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吃素最积极的,是印度人。

当然有缘故:大概公元前6世纪,耆那教规定了别吃肉。之后佛教皇帝阿育王也劝导大家别杀动物,别搞动物祭祀。

耆那教讲轮回

吃荤吃素互相尊重比较好 吃荤吃素自己乐意(1)

在素食主义这词诞生前,英语里曾经管素食者叫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大哲学家,搞出勾股定理那位。

据说是因为,毕达哥拉斯也信仰素食主义——他也相信轮回学说。

欧多克索斯甚至说:毕达哥拉斯不仅不吃动物制品,还和厨师猎人保持距离。

大概类似于我国所谓,君子远庖厨吧?

似乎是:信轮回的,会相对倾向吃素。大概觉得众生平等,能同理心到一块儿去。

希腊的斯多葛派,倒是不忌素食,理由是不把动物当人,觉得野兽缺乏人类的理性,所以人不该用对人类的道德来对待动物

日本对吃肉的态度有点反复,历史上禁一段又放一段,虽然执行力度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1872年,才明确让大家放开吃肉。当时还有些僧侣反对,说吃肉会摧毁日本人的灵魂。倒也不妨碍百多年来,日本人炸猪排吃个一溜够。

有趣的是:日本人禁吃肉期间,私下并没根绝肉食,只大家会起点雅称来遮盖。比如猪肉锅不叫猪肉锅,叫牡丹锅;鹿肉锅不叫鹿肉锅,叫红叶锅。同理,马肉锅叫樱花锅。至于寿喜锅,大家都知道。

吃荤吃素互相尊重比较好 吃荤吃素自己乐意(2)

早年葡萄牙人爱吃鱼,又信天主教;每逢大斋期,禁吃肉了,就来吃鱼。葡萄牙人喜欢拿奶油面糊,裹好了水果或海鲜,炸了吃。这种鱼吃法,就叫做ad tempora quadragesima——葡萄牙语的意思是:“守大斋期”。

16世纪,葡萄牙教士去了日本,带去了火绳枪、钢琴、地球仪、基督教和“守大斋期”。日本人管欧洲外来者叫南蛮,管火绳枪叫铁炮,管基督徒Christians叫切支丹,看中了这个“大斋期”:这玩意读音不是tempura么?好,就叫天妇罗吧。

所以日本人和葡萄牙人说是吃斋,炸鱼吃得还挺开心嘛。

鱼都要生气了:

你们不是不杀生要吃斋吗?干嘛还要吃我啊?!

这就有点虚伪了。

吃荤吃素互相尊重比较好 吃荤吃素自己乐意(3)

今时今日,一般估计,全世界的素食者里,七成是印度人。

哪位会说了:不是美国人嚷嚷吃素的多吗?

答:美国大概只有不到3%的人,不吃肉、家禽或者鱼。

这说明一个事实:

相当多数食素者,不是因为信仰,而是因为传统,或者吃不起。

只要是经济宽裕点的地方,有得选,大家还是会自然选择吃肉。虽然美国人素食主义者显得很多很热情,但食欲最真诚。

当然,素食者本身也挺可爱——只要不麻烦人。

读《西游记》的诸位,一定对唐僧的化缘印象深刻。

就因为他只吃斋饭,还得时不常让孙悟空驾筋斗云,三山五岳地磨烦。其实孙悟空来之前,唐僧已经折腾过一遍:

当日他五行山前遇了老虎,被猎户刘伯钦救下。老刘拿了烂熟虎肉,热腾腾请唐僧吃,唐僧便不肯。

老刘也说说了难处:哪怕那些竹笋木耳、干菜豆腐,也是动物的油来煎,实在难做素菜。还好老刘的母亲冰雪聪明,将锅刷干净,榆树叶子煎了茶汤,煮了干菜与黄粱米饭,唐僧这才吃下了肚。旁边老刘还吃些没盐没酱的虎肉鹿肉、蛇肉兔肉,陪唐僧吃斋。

其实僧人吃素,实在说来话长。早年比丘是讲究不杀生,不食荤,并没说不让吃肉,甚至还有个概念,是所谓三净肉。反过来荤这个字,本指葱姜这类有气味的菜……中国和尚们不吃肉,大概从信佛的梁武帝萧衍开始。所以咯,还是个后来的习惯。

当然,不吃肉也不是坏事。如果好好地坚持素食,不瞎折腾,我是相当佩服的。

然而许多吃素的人很折腾——这就有点让人头疼了。

据程嗣章《明宫词》说,崇祯皇帝与皇后每月持十斋。

按说上头吃斋,下面准备素菜便是;然而御膳房不敢怠慢,将鹅褪毛收拾干净,将蔬菜搁在鹅肚中,煮一沸取出,酒洗净,再用麻油烹煮罢来吃:

本来嘛,贵人吃斋,是为了不杀生,但这种吃法,显然还是得杀鹅:

作为食材之一的鹅,想必大不满意。

这做法固然精细巧妙,但也显出宫廷菜里,透着一点造作:

说是持斋不杀生,怎么还如此折腾?掩耳盗铃,就为了成全吃斋的形式?

