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来,导演说这次咱不在马上打
搜狐娱乐讯 《薛丁山》正在陕西卫视热播,很多隋唐历史爱好者看得很是纠结,一方面制片方确实把片子制作得很精良,另一方面却是有篡改历史的嫌疑,最明显的就是无名十三的出现,以及对经典的“罗通盘肠大战”的改编。
“无名十三”建奇功
说起特种兵,大家印象中第一个闪现出的,一定是兰博,或者是美国的海豹突击队、三角洲部队这样,配备最先进的武器,个人能力出众,往往单独或者小队行动,却能在一场战役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就在昨天陕西卫视独家播出的古装战争题材电视剧《薛丁山》中,一只古装特种兵“无名十三”惊鸿乍现,在兵困锁阳城的战役当中,以区区十三人的兵力,独自力扛敌军大批人马,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同时也引起观众连声惊呼,原来在中国古代,早就已经有了特种兵的概念。
其实,中国使用特种部队的历史非常悠久。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有一种名为“陷阵之士”的兵种存在,而长平之战中,秦军更是派出一支精兵截断赵军粮草,才最终大获全胜。而著名作家孙皓晖先生在他的巨作《大秦帝国》里也曾经特别创造出秦国黑冰台等兼具特种部队和特务机关功能的专属部队。
即使是在隋唐故事中,特种部队也有原型可以参考。《薛仁贵征东》中,薛仁贵与他的伙头军同伴,也就是最终发展成八大总兵的好友们,就可以算作是特种兵的一种,只在关键时刻出动,一出动却往往能够起到左右战局,比如冒死救下唐皇李世民这样的奇功。
尽管是古装战争片,冷兵器时代的特种兵,“无名十三”仍然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神奇装备和功用。在《薛丁山》第五集中,唐皇与薛仁贵被困锁阳城,舒宝同大军压境,为了打开战局,薛仁贵只能动用“无名十三”。这支神秘的部队平时就隐藏在部队各个不同的岗位,从剧中可知,他们有的是伙夫,有的是卫队,平时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每当听到薛仁贵的箫声号令,立刻集结出战,并且保证战之能胜,无论是阻击敌军,还是窃取情报,都能胜任有余。
制片人李白还介绍说,在《薛丁山》中虚拟出“无名十三”这样的古装特种部队,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剧集娱乐性和紧张感;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再现古人超卓的战争智慧。因此,在剧中还专门为“无名十三”配备了许多先进的装备,比如造型特异,功用多变的“刈鹿刀”。这把据说是由春秋时期铸剑名家徐夫人独创的武器,经过剧组还原,两面都是刀锋,使用时手持中间部分,可以劈砍、格挡,在冷兵器时代堪称超级武器。
此外,“无名十三”单兵作战能力突出,平时各自隐藏身份,只听从于部队创立者薛仁贵一人之令,令行如山,使命必达,也是特种部队标准的配置。在剧情中,唐皇还因此对薛仁贵产生猜疑。等到薛丁山接任大元帅之后,“无名十三”同时也成为他的直属部队,在对抗舒宝同的西凉大军战役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罗通盘肠大战没骑马
除了关于无名十三的,“罗通盘肠大战”这样有名的经典也被制片方改编,这个故事源于著名的“界牌关战役”。敌将元帅舒宝同为了替爷爷报仇,有意加害罗通,罗通为救程咬金和程千忠爷孙,独自一人大战舒宝同众敌将。90岁的界牌关守将王不超趁机偷袭罗通,用长矛将罗通的肠子钩出,而罗通扯衣裹腹再战,将王不超斩首后牺牲。
在原著中,罗通大战舒宝同和王不超时双方都是骑马的,但在剧中却是在地上打斗。对此,总制片人李白解释说,原著是静态的语言描述,而电视剧是动态的肢体表演,要把所有原著静态的东西变为剧中动态的表演很困难,因为条件有限。当时之所以将马上打斗改为地上打斗,是因为拍摄时气温在零下6摄氏度,且刮大风,马匹不好管制,这是为演员的安全考虑。但演员们在整个拍摄过程都很努力,如功夫明星吴樾和樊少皇分别饰演舒宝同和罗通,他们都是亲自上阵打斗。尤其是樊少皇,在零下6摄氏度脱了衣服光着上身拍摄,全程都是真打实斗,场面很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