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说过“胯下之辱”这个成语吧?那么“胯下之辱”是怎么来的呢?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淮阴侯韩信,他是西汉开国功臣,著名的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 兵权谋家 ”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可就是这位大神级的人物早年可是不受人待见。怎么回事呢?原来韩信出身平民,性格大大咧咧的,不拘小节。当时的他还没有当官,又不懂经商谋生之道,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能依靠别人施舍过日子。天长日久人们都讨厌他,都觉得韩信长得高高大大的,却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真是个废物,大家都看不起他。韩信的日子过得真是穷困潦倒至极,就连他母亲死了,他都没有钱办丧事,连母亲的棺材都买不起。

有一个南昌亭长看到韩信长得那么高大,又有武功,觉得他将来一定是个有用之才,就把韩信留在家中吃闲饭。韩信这人也太随意了,无论是谁管他的闲饭,他都觉得理所当然似的,什么事也不干。几个月后,亭长妻子很是不满,有一天她早早地就烧好饭,在床上就把饭吃了。等到吃饭时间韩信去了,一看亭长妻子没做他的饭,知道人家讨厌他了,一怒之下就同亭长绝交后走了。

慢慢的没人再愿意管韩信的闲饭,韩信饿的实在没办法就去城下钓鱼。可是他哪会钓鱼呀?吊了半天只吊了三条小鱼,他饿的晕晕乎乎了。当时有许多老妇人在洗丝絮,其中一人见韩信饿得可怜,就把自己的饭给他吃了,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对这位老大娘感恩戴德,他对大娘说:“我一定像对待母亲一样重重地报答您。”老大娘一听就生气了,她斥责韩信说:“你这孩子,你都这么大个人了还不能自己养活自己,都快饿死了,我是可怜你怕你饿死才给你饭吃,可不是为了让你报答我才救你。”老大娘的话让韩信感触颇深。他下决心一定要成就一番事业。

历史上谁受过胯下之辱(胯下之辱的由来)(1)

图片来自互联网

韩信辞别老大娘四处漂泊, 这天他腰里挎着剑在淮阴的一条街上闲逛,碰到了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你看你白长了那么个大块头,虽然比我高大,还喜欢带着剑到处走,简直是虚张声势,实际上你是个胆小鬼。什么都不会干,也不敢干。“ 屠夫仗着他们人多势众,继续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历史上谁受过胯下之辱(胯下之辱的由来)(2)

图片来自互联网

韩信听了非常生气,他怒目圆睁,狠狠地注视屠夫一会儿,他心里想“我不跟他这种小混混一般见识,我还有大事要做,杀了他,我还得受连累,可不能因小失大。大丈夫能屈能伸,当以天下为己任。”于是韩信真的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集市上的人都都哈哈大笑,都讽刺韩信太怯懦,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很小。然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此后,韩信投奔项羽,但是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刘邦的丞相萧何三次将韩信举荐给汉王刘邦,刘邦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由于韩信辅佐汉朝有功,被封为齐王。如果韩信当初杀死那个小混混,杀人偿命,韩信又怎么能当上大将军,更不可能帮助刘邦攻打项羽,一统天下了。

韩信的“胯下之辱”启示人们:人要想做大事、成大业就要学会忍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此以后“胯下之辱”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激励着人们发奋图强,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

历史上谁受过胯下之辱(胯下之辱的由来)(3)

图片来自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