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张明。新华网 周淑仪 摄
“嗤——嗤——”晨起夕落,在造船工匠日复一日的“上工”生活里,这种机器摩擦木料声常绕耳边。加上各司其职的工人、密密排布的巨木、8米高的木船框架,共同将“明路造船厂”的全貌铺于眼前。
明路造船厂,位于海南省临高县调楼镇黄龙湾畔。今年54岁的厂长张明是“临高调楼广船制造传统手工技艺”第43代传承人,从事造船行业已有33年。临高调楼广船制造工艺与宋元明清时代广东“广船”系属同宗,临高手工制造广船自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起至今,已有885年历史,目前已被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缘起 想为国家、渔民造好的船
临高县是海南省最大的海洋渔业县,盛产马鲛鱼、石斑鱼、金鲳鱼、对虾等600多种水产品。2015年临高县海捕产量达53.91万吨,占全省海捕产量的1/3;全县海洋与渔业总产值67.39亿元,约占临高县经济总产值的46.61%。据2016年临高县统计局数据,县内从事渔业的人口约7.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6%。渔民们在海上作业,一方面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也承受着自然的威胁。《临高新志》记载:“1930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受强台风袭击,仅新盈港安全村,沉没的渔船就有30艘,死亡100多人。”因此,一艘安全、稳固的渔船对渔民而言无异于“第二生命”。
临高匠人手工制造的木质广船,船型首尖体长,吃水较深、梁拱小,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较大的续航能力,船体结构横向以密距肋骨和隔舱板构成,纵强度依靠龙骨和大斤。自南宋以来,匠人们的造船手艺没有图纸、文字记载,只靠世世代代心口相传,延续至今。
张明21岁那年,开始正式跟着父亲学习如何造船。造出一艘安全、稳固又实用的大船是张明的梦想,他希望改善整个村的造船技艺,为国家造好的船,为渔民造好的船。从选木、解木、立龙骨、搭骨架、建驾驶楼、打灰、安装机器、布置水密隔舱等基础步骤一点点掌握。24岁那年,张明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艘船。
安全、稳固、实用、美观成为张明造船的宗旨,一直延续到明路造船厂的运营之中。2006年,张明投资建立明路造船厂,引领调楼镇长达数十年的沙滩造船走向规范化的造船工坊,并于2009年通过国家农业部认证,可建造各尺度木质渔业船舶。
张明的父亲张绥之一辈子都在钻研造船技艺,从帆船到机动船,从运输船到渔船,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张绥之造的船每次都有新的变化,吨位级也在慢慢增加。但限于工具和技术,造的渔船吨位级一般最高也只停留在50-80吨,每艘需要花费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随着时代的变化,临高调楼广船的制造在继承传统手艺的基础上,引进了现代手段。“现在船东们会到设计院去绘制精密的图纸,造船工具也比以前更先进,造一艘百吨级的大船只需要四个月的时间。”张明造船33年间,曾为琼海潭门的渔民打造过320吨的大木船,这也是目前他造船吨位级的最高记录。
造船厂内还未完工的大木船。新华网 周淑仪 摄
临高调楼广船 安全是最大的特色
造一艘百吨位级的木船工序繁多,光是船壳都需要500道工序。“选木是造船的第一步。”张明介绍,一般需要几十年以上的老树,传统以杉木为主,因为杉木木质坚实而轻,浮力大能载重,而且含油足,有耐水浸和不易腐等优点。
每一块用于榫接的木料,都是工匠用掘斧、凿仔、墨斗、手木钻等传统造船工具及拉锯、锤子等辅助材料,在一根根原始的圆木上剖解而出。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木料,解出造船用的各种不同形状的方料和木板,是每一个造船匠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张明说,根据木料的不同,他的解木利用率可以达到60-80%。
