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民间风俗(渭北民俗一)(1)

富平民间风俗(渭北民俗一)(2)

传统的春节

渭北传统的春节是非常讲究的,尤其礼仪更是不能马虎。所以说春节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至为关键的节日。到了腊月,人就说闻到年气了。这就要准备过春节所需用的东西。

富平民间风俗(渭北民俗一)(3)

春节拜年叩头

春节前先打扫屋子,除掉一切灰尘,将院前屋后收拾得有条有理。香、蜡、纸、表、历书、年画、灶神等,这些都是春节所必备的用品。再就是磨面,卖干菜、鲜菜。到了腊月二十五开始蒸年馍。蒸年馍不光是要蒸待客的馍,最主要是走亲戚的馍。走亲戚的馍相当讲究:下辈给长辈出门必须带一对角角,(如鱼一样两头尖的花馍)这是长辈理当吃的。其次是大圆馍,互相交流用;给小辈拿五个留三个,给长辈拿六个留四个。外家给小外孙或小外甥送灯,还要带一对追巴。(追巴象一个肥胖的娃娃鱼,用大红枣嵌两只眼睛,而没有嘴鼻的馍)。

二十八、二十九即开始做年菜。一切预备停当,年上宴待客人时稍加热便端上桌,就方便多了。

腊月三十日这一天是男主人最忙的一天了。要擦亮锡制的祭器(即香炉、香筒、蜡扦)、挂先祖族谱(神轴子)、对联、桌裙、祭拜时铺的竹席或毛毡。还要给门额、窗额对角都贴上黄表,再贴春联。把屋子院子前后都重新打扫一遍,因为初一是不允许扫地的。晚上一切预备停当,就准备除夕守夜。山南海北归来的亲人坐在一块,一边吃点心,一边喝茶叙长问短,话尽离别之情,再摆来年新规划,新任务,新理想等等,直至一、两点左右或彻夜不眠。四、五点时,村子里便开始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不歇,直至大清早;这是最令人神情振奋的时候。家里的男主人同男孩子,穿戴上节日礼服,点亮前后屋子及祖灵前的灯火,将早已暖在炕头的烟花爆竹拿出来,打妥纸钱并划开。解放前及解放初,男子大小都必须穿长袍或长衫,戴上紫毡礼帽;妇女穿短袄长裙。五十年代,孩子们都穿普通新衣,由家长领着男的到大门外先放大炮数个,再跪在一排,在大门外画三个圆圈,在圆圈内焚化纸钱,行三拜九叩之礼后,再响起鞭炮,等于将先祖魂灵迎回了家中。这时候,全家人都起来了,穿戴一新,由长辈开始,不分男女每人在祖灵前为逝去的先祖各上一炉香,叩一个头;再由小辈在祖灵前按辈份将长辈喊应后再说:“你娃给你叩头了”。按辈分叩过头的大人一一站起,再让晚辈行礼。叩过头的孩子才有资格领长辈给的压岁钱。表示尊老爱幼,从小做起。

紧接着昨晚上已预备停当的肉馅饺子已煮熟了。全家人都先祭过祖灵再自己吃饺子(都说是吃银子锞哩,准能在新的一年财源广进,万事如意)。吃过饺子并不等于没事了,家中除留长者外,其余男女都相携先拜近族(即侄儿侄女拜祖辈、父辈)长辈,为他们叩过头后再拜远族。村子里只要是一个族系,晚辈都要为长辈拜年叩头的。不是一个族系的,道个祝贺语“伯伯,年过的好”就行了。

过年的初一是不 走亲戚的。家族拜过年后,男子便抬出锣鼓在村道使劲的敲,你敲累了他换着敲。女子则扭秧歌、跑旱船,玩逛一天。

富平民间风俗(渭北民俗一)(4)

