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
中国明朝时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明朝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可以说已经到了当时世界的巅峰,而且在明朝时期还发生了许多大事,足以影响整个世界。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明朝时期十大历史事件,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十、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一方。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李自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
李自成约在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加入了不沾泥张孟存的队伍。在起义的过程中,在牛金星等人的辅佐下,提出“均田免赋”“平买平卖“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民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致使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是为甲申之变,至此明朝灭亡。一片石战役后,李自成退入北京称帝。
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遭到当地乡勇误杀。李自成余部继续抗清斗争。 这次起义,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影响:在这次的,李自成起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学到很多的东西,李自成这次的起义,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当李自成在起义过程中,他针对各地不同的场景和情况提出,有利于当时移民的口号等,并且到全国各地散发一些有利于他的言语,使得他可以更加努力的拥有民心,通过李自成的这些行为,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很多古今风云人物对于李自成的这番行为,他们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在我看来,李自成的这番行为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由于当时明朝统治黑暗和腐朽的爆发是一个必然结果,李自成的这番行为更是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另外,李自成起义对当时的社会也起到了一个敢于冲破腐朽王朝,打破禁锢, 寻求更理想政权的思想作用。但是李自成起义从社会角度的实际意义来说是失败的。他击垮了瑶瑶玉坠的明王朝后不但没能让社会进步,反而给满清的入关创造了机会,打下基础,让中国走向更加腐败,固步自封的清朝。
九、张居正改革(又称万历中兴),是在明神宗时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一场变法革新运动。
张居正改革简介: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张居正得到大太监冯保的支持,取代了高拱,在明神宗万历年间,连续10年担任内阁首辅(宰相)。
张居正为挽救明朝统治的危机,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重于经济的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
从维持明王朝的长远统治出发,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当权人物认为,必须改革政治,寻求一条自救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居正改革得到了推行。
他陆续实施清通欠、省驿递、惩贪墨、汰冗官、省支出等改革措施,在此基础上,开始改革赋役制度,实行一条鞭法。改革虽然是地主阶级内部的改良运动,但对去除积弊、澄清吏治,抑制豪强,减轻农民痛苦,安定人民有一定好处。由于清丈土地和一条鞭法的实行,使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好转。
本次改革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央集权,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是,改革却触动了大地主阶级和豪门贵族的根本利益。到了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卒后,一些改革的反对派重新麋集,疯狂地进行反攻倒算。他们攻击张居正改革“务为烦碎”,清丈土地是“增税害民”,实行“一条鞭法”是乱了“祖制”。他们下令撤销了张居正死时特加的官爵和封号,进而查抄家产。最后结果是,除了一条鞭法外的其他措施都遭到废除,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张居正改革到底是否延长了明朝国祚?
答案是肯定,首先看一下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的?
1.万历皇帝对新政的成果也非常赞赏,曾在议政时对张居正说:“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皆以考成法行,徵解如期之故。”
2.时人评论此举(清丈土地)的功绩说,清丈以后田地赋税得到整顿,
这种有序状况至少可以维持四五十年而不紊乱。
3.《明神宗实录》中精辟地概括了万历新政的政绩:“十年内海内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十年,冏寺(太仆寺)积金钱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清邮传,核地亩”。最后言简意赅地总结说,张居正的确是一位经世济国的人才,“洵经济之才也”。
张居正在此次改革中的闪光点,如敦本务实、随时制宜、因民立政的改革原则,以及不论门第、不重资历、唯才是用的用人原则等,在当今社会中依旧可以成为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历史经验。
张居正病故后,清丈田亩即刻停止。张四维继任首辅后,恢复了朝廷官吏使用驿站的特权,申时行升任首辅之后,又废除了用以考核监督官吏的考成法。
明廷官吏不再受到严苛约束,改革被彻底废止,“由是,上下恬熙,法纪渐至不振”。同时,万历皇帝逐渐荒于政务,内阁首辅碌碌无为,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发展,直至明朝最后灭亡也再没有一个能通观全局而洞察时弊从而力挽狂澜的人出现。
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具有一些积极作用。一条鞭法增加了国库的收入,考成法提高了官员的办事效率。可以说,张居正改革是富国强兵的一次改革。
