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凡是五十岁以上的人,特别是亲力亲为过生产队劳动的人(参加其劳动的人基本上都在七十岁以上了),都对生产队的打谷场再熟悉不过了。
打谷场是生产队打粮和晒粮的地方,夏季打麦场,秋季打秋粮。
打谷场的建设是很讲究的。场址选黏性土壤的平地,再用人工进一步整平、荡平,然后在地面上洒水,达到一拃之内无干土,在地面上撒上去年的麦糠,最后用毛驴拉着石滚子一遍又一遍碾压,当压的地面光滑时,再用扫帚光出地面即可。这样的地面坚实,不掉一点土,因此在这里打出的粮食一干二净。
麦收是既紧张又集中的劳动,负责割麦子的社员一般在地头上吃中午饭,负责运麦子的社员大多是用肩挑,生产路宽敞的地方可以用拖拉机运输。运到场上的麦子,立马有人用铡刀铡掉麦秸秆,带穗头的一端接着撒到场上晾晒。
有人称麦收是“虎口夺粮”,意思是麦收期间容易有冰雹,一旦遭到冰雹袭击的麦子会倒伏而且落麦粒。麦收时,无论天气好与坏,社员们都是争分夺秒地进行麦收,如果小麦熟的时间很集中的话,天刚刚亮,社员们已经割倒一大片了。麦收紧张地进行着,这个期间公社干部下队来了,工人兄弟来了,人民子弟兵来了,个个都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
当天割下的小麦,经过晾晒后,在天黑之前人们将这些小麦垛成垛,用苫子苫好,防止降雨。
当小麦全部收割完后,下面的工作就是脱粒,生产队后期脱粒工作不再用石滚子了,全部是机械脱粒,脱粒好的麦粒及时摊在场上晾晒。
下一步工作,社员们喜交爱国粮,交国家的小麦完全是晒干扬净的优质小麦。
这时过麦(麦季)还不算完,还有各家各户分口粮。在分口粮之前会计早已按人七劳三作出分配方案,一般一次分配一万斤,一次分不完两次三次,正常年份人均能分配到四五百斤,甚至还多些。社员口粮的分配是在生产队预留储备粮和种子之后进行的。
分完口粮之后,场上还有两项内容,一是分配小麦秸秆,这个不用过秤,按挑分,尽上你最大力气,能挑多少挑多少;二是场上还有部分麦秸和麦糠,里面还有零散的麦粒,有养小鸡的农户,早上就将自家的小鸡挑到场里,让其自由采食麦粒,当太阳落山时,各家的小鸡早已宿到自家的鸡笼里(太有意思了)去了。这些小鸡在连阴天到来之时,已经长大了,此时放养鸡的事该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