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不能脱离直觉、脱离情境、脱离文化习俗谈道德。把推理和直觉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断,一个文明人,要善于体察各种细微的感觉,否则你就是个粗人。

@自在之思


一部久负盛名的电影,影片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故事。

派和家人去往加拿大的日籍货船遭遇海难。派和一条断腿的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侥幸活了下来。最初三天,鬣狗咬死了受伤的斑马和猩猩,理查德.帕克咬死了鬣狗,并将他们吃掉。救生艇上只剩下了派和这只童年时破坏掉了他所有信仰的老虎。派从害怕和躲避这只孟加拉虎,到学会与它共存并最终一起活了下来。

这是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幻之旅,负责理赔的日方拒绝这样一个无法记录在案的理由。派说出了传奇的另一个版本:有四个人生还,摔断腿的水手和邪恶的厨子,厨子扔下救生圈救了派,妈妈爬着一堆香蕉飘到了船上。厨子在妈妈和派的帮助下为伤口感染的水手截肢,失败后水手死亡。厨子拿水手的尸体做鱼饵,妈妈因此和厨子发生争执。一周后,因为派没有抓住一只到手的海龟遭到厨子的暴打,妈妈在保护派的过程中被厨子杀害,厨子把妈妈的尸体喂了鲨鱼。隔天派杀死厨子,一个人飘过了太平洋活了下来。

一个难辨真假的故事,每个听到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在我看来,这两个故事都是真的:派为了活下来经历的苦难,就是人类为了生存所经历的苦难;派在苦难面前的挣扎,就是人类面对苦难的挣扎;派为生命赋予的意义,就是人类为历史赋予的意义。

下面,我就从派的成长和他的奇幻旅程,对应人类历史的演进,谈一谈人类文明在历史不同阶段的演变,以及今天的我们如何在人性的拷问面前寻找道德自洽,为生活赋予崭新的意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哪些哲学意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1)

01、派的成长,隐喻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发展的过程:从蒙昧的童年、到懵懂的少年、直到觉醒的成年的历程

人类认知世界的目的,不是为了摧毁人性,而是为了在任何困境中,还能发现人性的真善美,为人类的生命赋予崇高的意义。

① 派的童年,人类的神学时代

派的妈妈让他最先认识到了印度教的神。印度教是多神教,整个世界就像是反映了神和人类的关系。人类的祷告、献祭、罪孽和善行,就会决定整个生态系统的命运。

多神教徒相信有一个至高无上、完全无私的神灵;也相信有许多各有领域、心有偏见的神灵。多神教徒很容易相信有其他神灵存在,也相信其他神灵同样神通广大。

于是12岁的派认识了耶稣基督,他无法忘怀并且越来越喜欢这位上帝之子。派透过印度教认识了信仰,并透过基督找到了上帝的爱,紧接着天意莫测地又让他礼拜了安拉,伊斯兰教祷词的音韵和感觉让派觉得更靠近神,做礼拜时触碰的地面成了圣地,安拉让派感到心境平和,信众一家。

从多神信仰到一神信仰,这是派的成长,也是人类文明的历程。派的童年就好像人类文明的童年时代,因为信仰各种神,他的生活充满意义。他认为“众神都是英雄”,抬山救友的猴神哈努曼,捍卫母亲清誉的象头神剑尼萨,创造梦境一般美好的三相神毗湿奴。

因为神爱世人、神会爱一切生命。他相信动物也会有灵魂,但是亲眼看到老虎吃羊,打碎了派对神的世界的幻想。神并不是无所不能,神会对邪恶无能为力,神无法救助弱小。

“经过那场教训之后,一切都变了,世界不再那么有魅力。我不安的寻找着能让生命恢复意义的事物……”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哪些哲学意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

② 少年派的奇幻旅程,理性觉醒,科学革命的力量

派的爸爸告诉他不能同时信仰三个不同的宗教。因为同时什么都信,就等于什么都不信。人应该从理性出发思考问题,人类在几百年内通过科学了解的宇宙,就超过上万年历史的宗教。爸爸的话得到了印证。

因为理查德.帕克的存在,让派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体会绝望。现代世界给了派运用科学去打这场生存之战的能力:写求救的漂流瓶、看洋流图、制定严格的进食、观察与休息时间表。

他告诫自己:切勿喝尿或海水,保持忙碌但要避免浪费力气。他知道:晕船最会使人意志消沉,船身侧对浪头,风浪会显得特别大,伞锚如浮锚,可让船头保持顶风,正确使用可以增加稳定度,降低风浪大的不适感。

他尝试书中所写的训练老虎的四步经验,当被老虎一泡尿打入海中,他不忘幽默地告诉自己:第四步,就当前三步没发生。

他一步步践行着爸爸对他的告诫:有人吃荤,有人吃素,我们不可能事事同调,但我宁愿你相信我不认同的事,也不要盲目的接受一切,首先就是要理性思考,你明白了吗?