八、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乃发生於明朝代宗在位时期的一场政变,太上皇明英宗起兵复辟,取回了其原本的天子之位。
前因:土木堡之变时,明英宗被瓦剌胡人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被众臣推举为皇帝,是为明代宗(或称明景帝)。
後来,兵部侍郎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瓦剌首领也先眼见英宗已经无用,於是同意让英宗回燕京。朱祁钰表示不愿意退位,曾对大臣说:「我并不是贪恋帝位,而是当初把我推上宝座的,是你们啊。」他贪恋帝位与否这并无关是非,不过他废除了明英宗之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经大臣陈述其利弊後,明代宗把英宗迎接回京师,置於南宫,尊为太上皇。并以锦衣卫对英宗加以软禁,严密控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
景泰七年(1456年),在对抗瓦剌时立下大功的石亨为了自身利益,有意复英宗登基。在拉拢身边人商讨後,与宦官曹吉祥、都督张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以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行事。
影响:明英宗复辟後,于谦以谋逆的罪名被处死,而所有曾助英宗回复帝位的功臣,如石亨、徐元玉、许彬、杨善、张軏与曹吉祥等人都被封为大官,当中,都在朝中横行霸道,到了曹吉祥受宠的後期,更发生了曹吉祥企图弑位的曹石之变。谈迁评论:“于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夺门之谋,懵然不少闻,何贵本兵哉!或闻之仓卒,不及发耳!”
七、明朝京师保卫战或称明朝北京保卫战、明北京之战、明京师保卫战、明保卫京师之战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中国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将蒙古瓦剌首领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大军击退的战争,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也被俘,消息传到京城,皇宫上下惊慌一片。
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危急之时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加强战备。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京城大官富户纷纷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张南迁。于谦、陈循、王直坚决反对,主张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
朱祁钰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是为明代宗,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以明年为景泰元年。也先挟明英宗要挟明廷之计不逞,遂于十月率大军进犯北京。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明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空房内。十三日,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也被明军击退。
瓦剌军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阻击,死伤无数,不得推进。加上天寒地冻,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于谦、石亨等主战派官员,一路派兵出击,沿路斩获良多。这次战役完北京宣布全面解禁。北京保卫战胜利结束。
北京保卫战,在明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北京保卫战,确保了明朝京师北京的安全,避免了西晋和宋朝迁都悲剧的再次发生。
它粉碎了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此后蒙古很难再次组织起大规模的武力入侵行动。不过后来明朝还是不断受到了北方蒙古各部落的滋扰。到正德年间武宗御驾亲征,亲自杀死了几个蒙古兵为自豪,史称“应州大捷” 不过北方蒙古的滋扰总是不断的,直到隆庆时期才有一定的解决。史称“隆庆和议”。
六、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正统十四年六月,明朝的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
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
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
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土木之变只是一场战役的失利,明朝当时正处“全盛之天下”,各方面实力远在瓦剌之上。
土木堡之变结果令人惊异:土木堡之变失败结果令人惊异,史书上记载皇帝明英宗听信太监王振的建议,御驾五十万大军北征瓦剌少数民族,最终战败被俘,此为土木堡之变。在作战对抗过程中,存在很多疑点,也是让土木堡之变结果令人惊异的原因所在。
1、皇帝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瓦剌少数名族,却无一场胜仗。根据史书记载,至少实际行军三十万人。瓦剌属于少数名族,主力军队也只有两三万人,即使骑兵作战,人数上也差距过于悬殊。而最终的结果是明军在作战中没有打过一场胜仗。
2、明英宗率兵出征后,后勤粮草迟迟供应不足。虽在朝廷之中,很多大臣反对皇帝亲自出征,但是出征后,按照兵家作战之常规,粮草先出,兵将后至,这点兵法,明英宗还是知晓的。后期作战中朝廷后勤供应迟迟不到,马无草,人无粮,皇帝御驾亲征朝廷竟无法供应粮草,这是无法理解的。
3、战争初期作战,明军一直属于弱势。当时作战地点为宣府和大同,据记载仅仅是大同的兵马就有四五万。在瓦剌进攻之前,朝廷又陆续派遣官员到大同整顿军备,但是一开始就一直战败,其中原因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土木堡之变的影响:
1、土木堡之变明朝皇帝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获;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无数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2、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精锐军队损失殆尽,这必然会引起相关的政策、制度的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边防形势和军事制度的改变上。尽管有景泰帝的改革,但也达不到明朝顶峰时的状态。边防政策由积极进攻转变为被动防守,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九边防御体系。军事制度上则是募兵制的兴起。