唐鲁孙写清朝时节,睿王府有个太福晋常年吃素,胃口不佳。睿王孝顺老母,专门安排个小厨房,葱蒜韭菜都免入,专给老太太做素菜,厨师如走马灯般来了又去,老太太总是吃不下。

终于来了位厨师,炒出来菜美味绝伦,老太太心满意足。

但久而久之,大家生了疑心,仔细观察,发现这位厨子每天早起肩上搭一条白巾进厨房,先把那巾煮一煮,再用煮巾水做菜——敢情那白巾是用鸡汁煨过的,难怪老太太吃得香甜。这事被揭穿,厨师自然也得走路。

只不知道那位吃鸡汤觉得香的老太太,还是不是继续吃素呢?

吃荤吃素互相尊重比较好 吃荤吃素自己乐意(4)

《天龙八部》里有个类似剧情:

虚竹一心吃素,阿紫偏要在他的素面汤里加鸡汤、下肥肉,虚竹吃了也承认香甜,发现了真相后才痛苦。

大概人的味觉骗不了自己:

好吃的东西,就是好吃。

吃荤吃素互相尊重比较好 吃荤吃素自己乐意(5)

许多素斋点心,有诸如“素鱼翅”、“素脆鳝”、“素鲍鱼”、“素烧鹅”之类。

当然咯,馆子里大可以拍胸脯,说绝不杀生,用料都是地道的素食材。

但这事反衬两个事:

其一,大家也都默认,荤的确实比素的好吃——要不然,干嘛素斋要假装荤菜,假装成素鱼翅素烧鹅的;荤菜却不用假扮素菜,来个荤豆腐荤菜心呢?

二来,修佛修心,吃三净肉也不妨碍有颗佛心。反而嘴上说着不杀生不吃肉,却心心念念着让素菜描摹出鱼翅烧鹅之类的美味,那真也无趣极了。

话说回来,哪怕是古代的和尚,怕也没那么多禁忌。

《水浒传》里,鲁智深去五台山下,自称过路僧人,问店家要牛肉、吃狗肉,店家也许他吃了,也没见那么多规矩。

吃荤吃素互相尊重比较好 吃荤吃素自己乐意(6)

清朝更有位白沙惺庵居士,有一阙《望江南》,所谓:

“扬州好,法海寺中游,湖上虚堂开对岸,水边团塔映中流,留客烂猪头。”

烂猪头就是猪头肉,炖烂了极美味。无独有偶,无锡著名的酱排骨,起源传说之一,也道是济公和尚在南禅寺挂单时,发明了这做法:用佛殿香火,慢煨猪肉,酥烂入骨。济公和尚的传说当然是附会的,但和尚庙里吃猪肉,扬州和无锡都有类似传说,大概不假。

相比起来,汪曾祺先生《受戒》里有一段挺好:

说几个和尚过得敞亮,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

比在家人不同的,就是多一道仪式。老和尚给猪念一道往生咒,然后一刀杀来吃了。

我觉得,这是一种相对自然真实的态度。虽曰杀生,但至少面对了因果。

如上所述,吃肉和吃素,各人有各人的口味,这个不用强求。

你爱吃素,而且确实吃素,那挺好。我甚至很佩服这样的人。

我有朋友是吃长素的,而且自己精研厨艺,手法巧妙,我跟他也很吃得来聊得来。

但如果自己吃素,还咋咋呼呼站道德高地逼别人一起跟着吃素,还非要整点儿比如崇祯吃的鹅味斋、睿王府老太太吃的鸡汤素,以至于这个所谓不加调料的酱油祭肉,以及各色“素烧鹅素鱼翅”,明明不爱吃素,非要掩耳盗铃自己哄自己的扭捏作态,让吃素变成了一种不自然的矫情姿态——那就没啥意思了,对吧?

当然类似的道理,又不只是适用于吃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