他明白老虎是游泳健将,一旦饥饿,那一小段海面保护不了自己,为了设法喂饱老虎他打死了第一条鱼,当被饥饿彻底改变后,他和老虎争抢一条大鱼。他意识到:我不能每次回船上拿补给都要冒生命危险,该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们要一起生活,就得学着沟通,也许理查德帕克无法被驯服,但天意可以让它被训练。

派在海上科学严谨的生存方式,犹如人类在工业革命的时代,科技进步似乎为人类的发展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让人类第一次在自然的阻力面前挺直了腰板。但科学不是一个永恒稳定的真理系统,那个错的最快的东西才叫科学,科学可以让人在艰难的环境里活下来,但科学无法无法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活下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哪些哲学意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

③少年派的奇幻之旅,信仰的崩塌与重建

妈妈告诉派:科学能教我们认识外在世界,而非内在心灵。漂流在无边大海上的派,经历着绝望与希望。他只能把自己交给上帝祈求指点;他感谢毗湿奴化身为鱼,救了自己和老虎的命。

他居然找到了极度匮乏之下的幸福体验:想不到一小片凉荫就让我愉悦无比,一堆工具、一个桶子、一把刀、一支笔,会成为我的至宝,理查德.帕克的陪伴,让我心情平静。在这种时候,会令我想到我们同样缺乏现实体验,我们都在动物园由同一个主人养大,现在都成了孤儿,一同面对那至尊的主。没有理查德帕克,我早就死了,对他的恐惧令我保持警醒,满足他的需求,给了我生活目标。

老虎不再是恐惧的敌人,而是神赐予的伙伴,信仰带给派心灵的安宁。

但是当救命的船只走出视线,一切都开始变得混乱破碎,当无法分辨白日梦、睡梦与现实,他质疑神:“我失去了家人,我失去了一切,我臣服,你还要什么?”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为什么还会经历这样的人间极恶?信仰在人间地狱里崩塌。

已经踏上死亡之路的他们却奇迹般地漂到了一座热带岛屿上,这是一座“白天赏赐美好,夜里又全部收走”的食人岛。花朵中的牙齿提醒着派留在那里的下场是孤独的被人遗忘,信仰的重建让派冒死踏上重返人世的旅程,直到获救。这是一座再没人见过的孤岛,它的出现,似乎只是为了回答派“莲花干吗要藏在森林里”的困惑。

死里逃生的派认为:要是没发现那颗牙齿,我已经独自从人间蒸发。即使看似离弃我时,神也持续观望;即使看似不关心我受罪,神也持续观望;当救助无望时,他让我休息,然后指示我继续我的旅程。

《人的宗教》书中写道:活的宗教以生命所能提供的最重大的选择,来加于个人身上。它感召灵魂去参与最高的探险,去跨越人类精神的丛林、山巅和沙漠。这项感召是要面对真实,主宰自己。那些敢于聆听和追随那秘密感召的人,很快就会明白这孤独旅程中的危险和困难了。

是神的眷顾让派在一次次的绝望里找到希望,在生与死的游走之中活了下来。当宗教获得生命时,它就是这样展现出惊人的品质。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哪些哲学意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4)

④派的成年,人类的人文主义时代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除了肉体的满足,还需要灵魂的安放。活着回来的派,不仅要给负责理赔的日方—不要有没有见过的事物、不要有惊奇、不要有动物、只要真相的一个理由,更要给自己一个在真相面前平静活下去的理由。

理查德.帕克头也不回地轻易离开,带走了派活下来的真相。它的存在,会不时提醒派看见曾经真实的自己。带走,是为了让派更好的放下,哪怕是“永远最令人心痛的就是来不及好好道别”。人,只能活向未来,而不是活在过去。

一个中世纪的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上帝给安排好的,哪怕再坏的事情最后也一定会有个圆满的结局。听从宗教的指引,就可获取心灵自由。而在现代世界我们有了科学的力量,不用按上帝的安排走了,我们就必须自己给生活找意义。