临渭区秧歌表演

初二开始走亲戚。走亲戚还是分关系远近的,哪一天去哪家哪户,先后次序不能马虎。过去走亲戚,进门后先应看人家族谱灵位设在那里,先与人家祖灵上一炉香、叩一个头后,再一一叫应长辈或说:“舅,给你磕头了;妗子,给你叩头了”。如此为他们都叩过头后,才被迎进客厅喝茶、吃点心,寒喧往事。若领孩子,小孩子也应学着大人的样与长辈必须叫应说明后叩过头才能领压岁钱;不叫应声叩头,大人指责叩的是哑巴头,是不算数的。这样的风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后的六十年代初,到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后,这些尊老爱幼的好传统,才被当作“四旧”废除殆尽了。

富平民间风俗(渭北民俗一)(5)

解放前后的婚俗

解放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的婚俗,基本沿袭了中国传统的结婚程序,既隆重,又节约。缝几身单、夹、棉新衣就行了。解放后的新媳妇,过门后出门入户大多穿(阴丹蓝)平布双缉边掏襟衫(即胸背无中缝的大襟中式衫),黑条绒西裤,方口布鞋。

解放前新娘子都要租用结婚礼服,像舞台上皇后娘娘穿戴的凤冠霞帔。皇后娘娘每逢节日都可随便穿用,但老百姓只能在结婚时穿用一次。迎娶新娘得用花轿或轿车,梳头扶女的陪新娘子坐在轿车内,唢呐乐队吹吹打打,分外热闹。人常说:上轿打的是埋丧鼓。因要与养育恩深的父母分离,未免心里产生异常凄凉悲切之情。新娘子头上盖着三尺长、一尺多宽、绣着精美牡丹花儿、两头各有彩须银铃的大红绸缎盖头,由两个穿着红锦绣衫翠绿裙的伴娘扶着款款前行。至先祖灵位前和穿着长袍马褂或彩缎长衫、头戴插花礼帽肩上斜系红绫的新郎倌与新娘子站在一排,拜祖宗、拜父母、拜乡亲、夫妻互拜等后才双双入洞房(即新房),宴宾客。

解放后习俗变了。门前搭彩帐棚,音响放着秦腔名流的唱片,婚庆联幅把院前屋后布置得颇具气氛。新郎倌穿一般新衣服即可,但多改穿流行的新列宁制服或军干服。新娘子还是要坐轿车的;穿的是大红锦缎长旗袍,戴彩绒花凤冠、帔肩、披头纱(即1.5市尺粉红乔其纱),在头上挽个大花结,两端从身侧垂下;再不戴红盖头了,都是微低着头,双手搂抱一大朵塑绢彩花,由两个身穿长旗袍、头簪灼灼花朵儿的俊俏伴娘左右扶着步下轿车举行结婚仪式的,但还有鞭炮、锣鼓、骡车、乐队助兴,甚为隆重热闹。新的结婚仪程大约有十二、三条。一、鸣炮开会。二、新郎新娘就位。三、宣读结婚证书。四、新郎新娘交换礼物(互换佩戴在胸前的腔花)。五、新郎新娘相向一鞠躬。六、新郎新娘向来宾鞠躬致谢。七、新郎新娘向父母亲鞠躬。八、新郎新娘谈恋爱经过与计划生育。九、介绍人讲话。十、双方家长讲话。十一、来宾讲话。十二、鼓掌闭会入新房。此后即由伴娘陪同步入新房。在宴席之间,由新郎执杯与诸位来宾一一斟酒问候并鞠躬施礼。

吃过饭后新娘子还是穿戴着旗袍帔头纱由家族姊妹陪同在村中挨门齐家,由姊妹招呼让村院邻里中的长辈老人都出来看新媳妇,并与以介绍是什么称呼。新娘子叫应声后再深深低头鞠躬,又走另一家。后面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小娃。这种风俗农村人叫引拜。也就是出来认人,熟悉辈分、称呼的意思。

