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西安事变》公映,在这部影片里首次出现了宋美龄一角。
扮演这一角色的是朱可心,这样,朱可心可以称着是中国电影中首次扮演宋美龄的演员。
在《西安事变》中,朱可心扮演的宋美龄戏份还是挺重的,因为在这一部电影里,宋美龄在蒋介石被软禁起来之后,担负着“救夫”的重要职能。
影片里表现她在“西安事变”发生后,她在南京舌战反对派,提出救夫主张时的那种咄咄逼人气质,是一般电影里很少展现出的宋美龄的一面。
这是因为在这部电影里,宋美龄与蒋介石分开了,所以她的独特作用才能彰显。
而在《大决战》这样的影片里,宋美龄只能成为蒋介石身边的花瓶与装饰。
《淮海战役》里宋美龄
我们不妨看一下《淮海战役》里宋美龄第一个出场的镜头。这个由吴志远扮演的宋美龄,像一个面慈目善的老妇,正在屋子里挥毫作画,可见她在影片里的作用,只是调节一下蒋介石纠结在战事不顺苦恼上的花瓶而已。这样的人物定位,几乎不会让演员有什么表演上的个性发挥。
《风雨下钟山》中的宋美龄
《巍巍昆仑》中的宋美龄
但在《西安事变》中就不同了。宋美龄周旋在南京的要人群体中,力陈自己主张,然后她只身前往西安,往见蒋介石,电影里,展现了宋美龄见到蒋介石之后的那份一往情深,在中国电影中,确实为宋美龄形象定制了一个非常准确的表现维度。
日后中国影视中的宋美龄形象,基本没有超过《西安事变》中的人物设定。
扮演宋美龄的朱可心在容貌上,从目前来看,也是最逼近真实宋美龄相貌的一个演员。
朱可心从素颜来看,脸形较方,骨架较大,颇为符合宋美龄的脸型架构,而她的下巴也比较宽阔,很有一点宋美龄脸上的柔中带刚的特点。
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朱可心把握住了人物的内在的咄咄逼人的气质,表现出了她的外在柔美之下的强悍的内在气韵,这种气场,是日后宋美龄扮演者所严重欠缺的。
所以,朱可心第一次扮演宋美龄,为这个人物确定了一个很高的定位。
真实宋美龄
1984年,八一厂开拍《陈赓蒙难》《陈赓脱险》,里面的宋美龄再次由朱可心扮演。
在这部影片里,宋美龄的角色是可有可无的,远不如《西安事变》里不可或缺,但是朱可心继续把宋美龄这一角色打造得神形俱备,尤其是人物身上的那种雍容华贵的不凡气度,令人感到非常惊艳。
可以说,朱可心在这部电影里的宋美龄造型,更加接近真实的人物原型。
朱可心在出演宋美龄之前,曾在多部电影中有过出色的表演,可以说,她是一个演技派的演员,这才是她能够把宋美龄演绎得如此出众的原因。
朱可心属于知青出身的那一代人,1968年,她插队到云南的一个农场,1973年考入总政歌舞团。1974年,总政话剧团重排话剧《万水千山》,里面有一个宣传员的角色,看朱可心合适,便调她到话剧团出演这一形象。
1977年,八一厂《万水千山》重拍版开拍,朱可心顺理成章地也成为电影里宣传员的扮演者。这是他的第一次触电。
1977年,八一厂将话剧《我们是八路军》搬上银幕,影片里的一个重要角色杜黎由朱可心扮演。
不过,杜黎在影片里的地位很重要,几乎每一场戏都有她,但是这一角色身上没有什么戏剧冲突,对演员来说,这样的角色形同鸡肋。
影片里的杜黎曾经当过童养媳,后来参加了革命,是坚定的革命者,但这部电影的主题,反映的是知识分子如何跟上时代前进的节奏,在影片里的杜黎的身份代表着最革命的一个阶层,所以,她的身上是高光亮的,用不着有什么情感的波动,在影片里一出现就是永远正确。而在革命题材里,站在时代前沿的这种立场坚定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个老大姐。
而朱可心扮演的这一角色,恰恰是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在影片里,她的形象设计也明显偏老,难以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倒是影片里初出道的黄梅莹带来一股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纯之气,而她又因为扮演了一个知识分子角色,与剧中的男友有一段因为前进道路的争执冲突,在影片里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日后朱可心在扮演宋美龄角色中的高贵脱俗之气,在这个影片里几乎一点看不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可心演什么象什么的功力,还是毋庸置疑的。
