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编辑 曹蕾

到底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为什么官方否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1)

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文章中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没想到却发现现在的课本里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此贴一出,网友们吵翻了,大多数人都坚定地认为自己当年背的就是“斯人”,甚至有网友表示绝无可能是“是人”,但也有不少网友贴出教材原文的图片,证明教材中确实一直是“是人”。

为什么官方否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2)

10月2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开设了互动话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话题发布后,情报员们纷纷留言跟帖讨论,一起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吧!

情报员“第三只眼”:我是文科生,记忆中一直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虽然“是人”和“斯人”在意思上翻译差不多,但是感觉古人诚不欺我,还是尊重历史吧。要不一偏再偏,久而久之,谎言也成了真理不是?

为什么官方否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3)

情报员“秋枫”:经过了半个上午的努力,找寻“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究竟是“斯”与“是”的问题,给任性的自己找了个头疼,也终于明白了网上与课本可以不一致。 原来是版本问题,哪个都行。

为什么官方否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4)

情报员“琴韵”:学校工作时学生背诵这段也是重点,虽然“是人”和“斯人”意思差不多,记忆中一直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如果那时学生写成“是人”那就不能得分了!

为什么官方否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5)

情报员“寒冬张泽森”:我是六零后,七十年代末上的中学,我清清楚楚记得,课本上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当然,现在课本没了,我也找不到证据,有点蒙圈,难道我记错了?

为什么官方否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6)

情报员“渐入佳境”:我应该是90年代学的这篇文章,我记得很清楚,可以说至今还能背过。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查了一下手机上和四库全书上的,都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为什么官方否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7)

情报员“秦臻”:我1979年高中毕业,当时是文科班的班长,当年高考语文是全县第一名,我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我的印象中,在古代汉语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虽然缺少一个“故”字和有一个字读音相同而字不同,但是文字的表述含义是一样的。为此我又在百度上查到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和有关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没有出现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管怎么说“斯”和“是”虽然是两个字,但是读音基本相同,意思也相通,都表示“这”的意思,只要是溯本正源就好了。

为什么官方否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8)

情报员“蔚蓝的大海”:我是1972年上的学,我记忆中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我们平常说起这句话的时候,好像说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所以出现了不一致。我印象中还有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有的同学经常背错,那就是《静夜思》,应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有的同学背成:“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此,老师给他们纠正了好长时间。

为什么官方否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9)

对于是“斯人”还是“是人”的争议,有媒体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为什么官方否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10)

你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你印象中还有哪些诗句和当年背的不一样?欢迎来情报站聊一下吧!~ 恭喜以上情报获得今日最佳情报,情报员将分别获得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工作人员发出的3元红包奖励!

【参与方式】下载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在情报站点击话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文字/图片/短视频/音频上传即可。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