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比较后知后觉,最近才关注起微信朋友圈美学,通过这几天的了解,发现这里边有个挺有趣的玩法。有人需要美图,需要海报,需要朋友圈美化,于是便有了“朋友圈美学”概念。

什么是美学?

对于美是什么?美在哪里寻找这个问题,朱光潜先生说:“美在意象。”

什么是美?

纵观美学史,几乎没有哲学家给出过关于这个问题的直接答案。反之,他们擅长讨论另一个关于”美“的词语:品味(taste)。在回答”什么是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两个问题:

品味(即审美判断,审美感受)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品味与人的其他兴趣(interest,这里指欲望)能否截然区分?

康德认为,美感是彻底主观的,他认为美感具有一种「普遍必然的主观性」。对于第二个问题,他认为美感没有「私趣」,也就是美感不存在对于人类「兴趣(interest)」的讨论,因此,审美活动与人的兴趣活动截然不同。

关于美学,何为美,何为美学,A.广义上的美学应该是感觉学,研究一切人的感性思维活动、感性认知、感性心理,感性思维又称形象思维,是一种有逻辑思维参与的,以感官印象或活动为主的思维活动,例如你在脑海里拼七巧板,就属于感性思维。简单说是审美……

B.狭义上的美学就是研究审美活动了,也就是专门研究能够引起美感、丑感的那部分感性思维活动。

C.更狭义上的美学就结合到了各种社会实践了,有科学技术美学、生态美学、园林美学、法美学、美学政治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美学、文学美学、伦理美学...

我们今天不探讨美学广泛的应用,我就把范围再缩小到最小,缩小到日常我们发朋友圈的文字图片上,即上述所说的“朋友圈美学”…

为什么一定要学习朋友圈美学?

美学一直都存在,把美学赋予商业化的行为,我想这是商人对商机的敏锐,抑或说这些人对于日常生活的热爱和关注。渴望把自己的朋友圈,自己展示给别人的一面尽力完美,想要跑赢80%人的核心要素,就是要打破我们自身的认知局限。

美是第一生产力,视觉是第一吸引点,有社交才有成交,无论引流还是打造个人品牌,好看的视觉呈现都是最好的工具。视觉是第一吸引力,美可以延伸关注度。

创业赚钱,不是简单地找一个项目或者产品就能赚钱。时下趋势,流量为王,你要会做流量,做成交……在私人领域里,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微商从一开始便备受关注,时至今日,做朋友圈仍然显得犹为重要。,所以打造朋友圈一定是先行的,朋友圈美学也由此而来。

朋友圈美学到底是什么呢?

要打造吸晴又吸金的朋友圈,那它最终的目的就是赚钱。朋友圈美学帮助你卖货打造个人品牌,作为先决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朋友圈美学包括四个方面:

①形象美学(视觉力)从被看见到被记住

②社交美学(影响力)从被记住到被认可

③生活美学(仪式力)从柴米油盐人间烟火

④商业美学,大家慢慢把美学当作一种商业的工具。

比如宜家,这个北欧的品牌,它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家居美学和生活美学的方式融入到他们商品的情景式展示,审美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美,而是让生活闪闪发光的状态。

好了,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开启沉浸式学习…关注我,关注朋友圈美学,未完待续……

为什么朋友圈都是美颜过的(朋友圈美学究竟是什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