三天后新娘子要回门了(即回到娘家)。这时候租用的彩绒凤冠帔头纱已经归还,新娘子只是头上簪着彩绢花,穿着红绸缎长旗袍与新郎倌同行。三天回门,还得有村院中亲友陪伴。到了丈人家,有耍女婿的习俗。陪女婿的这时就要出点子解脱丈人家耍女婿殷勤敬酒等过分行动,尽欢而回家中。

一九六六年后,这一切都被当作“四旧”打倒了。新娘子自己骑上自行车在亲友的陪同下进夫家门举行结婚仪式,再不穿旗袍、戴绒花凤冠帔头纱了。只是随便穿上衣为红色的衣服便可。但大多为中式掏襟桃红花缎夹袄或大红平绒掏襟衫等,也有穿不拘任何色彩的制服的。

改革开放后,因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婚礼则大操大办,大宴宾客,厚礼叠赠。由于图奢侈、赶时髦,穿白色婚纱,大小汽车一串串。家庭条件差的,也不甘落后,争相效仿。还兴什么必须要求的“三金、一冒烟,两层子戳破天;组合家具大彩电,要有存资上十万……”到门前,还有新郎倌把新娘子往回抱的现象。

富平民间风俗(渭北民俗一)(6)

解放前后的葬俗

解放后五、六十年代,基本沿袭传统葬俗。解放前有将已过世老人在家放七天的现象,名曰“福七”。或根据阴阳先生选择的吉日良时安葬。谚云:“死人不开口,一天得三斗”,这都是富户人家的作为。一般户是放不起的,大都是第三天就入葬了。

人若危重,就早先置备老衣,即“寿衣”。寿衣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式中式寿衣,一种是现代的西式寿衣。但都分五件、七件的讲究。中式寿衣有衬衫“大襟式”的白单衣,再套对襟式的黑夹袄,再套一件对襟薄棉袄,再套薄棉袍一件,再套单长袍罩一件;西式“寿衣”俗称“对襟”,装袖棉袄,装袖夹衣,再套一件黑呢长大衣。女“寿衣”则按传统女连袖大襟式布纽扣制备,也有白大襟衬衫,黑色或蓝色大襟夹袄,薄大襟小袄,厚大襟短袄,连袖直筒式长旗袍。也有系斗蓬的,都是用花丝织绸缎品所制做,根据逝者年龄采用不同颜色,年龄大的颜色比较深沉庄重,年龄轻者色泽趋于亮丽。女西装”寿衣”则按装袖时装式制备。完全用“对襟”装袖式,也是用各种颜色的绸缎丝织品制作。趁早剃头沐洗,还需先买上个新瓦盆,盆底钻透三个孔备用。人若咽气后,就在盆内先烧已经用人民币打拓好的黄白纸或冥币,取出的瓦盆,在盆内烧化,这叫“烧倒头纸”。未咽气时就请村上经常为人穿寿衣的老人帮忙先将“老衣”穿妥。咽气后开始支床,将遗体放于床上,两手各用线绳系一个白蒸馍,面盖青帕,设临时灵堂,全家人围在一起祭奠一番。并用白纱布剪三个花形(约一尺宽三尺长)横挂于门额或用白纸扎、剪个标志挂于门额,表示有人逝世。当天就派人报丧,随即就有至亲如儿女孙辈等探丧哭奠。然后回家准备祭品。晚上灯火不熄,孝子披麻戴孝,彻夜守灵。另外,村里帮忙的人在院中设几个场子打牌坐夜。

