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字的甲骨文(习承古今字义)(1)

"习”是会意字。甲骨文从羽,从日,会鸟儿在日光下练习飞翔之意。小篆中, "日”字误变为“白”字。隶变后楷书写作“習”。汉字简化后写作“习”

《说文·習部》:“習,数飞也。从羽,从白。凡智之属皆从習。”(晋,鸟儿频频试飞。由羽、由白会意。大凡習的部属都从習。)

“习”的本义是小鸟反复练飞。引申为反复练习、钻研。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又引申为学习。如“修文习武”、“习艺”

经过反复的接触和练习,人们必然会对事物熟悉,因此“习”又引申为对某事熟悉。如“习以为常”、“习见”

习字的甲骨文(习承古今字义)(2)

“承”是会意字。甲骨文像一个屈膝的人作授物之形,下有一双手做出接受的样子。金文大体相同。小篆下边又加了一只手。隶变后楷书写作“承”。

自《说文.手部》:“承,奉也,受也。从

手,从卪,从収”(承,捧授;收受。由手,由卪,由収会意)

“承”的本义是捧。又引申为继承、接续。如《后汉书.班彪列传》:“汉承秦制。”是说汉弋继承了秦朝的典章制度,

“承”还可以表示顺从、侍奉。如“承欢膝下”、“承颜”。

用作敬词,表示客气。如“承蒙夸奖”。

习字的甲骨文(习承古今字义)(3)

习字的甲骨文(习承古今字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