3、土木堡之变后,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强盛的大明朝由盛转衰,中国进入了明朝中期阶段。
五、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 仁宣致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
明初社会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永乐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先后即位,是为明仁宗、明宣宗,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
明仁宗时“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下令息兵养民,并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采办珠宝等行为。这些做法,使社会矛盾缓和,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发展,开启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代。
明宣宗即位后迅速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并延续明仁宗的治国理念,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继续重用“三杨”,息兵养民,赈荒惩贪,使明朝天下安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执掌朝政,多有建树。
他们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发展,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社会稳定,蔚然有治平之象,形成了明代早期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堪比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去世,年仅三十八岁。仁宣之治就此完结。
四、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最终目却是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朱允炆,《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
三、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朱棣进入南京后,大肆杀戮曾为朱允炆出谋划策及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练子宁、陈迪等先后被杀。
虽然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得到恢复的社会经济又带来不小的破坏,尤其是战争剧烈的地区,所受的破坏更大,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但是明成祖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也使得起初靖难之役所带来的破坏,渐渐的有所改善。
另外,靖难之役也是明朝最大规模的一次内战,也是朱氏皇朝建立未久即发生的一次人伦惨变。按照朱元璋设计的制度,由皇帝、藩王、外戚、驸马组成的家天下体制,应该能够在权力、礼法和亲情的共同作用下稳固地支持大明王朝的江山。然而,文弱的侄皇帝与身边的书生们未能掌握制约桀骜不驯的叔王的办法,朱元璋最初设计的制度终于酿成大祸。
二、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作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
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的权力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宦官,再由宦官上呈与皇帝。从此明朝名义上再无丞相一职,后来在永乐帝后由内阁首辅实质取代。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由于胡惟庸的案子前后株连竟达十馀年之久,诛杀了三万馀人,所以又被称为“明初四大案之首”。
一、明朝统一战争是明洪武元年至二十二年(1368—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为统一全国,遣军推翻元朝、消灭各地割据政权及元朝残余势力的一系列作战。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相继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政权,统一江南后。朱元璋审时度势,决定北定中原、南略沿海并举,以夺取全国统治权。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北取中原,进克大都(今北京);随即移师西向,陆续攻取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在南线,汤和为征南将军,消灭割据浙东的方国珍势力;胡廷瑞为征南将军,攻取福建;湖广行省平章杨璟等攻广西。
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因元朝残余势力不断在背部边疆骚扰,朱元璋又命常遇春率军北伐,攻克元上都开平。第二年,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再分道出征沙漠,攻克应昌。暂时稳定了北方形势。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汤和率军攻入四川,消灭明夏割据势力。
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蓝玉、沐英有率领明军攻入云南,灭故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云南平定。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命冯胜、傅友德、蓝玉进攻辽东,迫降故元太尉纳哈出。至此,除漠北和西域等地外,全国已经基本为明朝控制。
明朝初年,经过20多年的战争,最终实现了中国的统一。朱元璋针对元朝势力受到削弱,而其他作战对象也是各据一方、互不驰援等情况,采取各个击破,统一全国大部分范围地区,显示了朱元璋本人的用兵才能和驾驭将帅的能力。
意义:明朝的统一,结束了元朝在中国近百年的统治,使全国大部分地区归于明朝的统治之下,将蒙古势力驱逐到长城以北。到了1368年,明帝国已成了有权继承中华帝国悠久传统的值得信赖的政体。中国本部的大部分都承认明朝的统治。为后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