第二天,让所有人都瞻仰过遗容后再行入殓盛棺。正式设灵堂,灵堂前有供桌,放逝者的遗像及牌位。凡是老人下世,村子里家家都有妇女串通携往前去吊丧,以示哀伤(致哀)。婚事叫,丧事到。只要是丧事,村子里只要知道的人连在外边干事的都要回村奔丧,与其帮忙收拾治丧事务。门贴白挽联与条幅,灵堂前贴七七单等。解放前大户人家凡帮忙者(村院中人)连同乐队人员都有散通孝(孝音读号,就是所有参与者都戴孝)的盛礼。过去戴专门制作的孝帽,以后则是在左上臂系上一尺半长的白纱布就算戴孝。男孝子穿白大襟长衫,女孝子穿白大襟短衫系白百褶扫脚长裙或八卦裙。男戴孝帽,女系眼罩,现在都不用制作孝帽,男女一律用一尺宽一米长的白纱布从额前罩过头垂直于背后,重孝则略长。孙辈未全灯的小孩,则在头上像大人一样系大红绸彩纱。下午乐队来先就餐,餐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引魂。男孝子长子或长孙掌幡,按辈分一个接一个(前有端盘的领队),乐队跟着端盘的去每个先祖的坟,一一领回魂灵。女孝子则在家中执香排长队出门泣(带着哭声)接魂灵。魂灵接完后则宴宾客。女婿、外甥等重门户都须抬食盒。食盒分类有花老虎、大花馍(排花)、花贡、茶点、烟、酒等。凡食盒都必须有香、蜡、纸。女儿还要纸活全合(即高低房、金银山、摇钱树、葫芦垂灵纸,聚宝盆等)。一般晚辈除面蒸祭品外,都须有柜、纸。朋辈随便拿点糕点、祭品、纸、花圈就行了。

凡亲戚进门都须随着迎接的乐队先到灵堂上香、跪拜哭奠,哭奠时孝子必须跪于两侧陪哭,陪哭一阵,挽携客人入座。接食盒时,亲辈必须在村头正门外等候,所谓正门,即村子里的大门。过去村村都有土筑城墙,像我们的村子,东门为大门,可过大车。西门为小门,过不去大车。解放以后以直至现在,结婚、嫁女、出殡客人从四面八方来,都需进东门。丧葬时食盒若放在西门外,则无人理睬。有人见到了,说明原由,才让客人将食盒移往东门再放炮。鸣炮有报到的意思。食盒必须先接女属娘家、男属外家所抬来的“献饭”食盒,依次再接女儿家的食盒、各种纸活全合。食盒的种类也有讲究。女儿家是至重门户,食盒必须是用五彩纸打扮十分威武、憨态十足的白面蒸成的面老虎、九条香烟、九瓶白酒都算食盒。侄女、外甥所抬的是大花馍食盒,也叫排花食盒。其他下辈如孙辈的食盒则不那么隆重,一般蒸上九个小花馍,每个馍上都插上一朵花,这叫“花贡”食盒。再就是抬九碟各种从商店买的食品再配上一把纸花,这叫“杂点”食盒。凡抬食盒的下辈女儿、侄女孙辈类必拿香、蜡、纸,还须在纸活店交做一对纸柜,纸柜和蜡烛必须是白色的。根据亲情的主次及关系的亲疏再权衡家庭条件附加上几十元或几百元人民币则是另外的。主要食盒接过,再依次按来的迟早次序一一接进。接食盒时,必须由乐队伴奏,再由村上帮忙的接替过亲辈所来抬食盒的,由男孝子跪迎叩头后再随乐队进门。由于各地乡俗不同,还有女婿、外甥拿“铭旌”的。“铭旌”是用红锦缎缝制的长条幅,约有二尺宽,两米长。出殡时女婿、外甥执挑“铭旌”,“铭旌”的内容多写逝者的生卒年月及年龄,入葬时将“铭旌”放置于棺材盖上。一般亲朋好友多送花圈表示吊唁。亲朋好友及平辈到灵堂前上一炉香(三根),深鞠三个躬即可入座。下午男孝子就要引魂了。引魂从先祖辈分最高的坟茔起,逐个插上招魂幡,顺转坟三圈再跪着奠酒烧纸后又拔幡迎魂灵回家到灵堂前,再行焚香跪拜。晚上伴着乐队还有为男女孝子收头的仪式。重孝如儿子、媳妇、孙辈即直系都要收头的。收头布由娘家、外家根据家中的直系人数有几个,则拿几副。第三天清早凡拿“柜”的下辈还都要举行填“柜”仪式。(即给纸柜装打好的纸钱冥币)。中午女孝子扫坟,扫坟回来,紧接着就是男、女孝子献饭。儿女孙辈等按辈分轮番排跪于灵前献饭。将端来的饭菜碗筷等一一用双手接住毕恭毕敬的点个头再一一传递;献过饭后就安排起灵了。出殡时,一般由长子即家中继承遗产人顶盆,有些弟兄为了争顶盆权,闹的呜呼喧天,矛盾实在解决不了时,还要村干部出面协调。长子或长孙执幡走在前边,头顶烧过倒头纸的瓦盆,低头歪腰,边哭边行。瓦盆得有人护着高过头顶,护盆的人必须是外家的男性亲属。走出家门后,在第一个十字路口,将所顶瓦盆就地摔碎。男孝子按辈分走在棺梓之前,女孝子按辈分走在棺梓之后。男女孝子扶灵柩哭出门后,孝子跪在村大道上等候纸扎灵车(也叫洋车)焚烧后, 再执幡及拿着纸棍跟着乐队逶迤前行。棺梓由十六个精壮小伙抬着,路远还要分班轮换。出殡时的次序是村中一个帮忙的拿着环形的垂灵纸撕扯着撒于所行的路上。紧跟着是两个人抬着的献饭食盒,再走在前边的是执挑大红“铭旌”的女婿、外甥。其次才是乐队。再跟在乐队后边的是门宗近族的男孝子,其次才是灵柩。乐队有四口乐人,有六口、八口、十口、十二口,最庞大的有十六口、十八口乐队。十六口乐队就带戏,带戏的乐队不但晚上搭台唱,中午也唱,在坟前也唱,唱戏挣的是唱戏的钱。

