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向晓玲 张婉莹

“我实现梦想啦!我是小作家啦!”近日,一阵阵欢呼声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长坪完全小学三年级教室传出。

小学生写作兴趣课程(让孩子爱读书爱写作)(1)

“同学们,我们的班刊——《雏鹰集》今天正式出刊!”三年级语文老师杨玉芝在讲台上掷地有声地宣布。

《雏鹰集》是杨老师所带班级的文化象征,是凝聚师生共同智慧的原创文集。2004年4月10日,是第一本《雏鹰集》诞生的日子。时隔14年翻阅,上面已稍有斑驳。杨老师说,这中间搬过几次家,又涨了几次水,很多东西都丢了,就她和学生创办的几本《雏鹰集》被宝贝般地保存下来了。

小学生写作兴趣课程(让孩子爱读书爱写作)(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更是无处不在。如果单凭上课传授的那些语文知识,想让学生真正热爱语文,提升语文素养,非常困难。为了让学生多读书,爱写作,爱语文,延伸语文课堂,我就琢磨着办了这个班刊,不定主题,百花齐放,大家一起写稿、配图、装订,发挥集体的智慧,真正与学生们一起走进语文。学生们用心创作的文章有了展示的平台,自然就积极起来了,语文课自然而然的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杨老师道出创办《雏鹰集》的初衷。

长坪完全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薄弱,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较为单调。为了办好《雏鹰集》,写好文章,营造阅读氛围,杨老师要求每位同学的读书笔记都要有四部分内容,即好词、佳句、文章主旨、自己的感想。在阅读的过程中,杨老师采取师生讨论阅读的方式,与学生一起读书,激起学生的阅读激情,构建学生的创作思维。2011年春,杨老师班上的吴少伟同学获省级“我爱我家”作文竞赛二等奖,曾梦蝶同学获“文明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一等奖等,这些荣誉光荣了学生,也是《雏鹰集》枝繁叶茂的体现。

小学生写作兴趣课程(让孩子爱读书爱写作)(3)

为什么用《雏鹰集》这个名字呢?杨老师说,起初她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起了很多个名字都不尽人意,自己想了许久,想到了“雏鹰”这两个字。她说,她的学生们现在都是可爱的小鸟,但未来一定会翱翔于蓝天,雏鹰代表着自己对学生的希冀和祝愿。学生们全票通过了这个名字,于是《雏鹰集》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中延续。

“以前总跟孩子们说,当我老了,长皱纹了,坐在秋千上,翻看着我们一起制作的书,该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啊!现在上年纪了,每次翻开一本班刊,就是打开一连串的回忆,除了享受,还有感动。当时只给孩子们每人发了一张纸,孩子们生怕自己选不上,做的可认真了,纸破了都是自己一点一点粘好的。孩子们多纯真啊!”杨老师情不自禁地感慨着,“遗憾的是,以前带毕业班的时候才会编订班刊,后面由于身体原因,很少带毕业班,只存了三本。今年带了三年级,我和孩子们又一起办了《雏鹰集》,在以前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花的精力就更加多了,可是孩子们比我还起劲儿,下课就来与我分享自己读的书,或是琢磨怎样写出好作文。”

杨老师热爱学生,热爱语文,她还和学生编剧本、演话剧,把语文课延伸到了舞台上,用精美的语言,妙趣横生的表演诠释着语文,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写作。她编排的节目《三个代表下乡来》《爸爸妈妈回来吧》,曾在县艺术节中荣获一等奖、优秀创作奖。自编校园剧《尊严》,在县艺术节中演出,获得了极高的评价。面对这一叠班刊,她说:“如果有那么一天,我的学生出息了,这些东西说不定还有用呢。”

杨老师坚守乡村教育33载,她的雏鹰们已不断起飞,鹰击长空,百舸争流,在各领域百花齐放。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刘亚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