活下来的派必须给自己一个道德自洽的理由,这个理由,可以让他放下良心的拷问,能让他坦然的生活。这个能让他内心圆满的理由是什么,是我们时代所推崇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崇拜人性,每个人都有着人性的神圣本质,正是每个人的内心才让全世界有了意义,这也是今天各种道德的来源。人文主义认为如果碰上道德的困境,就该内省、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就是人性的声音。因此,自由人文主义最重要的诫命就是要保障这种“内心声音”的自由,不受外界的侵扰或伤害。

理查德.帕克代表的人性中基于生存本能的那一部分兽性,是物质富足的我们无从体验的困境。可是派和我们面对人性中兽性的内心挣扎,却可以用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辉最终战胜了兽性来解读。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哪些哲学意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5)

02、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一路走来,遭遇的苦难时刻淬炼着我们的灵魂,如何在人性的拷问面前寻找道德自洽,为生活赋予崭新的意义

在自然的无边威力面前,能够活下来就是意义,当我们无力抗受遭遇的苦难,宗教信仰为我们指引方向。科学时代的到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人类从物质匮乏时代挣扎的迷茫,变为物质时代精神的迷失。如何在迷失的时候找到初心,我想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① 坚守人文主义的基本信念:人是独特而神圣的,相信人性的光辉

派活下来的真相,经不住伦理的质问、经不过宗教的考核。派跟作家说:“信仰就像一栋房屋,可以有很多楼层,很多房间,怀疑在每一层都占了几间。”如何解除自我的怀疑?

《人类简史》提到一种分割自我的方法:“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简单说,就是叙事自我评估一段经历的时候,对这段经历的长短没有感觉,只在乎这段经历中感受最强烈的部分和结尾的部分。这叫做“峰值-结尾规则”。我们平时的自我认同就是这个“叙事自我”。

叙事自我一直都在讲故事,同样是挨饿,如果叙事自我说这是为了体检,我们就觉得没什么;如果叙事自我说这是为了减肥,我们就觉得比较痛苦,有时候叙事自我不得不讲一个不真实的故事,来让我们感觉自己生活得很有意义,或者至少觉得生活是逻辑自洽的。

人类在“上帝已死”这个时代真正的应对策略是人文主义,用人性取代过去宗教里神的位置,用人的体验,给外部世界制造意义。说白了,就是你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过去是上帝说了算,现在是你的内心说了算:你感觉好,就是好的;你感觉坏,就是坏的。

所有人文主义者都认为人的内心体验是第一位的,一切道德应该从这里出发。在道德上,你觉得你感觉好,而且不伤害其他人的感情,你就可以做。日方的理赔人员似乎并没有满意这个答案,但他们没有再发问,他们感谢并祝福了派,一个不能揭穿的谎言,放下对真相的探寻,就是光辉的人性。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哪些哲学意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6)

②人生在世应该朝着“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这三个目标前进

“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不要在上面盖房子。”这是一种对信仰的超越态度。

信仰首先提醒我们人类:生命取向要高。信仰大都涉及超越的力量或境界,要么是在程度上超越凡俗,譬如舍弃世间的享乐与成就,不受人群恩怨利害的牵绊;要么是在小我中发现真我,从变化生灭中走向生命的永恒。

派问作家:“这个海上事件两个都无法说明沉船的原因,也没有人能证明孰为真孰假,在两个故事里船都沉了,我的家人都死了,我受尽了磨难,所以你偏爱哪一个?”作家选择了有老虎的那一个,作家在这个精彩故事的背后看到了派的“真我”。派一脸释然地说:谢谢,所以你跟随上帝。

其次,信仰要求生命的体验要深。信仰无不提醒人收敛心思,回归自我,再上溯生命源头。 现代社会,人类放弃“神”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去交换科学的力量。科学是人类想象力不断飞跃的产物,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拉动了人类社会飞跃发展的引擎。但是这种飞跃对于人类的单个个体不一定是好事,这是人类必须要反思的。

再者,宗教鼓励我们活在世间生命能量要强。也就是要积极乐观地行善爱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摆脱世间一切局限。不论是作家的选择,还是日本职员的选择,都是因为他们对人性之善的积极信仰。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哪些哲学意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7)

总结一下

尤瓦尔.赫拉利说:“我们的一生之中,有时候我们伤害别人,或者被伤害;有时候我们同情别人,或者被同情。如果你去注意体会这些伤害、同情的感觉,你就会越来越敏感,那么这种体验对你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知识。逐渐你就会分辨对错,成为更有智慧的人,这就是人生的旅程。”

文明隐藏了我们生命太多的能量,一旦释放,常常令我们自己惊叹不已。这是一个少年的奇幻之旅,也是人类文明的智慧旅程,更是我们人性的光辉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