到坟前男女孝子跪在两侧,这就开始下葬了。灵棺入墓,穴口封固后,填土圆堆成坟。长子将幡插于坟顶,其他男孝子将纸棍插于坟前的供桌内侧,众孝子跪伏齐声恸哭;一切纸祭品由帮忙人焚于坟侧。一些大村、大户人家,在起灵的路上,再戴通孝,乐队开道,哭叫声撕心裂肺;真有“满营中三军齐挂孝”的磅礴气势!其他人或亲友在入葬后都陆续回到家中准备入宴。这时帮忙的把所带到坟里的纸柜花圈之类放成堆用火点燃,这叫“化纸”。这时也正是女儿们最伤心之时,一个个跪在坟前啕哭连天,拉也拉不起来。最后才在亲友们劝说下硬拉起来,这才停止了哭声离开坟场。但男孝子还要在葬后随乐队送其他所迎回祖先的魂灵。送魂结束后回到家门前,就有人拿一大卷鞭炮在院前先“噼呖啪拉”响过,这时男孝子回到家里,最后一行男孝子还要在司仪的主持下向众亲友谢礼跪拜。一切礼仪进行完毕,还要逐席向入席就餐的亲友来宾及村上帮忙的一一恭诚敬酒,表示感谢。

谢礼也是一种仪式。由司仪主持,司仪高声喊道:所有亲友肃静啦,孝子谢礼开始,奏乐。乐队奏过一段紧凑的乐曲后,司仪大声说“日出东海落西山,人人都有这一关。外(念“位”音)家外家老外家,老老外家,姨家姨家老姨家,老老姨家;姑家姑家老姑家,老老姑家;姐儿妹子家,干亲朋亲,行了重门户的,孝子以礼相谢,三叩首,奏乐。执事的大总管,把各种人员按排个冁;大事小事他都管,事过隆重还要节朴俭。坐礼簿子管账的,借桌子的搭棚的,看茶炉子烧水的,其他打杂跑腿的,村院中的抬埋的,为坐夜把眼熬红的,孝子以礼相谢,三叩头,奏乐。厨房里的大师傅,掌案的,帮灶的,择葱的,拨蒜的,紧个围裙忙转的,还有其它提到没提到的全都放在一起,孝子以礼相谢,三叩首,奏乐。”孝子又一齐跪拜瞌三个头。司仪最后说”孝子谢礼结束,望各位来宾入席就坐,吃好喝好。乐队奏乐。”

