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血质和抑郁质属于什么型(除了多血质抑郁症)(1)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面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气质在婴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了解和预测婴儿个性发展和社会相互作用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由于目前在气质定义、内容和生理基础等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论或流派,对气质的本质有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因而对气质类型的划分也是众说不一、流派繁多,有两类型说、三类型说、四类型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活动特性说、血型说、体型说等。

(一)传统的四类型说

这一学说是从古希腊开始逐步传播、发展起来的,目前仍被人们广泛运用。它将人类气质分为以下四种最基本的类型。

胆汁质: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刻板,外倾:情绪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

多血质: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大,外倾,爱交际、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

抑郁质: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刻板,内倾:兴奋性强;情绪抑郁,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

黏液质: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很弱,主动性很弱;不灵活,内倾;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缓慢

多血质和抑郁质属于什么型(除了多血质抑郁症)(2)

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

(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其中三种是强型,一种是弱型。强型又可分为平衡和不平衡型。平衡型又可分为灵活型和不灵活型。相应于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根据其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的不同表现,可以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弱型(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强而不灵活型(黏液质)、强而灵活型(多血质)

多血质和抑郁质属于什么型(除了多血质抑郁症)(3)

(三)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托马斯、切斯等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

1.容易型

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型,约占托马斯、切斯全体研究对象的40%。这类婴儿的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由于他们生活规律,情绪愉快且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反馈,因而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

这一类婴儿人数较少,约占10%。他们突出的特点是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食物、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他们的情绪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很难得到他们的正面反馈。由于这种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麻烦,因而在养育过程中容易使亲子关系疏远,因此需要成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3.迟缓型

约有15%的被试属于这一类型。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但也不像困难型婴儿那样总是大声哭闹,而是常常安静地退缩、情绪低落。他们逃避新事物、新刺激,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变化适应较慢。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情境中能逐渐地活跃起来。这一类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不同而发生分化。

多血质和抑郁质属于什么型(除了多血质抑郁症)(4)

托马斯、切斯的九个气质维度

以上三种类型只涵盖了约65%的儿童,另有35%的婴儿不能简单地划归到上述任何一种气质类型中去。他们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属于上述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交叉)型

(四)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布雷泽尔顿将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和安静型

1.活泼型

典型的活泼型婴儿是名副其实地“连哭带斗”地来到人世的。他不像一般婴儿那样要靠外力帮助才哭,他等不及任何外界刺激就开始呼吸和哭喊。护士给他穿衣服时他大喊大叫,脚挺直,或用脚踢,用手推开护士。睡醒后立即就哭,从深睡到大哭之间似乎没有较长的过渡阶段。每次喂奶对母亲来说都是一场战斗。

2.安静型

这类婴儿从出生时起就不活跃。出生后就安安静静地躺在小床上,很少哭,动作柔和、缓慢,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处环视。第一次洗澡时他也只是睁大眼睛、皱皱眉,没有惊跳,也不哭,甚至连打针时也较安静而不大闹。

3.一般型

这类婴儿介于前两类之间。大多数婴儿都属于这一类。布雷泽尔顿指出,活泼型和安静型婴儿的父母常常忧虑自己孩子的身心是否正常,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婴儿的气质是各不相同的,但这些婴儿都是正常儿童。

(五)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巴斯和普罗敏根据婴儿在各种类型活动中的不同倾向性,将其划分为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四种不同气质类型,认为这四种气质类型各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1.情绪性婴儿

这类婴儿常通过行为或心理生理变化而表现出悲伤、恐惧或愤怒的反应。与其他婴儿相比,他们可能对更细微的厌恶性刺激作出反应并且不易被安抚下来。他们的恐惧水平和愤怒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其中,有一部分情绪性婴儿的主导情绪也许是恐惧,并伴随一般的唤起水平或悲伤水平;另一部分婴儿的主导情绪也许是愤怒,同时较少恐惧和悲伤。

2.活动性婴儿

这类婴儿总是忙于探索外在世界和做一些大肌肉运动,乐于并经常从事些运动性游戏。其中,有些婴儿会显得很霸道,经常与人争吵,而有些婴儿则常从事一些有益而富有刺激性、启发性但不带攻击性的活动。活动性婴儿比其他类型婴儿更易引起与他人的冲突而导致成人对其采取限制、干预或强制性行为。巴斯认为,活动性婴儿在儿童期表现为坐不住、爱活动,而到青年期则表现为精力充沛、活动能力强、有事业心、竞争心强等

3.社交性婴儿

这类婴儿常愿意与不同的人接触,不愿独处,在社会交往中反应积极,在追求家庭成员或不相关人员的接纳上都同样积极。但是他们这种强烈的社交要求常会受到挫折或伤害,有时甚至被作为神经过敏而遭拒绝。

4.冲动性婴儿

这类婴儿突出表现为在各种场合或活动中极易冲动,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和消失都很快。这类婴儿的活动、情绪都不稳定而多变化,冲动性强。

(六)卡根的抑制一非抑制说

卡根(Kagan,1987)经过长期追踪研究后认为,在婴儿期气质特质中只有抑制一非抑制这一项内容可以一直保持到青春期以后而不变。这表明抑制一非抑制才有可能是划分婴儿气质的真正的、实质性的内容,才有可能是划分婴儿气质类型的可靠标准。据此,卡根把婴儿划分为两种气质类型,即抑制型和非抑制型。抑制型婴儿的主要特征是拘束克制、谨慎小心和温和谦让;非抑制型婴儿则相反,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自发冲动。婴儿的这些不同的行为反应主要并集中地体现在他们对“不确定性”的反应中。

除了以上六种主要的气质类型说以外,还有体型类型说、激素说和血型说等,但相对来说,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理论目前在婴儿心理学界的影响最为普遍,也最具有代表性,它较深入细致地揭示了婴儿的气质类型和特点,更为贴近婴儿的气质或行为、情绪反应。

关注“扶禾心理教育”,了解更多心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