问及自家木船最大的特色,张明及工匠们都不加思索地回答——安全。张明绕着未成型的木船一圈圈地核查细处,他说,“大船看起来坚挺又气派,龙骨功不可没。所谓龙骨,就像是人的脊梁。”龙骨立起后,船匠们就可以在龙骨上安装横梁、横柴,然后把大斤固定在船体侧面,骨架搭起后,接着安装船板,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船身。“方料与方料之间,要用梯形榫口连接,板与板之间要凿孔,并用螺丝固定。” 船体初步成型之后,就要设计内部的水密隔舱。如果说龙骨像是人的脊椎,水密舱就像是人的心脏。张明蹲在舱顶,指着船体内的一个个舱室,“用隔舱版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个功能舱区,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船整体仍然能保持相当浮力,不致沉没。”他说,这道设计是为出海渔民安了一道平安符。
安全,还体现在诸多小细节里。一位老匠人从散落的船钉间挑出两根,一根笔直,一根尾部带着勾,“这是直钉和勾钉,用于连接木板。”他提到,上百吨位级的船,连接木板的钉子要用直钉,大约4公分钉一次。而勾钉更适合在小船上使用,因其尾部的勾在连接木板时会暴露在空气中,被水长期腐蚀会导致木板崩坏。“一些不讲究的船家不管大船小船都用勾钉,那些不牢固的木板,用久了会慢慢散架,在岸上是小事,在海里就是件大事。”
“当船身、船板都安好,下一步就要打灰。”老匠人取下一罐灰浆,“这是我们临高船匠用桐油、螺灰和棕椰丝按不同比例来调制的,把它均匀地涂在船缝里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防水作用。这道工序做得好不好对于船的稳性、水密隔舱的密封性来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决心 祖祖辈辈的手艺一定要传下去
张明说,2006年-2009年间,是临高木船的鼎盛时期,全县一年造船上百条,不仅供货于本地船东,还远销儋州、琼海、万宁、文昌、海口、八所、东方、三亚,甚至北达广西北海、广东乌石等地。“那时候不夸张地说,海南省内的木船三条里有一条是临高制造,而临高制造的船里有八成出自明路造船厂。”
但到今天,还坚持造木船的人在慢慢变少,只有40到60多岁的老一辈匠人还掌握着较成熟的手艺。张明坦言,一个主要原因是木质船的选材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造成影响,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鼓励造钢质船和玻璃钢船。尽管钢质船和玻璃钢船耐水浸、耐腐蚀的性能比不上选用高质量木料的木质船,每年的保养费也会是一大笔开销,仍旧有不少船匠改变了造船方向。
此外,现在出海捕鱼的工人人数大大减少,诸多船东难以找到一队固定班子准时开渔,因此不愿意投资造大船。能扛大风浪、赴远海捕鱼的大船逐渐被小型的夫妻船取而代之。张明说,夫妻俩定制一艘小型渔船,就在12-13米的近海捕鱼,自给自足,风险也小。但这种小型夫妻船的订单也在逐年趋于饱和,因为木船保养良好使用年限能达到20至25年,而以家庭为单位的船东基数基本固定,这类订单难以在短期内持续增加。
从订单一年多达五十条到一年只造十多二十条船,明路造船厂的接单量在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势,张明在梦想和现实之间也时常反复思量。他表示,以木为基础造船,与生态环保终究是背道而驰,但老祖宗留下的这宝贵手艺,每一代传承人都应发扬光大。所以在木船这一行,只要还有订单来,他都要接。“哪怕有朝一日‘形’变了,也要让‘神’生生不息。”
技术是无形的,张明还琢磨着想留下一些实在的东西。在镇上的老屋里,留存着祖辈们在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制造的一些木质、石质工具。打线器、打槽器、木手钻、劈柴刀、手刨、手拉锯……这些带着时间印记的工具,承载着当年老船匠们的奇思妙想。
2009年,临高县曾举办调楼广船模型展览,展出各种造型的调楼广船展品达58件。张明计划发展造船模具,结合祖辈们留下的工艺和技术,将每一个年代使用的造船工具都打造出对应的模具,争取和县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展出。(周淑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