三年之内,七七斋斋,儿孙们都必须将孝服穿戴整齐,挑着招魂幡接回灵魂供餐祭奠;下午又送入陵园。三年满后,再举行三周纪念,释麻换彩,慎终追远以慰先祖阴灵。 改革开放后,提倡火葬,移风易俗,过去的丧葬习俗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富平民间风俗(渭北民俗一)(7)

解放前后服饰考

渭北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服饰和礼仪方面是相当讲究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所以过去的媳妇必须是未明起床,掌灯沐洗梳妆,帮丈夫打扫院前屋后、抹洗过桌椅板凳后,天已大明,再为老人倒尿盆,问“爸妈昨晚睡觉好!”老人应答后,心底里很高兴。

老人起床后若有喝茶习惯,便先将水烧开,茶冲好,放在桌上,与老人斟上一杯再去干其它事,或系围裙上灶厨做饭。

衣服不论新旧,或缝上补丁,但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女着中式掏襟衫,必须衣扣整齐,不能毛头不梳出房门。举止必须庄重大方,笑不出声(男子笑一哈哈,女子笑一啮拉),不恶言秽语,也不能声音过高,要给人一种高素质教养的感觉。

姑娘和媳妇的分辨,姑娘留单长辨,不着裙子。媳妇则挽发髻、戴头饰,穿长裙。甚至过村道都必须穿裙子,更不能穿着马夹串门。过去人说:夹夹不算衣,小婆不算妻。若穿夹夹串门都会受到外人指责。媳妇出门走亲戚则根据年令穿红短衫绿百褶扫脚长裙或翠绿(槐绿)短衫浅蓝百褶绣花长裙。辛亥革命前,男子着长袍马褂为礼服;辛亥革命后,农村仿效城市,以穿长衫戴礼帽为礼服。经常穿长衫戴礼帽者则为文人、有地位有权势者,如大老板、乡绅、教师、商界人士或知识分子。妇女偶见有穿旗袍者,但在渭北农村并不普遍流行。

解放后的妇女服,则是根据年龄。年轻者以花毕几或花平布做日常服。中、老年妇女则以淡蓝、深蓝、黑色为日常服。平绒条绒出现后,新媳妇的日常服则以枣红(比大红深)平绒、条绒布、做成衫子或夹袄,款式都是右衽掏襟布结扣(前胸、后背无中缝的大襟式);黑条绒西裤(但多是前后两面可换穿),方口布鞋,留双长辨;就像现代戏梁秋燕的打扮。走亲戚出门才有穿绸缎衣裳的现象,再没人穿裙子、刺绣服装了;衣裳色彩也不艳丽,显得很朴实。五、六十年代,农村妇女穿制服,则惹人讥笑:“看人家俏的外劲,竟穿起八大褂来了!”男性则以中式对襟上衣为主,老年男性还穿大襟衫,学生则穿学生制服、列宁服、制服衬衫等。出门走亲、逢年过节,男青年还是以穿制服为主。五、六十年代,列宁服;七、八十年代,军干服;九十年代初期,多为中山服。九十年代妇女着装还有八十年代遗风,中老年女性则穿掏襟衫(大襟)、西裤;青少年多穿对襟制服;九十年代后期至二十一世纪,男子则以西服和休闲服为主,妇女服则趋向于市场流行化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服装款式也百花齐放起来。服装色彩更趋于鲜艳了。人们思想随着时潮而变化。中式的民族装如掏襟衫,除老年人外,中青年人即平常再不流行穿用,而是成了扭秧歌时的专用服装了。旗袍则成为公关、礼仪服了,这些高雅的民族服装多被千变万化的流行时装替代了。

