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书创文明城市建文明校园(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攻坚进行时)(1)

7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观山湖区金朱东路的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校门口的“崇知尚行”四字校训彰显着学校的育人理念,校园里绿树成荫、干净整洁,学生们正在认真学习……这所只有“9岁”的年轻学校,却有着全省文明校园的殊荣。

谈起文明校园背后的故事,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胡晓明说,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德树人,学校一贯坚持“五育并举”,贯彻好国家的教育方针,抓住德育这个根本,以学生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走在校园里,在校道台柱、校门、宿舍墙面等显著位置,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及内涵的宣传展示。学校要求班主任举行主题班会和学生会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时,都必须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

“通过多种方式,我们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胡晓明说,2016年,学校制定和颁布了64字的“学校内涵品质指导纲要”,把“崇知尚行 博雅阳光 公德立身 责任担当”放在第一位,彰显了对德育的重视。

在学生进校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学校开展校园文明十大养成教育实践,注重在细节处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墙上无球印脚印、地面无痰迹垃圾,谈吐文明无脏话、用电用水无浪费,团结友爱无打骂、完成作业无抄袭……’校园文明十大养成教育实践的内容,都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会面对的小事情,但把这些小事情一件件做好了,就是对文明校园的一次次加分。”胡晓明说。

与此同时,学校每月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评选,每学期开展“文明学生”评选和表彰,树立正面典型,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进取心。

高一学生张捷杨每天都会把课桌上的书本摆放整齐,做到不乱丢垃圾,和同学一起维护好教室的整洁,每周五放学前,大家一起摆放好桌椅,打扫好卫生才离校。“我们在学校开展的校园文明实践活动中,不断改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各种文明评选活动让我们的积极性更高,同学之间也会互相监督,大家都努力维护着一个干净整洁、举止文明的校园环境。”张捷杨说。

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注重学科教学相统一方面,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还创新推出了特色措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指定成长导师,学生不定期与导师交流学习、生活情况;导师全面跟踪培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人生成长规划、学业指导、生活帮助等,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针对学生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学校还引导学生做好时间管理和学习规划,提升学习成效,并组织开展《时间管理对提升高中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性研究》等省级课题研究。

在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还注重美育教育。学校以传媒中心、音乐社等40余个社团和200余门选修课为载体,推进素质教育。五人制足球、女子篮球、合唱团等是学校的特色项目,每年还举办艺术节、体育节、校园歌手大赛等。同时,学校以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育工作为抓手,开设一系列特色课程,如戏曲、戏剧、国学诵读、武术等,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校,开花结果。

近年来,北师贵阳附中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省文明单位”“全省文明校园”“贵阳市安全文明校园”等。

来源:贵阳日报

编辑:杨秀攀

审校:魏成华

签发:况顺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