大概在拍摄《西安事变》的过程中,与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过从甚密,后来西影厂拍摄《白桦林中的哨所》时,也邀请她扮演了其中的一个角色。
现在我们看到这个角色就是影片里只露了寥寥几个脸的军医,按原来的安排,这个军医还是指导员的妻子,但电影里去除了这个人物设定,所以朱可心在电影里几乎没有什么作为,甚至连她的脸形都没有让人看清。
而这时候,在生活中,朱可心的身份已成了作曲家苏越的妻子。
苏越是1978年底考入总政歌舞团的,担任中提琴手。他比朱可心进入歌舞团足足迟了五年,但却能得到担任歌唱队员的朱可心的青眼有加,可见当时苏越的音乐才能已经势不可当,破土而出亟欲见分晓了。
有一度时期,朱可心与苏越夫唱妇随,琴瑟和谐,在艺术创作上也是比翼双飞,同栖共进。
我们可以查到一首名叫《海港,我难忘的故乡》,就是由朱可心作词,苏越作曲的。
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一点简单,也没有什么诗味,像是大白话,但能让苏越为这个简单的歌词作曲,应该这里有一种丈夫为妻子的帮衬与提携的意思在内。
可以看出,那时候的苏越对朱可心真的是捧在手里怕化了,溺爱之情可以管窥一二。
苏越与安雯
日后,苏越对他的更为知名的爱人安雯的那份疼爱之情,更在文艺圈里绝无仅有。安雯在跟着苏越的日子里,竟然被宠溺得不谙世事,自理能力严重退化。
当苏越因为诈骗罪事发而锒铛入狱的时候,安雯才如梦初醒,紧急回到现实中来,这时候,她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今非昔比,而这个现实在之前,一直是苏越遮风蔽雨挡在身外的。
从苏越对两个女人的态度来看,苏越的情商还不是非同一般的高,称之为宠妻达人当没有异议。
1986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吉它回旋曲》,影片里的二号女主角由朱可心扮演。这也是目前所能查到的朱可心扮演的最后一个角色。
在这之前,朱可心本来在1982年拍摄的电影《龙种》中出演重要角色,但因为她身体不好,未能成行,后来这个电影请来了俞平担任这个角色的扮演者。对朱可心而言,错失了这个角色,实在是她的一个重大损失。
朱可心怎么跑到广西厂去拍摄电影了?
我们不妨注意一下,《吉它回旋曲》的作曲是苏越,而这部电影是按照音乐片来打造的,电影里的插曲非常重要,是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维度,可以看出,朱可心与苏越作为夫妻,同时出现在一部影片中,这之间并非没有关联。
只是《吉它回旋曲》质量太差,情节胡编滥造,趣味低级,如果要找一部当年的恶心呕吐的电影,那么,这个电影是一个极好的选项。
苏越在影片里作的几首歌曲,呕呀嘲哳难为听,可以说,音乐家的才华也不是像杨柳水一样到处乱洒都能变成香露的。
不过朱可心在影片里扮演的一个目测年龄稍大的时尚姑娘,倒是她的角色扮演中最活泼的一个。只是这样的电影,她再好的演技也无法发挥,只留下她的硕大的脸盘在影片里招摇亮相,人物塑造也相当的俗气,几乎看不到一丁点在宋美龄角色扮演中拿捏到位的质盖群芳的质素。
之后,朱可心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而苏越的身边,安雯像一颗新星凸显出来。
王蒙的续弦妻子单三娅当年是《光明日报》的文化记者,曾经在1987年写的一篇报道中,仍然提及朱可心是苏越的妻子。
那么,我们大致可以判断,朱可心与苏越的睽隔分手的时间,应该在1987年左右。
因为资料显示,苏越与安雯认识的时间,是在1986年“群星杯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安雯在拍摄《二子开店》的时候(当时叫张静林),正与苏越热恋,这部电影公映的时间,正是1987年。
《二子开店》剧照
这样,因为苏越的移情别恋,朱可心与苏越的婚姻也就很自然地寿终正寝。
而朱可心与苏越短暂的婚姻,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他们亲密合作时的一鳞半爪的鲜活记忆。
而朱可心在电影史中塑造出的宋美龄角色韵致天然、明艳照人的气韵,似乎还没有人能够超越,成为胶片记载下的一段难以割舍的影像珍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