富平民间风俗(渭北民俗一)(8)

清明节上坟祭祖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隆重的节日。不论千里迢迢,或在海外的子侄、后裔,都须预期赶回,慎终追远,缅怀祭奠。若有不能如期赶回者,都在他们所住的地方,择地遵礼遥祭,以示怀念。

清明上坟,家中每个成年男子都要掮锨添土圆坟、祭奠,焚化纸钱;并每人在坟顶用土块压上一张白纸,表示其坟已有后辈上过,继来者只是焚化纸钱。焚化纸钱时,还应当跪地郑重其事的用手指画三个大圆圈(免得别的亡灵把钱抢去),将钱放在中圈点燃后,分放与左右两个圈内,用手指拨动让其燃尽(不许用柴草棒拨动,这是个讲究)。焚化完毕,叩三个头,即可归程。

若系新坟(父母初亡,三年未满的坟),儿女,尤其女儿到了坟前焚化过纸钱,还要放声痛哭一番,男儿不出声也是禁不住珠泪盈眶。

解放前还有上官坟、私坟的现象。所谓官坟,即某村一大家族始祖的坟。这坟是有官坟地的(如筹出十亩地,这十亩地属于官坟地),每个家族种一年,轮换着种,周而复始。只是有一个条件,在清明节前必须统计这个大家族共有多少男性。出生刚满月的孩子,只要是男孩,也要抱着上官坟,种官坟地者根据人数预先得烙数百个大小相同的饨饨馍,在清明节这一天,由家族中最长辈者主祭。这天必须穿上长衫,戴上礼帽,抬着祭品食盒,一齐出动,结队而行,祭奠官坟。祭奠仪式,还是圆坟添土,上坟压纸,设祭致酒,焚化纸钱,行三拜九叩之礼等等,仪式举行完毕,不论年龄大小每人分十个饨饨,即结队回家。上过官坟,才能去上私坟。

除了上官坟外,一个大家族里还有几个分支的小家族。这几个小家族都要按辈分结队如同上官坟一样,进行分祭。因没有公田,不发饨饨。再下来才是去上一家一户零散的私坟。

富平民间风俗(渭北民俗一)(9)

腊八与腊八舍饭

腊八就是阴历腊月初八,讲究是清早要吃米儿面的。根据民俗,在这天清早,将面条下在稀玉米粥或小米粥内,名曰“腊八面”。人常说:过了腊八,就到年下。离春节就很近了。又说:过了腊八,长一杈把。天也慢慢地一天比一天长了。渭北吃腊八粥面还有个讲究,凡家院前后所有的花木,家中饲养的家禽,凡有生命的东西都要多少给吃上一点。树木是将面条搭挂在树杈树枝上就行了。

富平民间风俗(渭北民俗一)(10)

在解放前兵荒马乱的年月,穷苦人是吃不上腊八面的。所以信义乡南焦村的财东家,每年腊八都有舍饭的义举。逃荒的、逃难的,周围村子里的困苦之家,都可携家带口到南焦村去吃舍饭。

南焦村几乎家家都是富户。凡乞丐在南焦村讨饭,每家门房前放一笼蒸馍,由看门的仆人照管馍笼,只要是叫花子(乞丐来),每人发一个蒸馍打发走了事。所以只要把南焦村转完,就能装满一袋子馍。有些乞丐实在是老弱病残者,但有些乞丐则是精壮汉子打扮得衣裳烂褛、蓬头垢面,最怕吃苦,不愿干事的人装扮成的;他们将馍吃不完背出变卖,虽然行为卑贱,却津津乐道:“嘿,讨三年饭,给个官还不坐哩”!

富平民间风俗(渭北民俗一)(11)

政协渭南市临渭区委员会

民进临渭区委员会(阴金荣编辑发布)

投稿请发电子邮箱wnqpl@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