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张诗信先生本次分享的核心主张是“在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的2023年,员工们应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兔年公司开工大吉文案简短,开工演讲兔年员工们的三种选择?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兔年公司开工大吉文案简短,开工演讲兔年员工们的三种选择

兔年公司开工大吉文案简短,开工演讲兔年员工们的三种选择

内容提要:

张诗信先生本次分享的核心主张是“在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的2023年,员工们应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很高兴在兔年春节后的开工之日,给大家做本次分享。

新的一年里,

员工们将面临四个方面的不确定性

首先我想说,2023年,对于许多行业中的企业员工来讲,极有可能会面临四个方面的职业相关的不确定性:第一,工作不一定是稳定的;第二,收入不一定是可靠的;第三,能力不一定是有效的;第四,跳槽不一定是明智的。

员工们面临的这四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与一个前提性因素有关,这便是2023年,许许多多行业中的企业在经营方面,将依然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我在去年12月31日所做的跨年演讲(《2023,“中道”可贵》)中曾说过,2023年尽管经济会逐步回暖,但众多的公司还将在经营方面面临三种不确定性:一是业绩预期的不确定性,二是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三是人才行为的不确定性。

我现在想要说的是,正是来自企业层面的这三大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了我刚刚讲到的,员工们在2023年,将在职业方面面临的四种不确定性。

先来说第一种不确定性:“工作不一定是可靠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工作的公司在经营上面临了重大的不确定性,那么,公司为了求生,很可能会忍痛裁撤掉那些不盈利的或者没有希望盈利的或者太过烧钱的业务单元、事业部门、分支机构;与此同时,还极有可能会大幅度地压缩公司的人员编制。这就意味着,一部分员工可能会因此丢掉工作,或者是被迫转岗。

再来说第二种不确定性:“收入不一定是可靠的”。道理同样很简单,公司在经营方面面临不确定性时,特别是当出现亏损、不盈利或者资金链吃紧时,指望薪酬上涨是不现实的。不仅不会涨薪,还有可能会降薪。

再来说第三种不确定性:“能力不一定是有效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公司面临了重大的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或者已经陷入了窘境时,在公司里工作的员工们,必然会面临能力方面的挑战。因为:第一,公司为应对经营的不确定性,很可能会对现有的业务、组织和人事做出调整,因而相当部分员工的工作或岗位职责会因此而发生变化;第二,在巨大的问题和困难面前,公司老板和高管层可能会因压力过大的原因,而更为严肃地对员工们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或更高的要求。如果一位员工不能适应这些由于变化而对自身能力构成的新要求时,那么他的工作及薪酬的稳定性,便一定会进一步受到影响。

最后说第四种不确定性:“跳槽不一定是明智的”。一部分员工在面临上述三种不确定性时,或者说在这些不确定性成为现实威胁时,他们有可能会通过重新寻找工作来予以应对。但是请注意,在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方面,还依然面临了诸多的不确定性的2023年,能否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将是不确定的,即便找到了一份看样子不错的工作,但是否可靠也将是不确定的。

员工们应对不确定性的

三种方式选择

面对这四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不同的员工一定会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应对。被采取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消极的方式,二是抗争的方式,三是共利的方式。

先来说“消极的方式”。是指,在面对来自职业方面的不确定性时,试图通过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谨小慎微这样的心态和方式来乞求自身利益的保全。比如说,有的人会选择夹着尾巴做人,尽量表现得服从领导、不违反规章制度,甚至会假装在很努力地工作。又比如说,有的人会对不确定性持无所谓态度,该干啥还干啥,该咋干还咋干,认为公司要对自己咋样咱也没办法。再比如说,有的人会认为,天塌不下来,有了问题到时候再说,大不了重新找工作。

再来说“抗争的方式”。是指,在面对来自职业方面的不确定性时,为确保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而“积极”地为不利情况的到来,做心理上和行动上的准备。比如说,有的人会积极地与外界建立联系,为自己准备退路,他们相信凭自己的能力和资历,一定会有其他公司愿意聘用自己。又比如说,有的人会串连其他同事一同研究对策,以便万一公司做出违反自己意志的决定时,他们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身的利益。再比如说,有的人会选择做“问题员工”,等待公司辞退自己,以便拿到自己所期望的离职补偿。

最后来看“共利的方式”。是指,在面对来自职业方面的不确定性时,能够充分意识到,个人面临的问题,与公司在经营方面面临了重大的不确定性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进而意识到并且确信,只有大家团结一致、竭尽全力、奋力拼搏,让公司走出困境,才是更明智的应对个人职业发展不确定性的最佳的方式选择。

