皇帝是没有任期的。于是,他破坏了原有的制度,登基当了皇帝。类似这样的情形,在其他民族之中也都出现过。这都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初尧舜禹的禅让是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的。

尧舜当之亦禅禹(尧舜之事吾知之矣)(4)

曹丕画像

但是,传世文献对尧舜禹的记载又明显有过夸张和美化。人们通过对尧舜禹历史的记录,虚构了一个王道社会,并把这个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理想的极致状态。事实上,尧舜禹的禅让并不一定是儒家经典中所记载的那样温情脉脉。后世的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禅让就是曹丕取代汉朝的那次禅让。他在许昌城外建了一座受禅台,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在禅让仪式完了以后,曹丕说了一句:“尧舜之事,吾知之矣!”因为从曹魏正史的记载,曹丕的禅让简直都让人感动。汉献帝诚心诚意的让,曹丕诚心诚意的推辞,群臣诚心诚意地拥戴。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不过是上演了一出戏码而已。所以曹丕想,当年的尧舜禅让,恐怕也和我今天搞的这一套差不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