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今都知道“竹报平安”是指平安家信,用以报平安或祝福。由于竹子直立挺拔、耐寒坚韧的特点,历来文人为其赋予了正直、气节、谦虚、淡泊、长寿、简朴等品质,竹子所代表的意义在不断丰富,“竹林七贤”以竹明志,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文人不但居所要有竹,也爱画竹,从唐代起,文人大量创作墨竹画,孙位、吴道子的墨竹画已非常成熟,清代郑板桥以画竹闻名。

为什么竹报平安(竹报平安的来历)(1)

在唐以前,文人喜竹、题竹、画竹,但竹子都没有与“平安”扯上关系,那竹子为什么能代表“平安”呢?

竹子耐寒,也非绝对,秦岭以南竹子到处可见,而一过了秦岭往北,竹子几乎绝迹。唐代的北都,在今日的山西太原,气候严寒,竹子很难生长,因而非常罕见,宰相李德裕说:“北都只有童子寺有竹”,这话一出,童子寺的僧人就把保护寺内竹子作为天大的事务,每日派僧人去照看,然后回来报给住持,说“竹子平安”,渐渐的,人们就开始用竹子代表人的平安。

“竹报平安”就出自这个传说。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记载:“卫公(李德裕)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为什么竹报平安(竹报平安的来历)(2)

给竹子报平安,可见人们对于皇权的崇拜与害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人们专门研究和揣度强权者的爱好,无论这爱好多么的荒诞无聊,在奉承他的下人看来,都是无比神圣的,甚至把其编成专著,还美其名曰“谱”或“术”。强权者喜欢斗蟋蟀,就有人专门编成《蟋蟀谱》;喜欢斗鸡,就有《斗鸡谱》;沉溺淫乱,竟有《房中术》;喜欢女性小脚,就有《品莲》等等,这就是在权力催生下的荒唐的品味或行为。就因为宰相的一句话,一个寺庙的竹子立马身价金贵,竹子的平安成了头等大事,对于权力的迎合竟让佛家都如此惶惶然,何况普通大众。

由“报竹平安”到“竹报平安”,竹子虽开始代表了平安的寓意,但竹子所代表的“平安”意义从一开始就沾染了强权的淫威,是人们对于权力的迷恋、迎合与崇拜的产物,总没有文人自发赋予它的风骨、简朴、坚韧等品格那般纯粹和高雅。

为什么竹报平安(竹报平安的来历)(3)

如今普通大众喜欢用“竹报平安”作为吉祥语,其实是非常世俗的。中国几千年来社会就崇拜强权,历史记载的都是帝王将相,而民生如草芥,如今进入新时代,强调“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就要打破对于权力迷恋和迎合的心态,注重普通人的价值,自由创造,才能百花齐放。

#文化##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