在企业中工作的员工数以亿计,每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追求、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不尽相同。采取上述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方式,来应对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都将是合法的,也是合情的。

然而我认为,采取上述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来应对不确定性,可能将是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两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方式,从较长的时间周期上来看,都将是对自己不利的。只有采取第三种方式,也就是共利的方式,才是智慧的选择,也才是对自己真正有利的选择。

道理很简单,因为公司在经营上面临了不确定性,员工们才面临了职业方面的不确定性。基于这种因果逻辑来思考问题,大家就将认知到,如果员工们能够选择与公司荣辱与共、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从而使公司的经营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不出现大的问题,而在经济回暖的过程中又能争取到更多的机会,那么员工们所面临的职业方面的不确定性就将大为降低,甚至是不复存在。

当然,有人可能会想:公司不行了没关系,我可以选择到其他公司去工作。是的,的确可以这样做,法律和道义也都允许大家这样做。但是请注意,在经济形势还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又有哪家公司会热烈欢迎和高度信任那些不能与公司共患难的人才呢?

大家还有必要相信:每一家公司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会经常性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难和挑战,而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一再显示,在公司面临重大问题、困难和挑战时,那些能够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短期利益的得失,而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才,最终能够从职场上收获到远远超出常人的利益、荣耀和机会。

采取共利的方式应对不确定性

应遵循16字方针

讲到这里,我的主张已经很明确:在新的一年里,有智慧的员工,应该采取共利的方式来应对自身可能面临的职业方面的不确定性。那么,这种方式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是16个字:信任老板、拥抱变化、竭尽全力、贡献所能。

先来说“信任老板”。信任老板在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老板大多是能力独特、胆识过人的人,不然他们做不了企业,不然人人都能当老板。而当老板的人,注定要与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和挑战相伴而行,他们之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具有极强的意志、韧性和应变能力,是能够不断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赢得胜利的。信任老板的第二层含义是,老板也是人,他们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而员工们存在的价值,就是弥补老板的局限性,帮助老板实现短中长期的经营和管理目标。当大家都能够信任和帮衬自己的老板时,便是在增加老板带领队伍走出困境,进而创造卓越业绩的能力和底气。

再来说“拥抱变化”。它是指要积极地、主动地、乐观地接受变化。为什么要拥抱变化呢?因为,当企业面临了重大的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时,企业为了突破困境,通常都会频繁地做出各种各样的变革,包括改变经营计划、收缩部分业务、放弃部分市场、调整组织结构、调整部分岗位的职责范围等等。员工们只有建立起拥抱变化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满足组织的要求,也才能更有效地助力老板带领大家赢得胜利、走向光明。

接下来说“竭尽全力”。是指,当企业在经营上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时,公司为了解决问题、战胜困难,一定会频繁地推行这样或那样的大大小小的变革,而所有的变革,传导到每一位员工那里,便是对员工们能力构成的新挑战,因为这意味着员工们过往有效的工作知识、经验和习惯可能不再有效了。这时候,员工们只有穷尽一切智慧、能力和潜力,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才是正确的和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做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一个人能够做到竭尽全力地工作时,假以时日,他一定会获得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自身的能力会得到持续的提高,二是被公司认可的程度会更高,三是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必然会水涨船高。

最后来说“贡献所能”。是指,公司为了应对经营方面面临的诸多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会不得已在短期内,采取影响到员工利益的管理举措,比如:降低员工薪酬,给部分员工调岗,改变员工的岗位职责,要求员工们更多地加班加点,要求部分人才到异地去工作,等等。毫无疑问,这将对员工们的既得利益构成某种程度的冲击。在面对诸如此类的冲击时,“贡献所能”这个词汇要倡导的就是:有必要欣然地、至少是尽可能地接受公司的安排。

结束语

在这次分享的最后,我还想说,在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思想中,在世界各国的法学思想和司法实践中,在管理学教授和一部分管理专家的“词典”中,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是对立的关系,是博弈的关系,是交易的关系。这种思想,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或许是不无道理的。

然而,在新的历史时代,在人才市场发展的趋势面前,尤其是在当下的经济环境条件下,这种思想已经不合时宜了。事实上,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已经是或者应该是共利的关系。因为:企业的兴旺是员工们的福祉,企业的发展是员工们实现职业梦想的阶梯;而员工又是企业兴旺的条件,只有让员工们得到不断发展,企业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企业和优秀的人才之间,应该是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