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是一套畅销书,央视《一本好书》栏目推荐过,刚退网的罗永浩推荐过,不知名网络写手吉橙君也推荐过,在他《日常行为指南—《怪诞行为学》一文中。
吉橙君这人吧,别的不行,阅读速度还可以,不到三个月便读完该系列整套六本书。于是有人评之曰:在阅读可贵的浮华时代,吉橙君这种好读精神非常值得时人学习,尤其是他的读者朋友们。
既然提到买书,那《怪诞行为学》值不值得推荐呢?
吉橙君回答说,推荐但不完全推荐。
比起第一本《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给到我的惊艳(要不也不会写下三千七百字书评),其后的《非理性的积极力量》、《非理性的你》、《诚实的真相》、《理智与金钱》、《非凡的决定》,是一本水过一本的。尤其第六本,不过是把过往观点和案例用漫画形式再做了一番表述,旧酒又又换了个新瓶而已。
当时,《怪诞行为学》套书在当当花了我182.5大洋(现在贵了0.2元,去到惊人的182.7大洋)。且不说贵不贵、值不值的问题,我想说的是:从价值衡量的话,第一本应就占去至少150大洋价值。理由也很充分,因为作者丹·艾瑞里的主要观点在第一本基本都有照面了,像市场规范、社会规范、锚定效应、相对价格优势、虚拟所有权、所有权依恋......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第一本好比是“宪法”,其后五本充其量算是对第一本再论述和补充的“地方法”。所以从荐书角度来看,如果你平时就不爱看书,那么我推荐你买全套,毕竟买书不读相当于做慈善,这种好事你怎么可以错过?至于那些平时阅读时间较少的大忙人,那推荐你只买第一本就可以了,这样吃灰也不会太过于心疼。
我嘛,我就不一样了,毕竟还要写客观的书评,所以全部啃完是逃不掉的。但不管怎样吧,权当是加强理解,温故而知新了。
第一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旧文三千七百字,可以搜索和翻看我的历史文章,《日常行为指南—《怪诞行为学》。
第二部:《怪诞行为学2 : 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高额奖金:发放高额奖金有利于提高简单机械操作类的业绩,但如果需要人们动脑子则可能适得其反。奖金过高,会使人过度关注奖励,从而分散他们的精力,造成压力。
意义的重要性:一方面,找人帮忙最好告知一下为什么,找同事要资料如ppt之类的,也很有必要告知一下是用来干什么的,只有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更乐意帮助和提供资料。
另一方面,工作有很大一部分的意义在于创造,人人都会爱上自己创造的作品,因此客户定制化/共创类工作有它存在的原因。
再延伸,就像同在一个项目组,有的同事有激情,那是因为方案是他提出的,为此我们在获得领导认可,或提升成员积极性时,我们是否应该设法让这些经理认为主意是他们的?或者起码有一部分是他们的?这样是否就能让他们有兴趣尝试一下?(领导心理:任何方案都可以,只要,它是我提出来的!)
享乐适应:有点类似边际效应递减,比如新车的兴奋度慢慢下降归于平淡,而延长的方法是不时不时的中断。反面的提醒则是,你可能认为从事枯燥和无聊的工作,中途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会有好处,但这样的中断实际上减弱了你的适应能力,如果你需要重新开始工作会觉得问题更严重。假如你再打扫房子或者准备报税工作,最好的做法就是一鼓作气直到干完为止。
延伸:按摩结束后,他们要求所有参与者对整个按摩过程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那些接受中间带有间隔、时间较短按摩的参与者不仅对整个按摩评价更高,而且表示将来愿意出两倍价钱享受一次同样带有间隔的按摩。
有意思的发现:我们发现无论男女,如果先前在虚拟约会中相遇过,在闪约中互相倾慕的可能性更大。事实上,经历过虚拟约会跃入现实生活约会的概率,大约相当于经历普通在线约会概率的两倍。
第三部:《怪诞行为学3 : 非理性的你》
第三部是一本问答集锦,就好比是知乎上某答主将自己过往回答给整理了下来,成了一本书。
(1)音乐和人群在提升人们的性兴奋程度方面十分有效。身处噪声喝人群中时,约会的情侣有可能性兴奋的程度更高。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可能会错误地把这种情感状态归因于他们的约会对象。社会科学家称此为“错误的情感归因”,即人们会混淆由环境激发的情感和由坐在他们身边的约会对象激发的情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到那些吵闹而拥挤的场所约会不失为一个良策。你只需设想一下:在两个小时后的分别时刻,与你约会的那个人一直认为她所产生的强烈情感体验都是源自你。
(2)在大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说”对不起“十分有效,即使人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最有趣的是,即使当你们请求原谅的对象知道你们并不是发自肺腑地说”对不起“时,道歉依旧有效。
(3)我们更喜欢那些赞美我们的人。即使我们清楚那些恭维话并不真诚,我们也会喜欢那些恭维我们的人。
(4)缺乏了解而期望过高——当我们对某人不是很了解时,我们常常会过分乐观地展开想象,夸大他们的能力,从而更有可能雇佣他们,并向其支付高薪。另,当我们对约会对象知之不多的时候,我们就会过分乐观地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填补空白。
(5)在充满不安全感的世界里,一个在夜里给妈妈打电话的人是不会被当成坏人的。
(6)拿出一些卡片,在上面写上你想从事的活动,让你的丈夫也用同等数量的卡片做同样的事情,然后把这些卡片混合在一起。当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抽出一张,而且必须按照上面写的去做。最后一条建议时:在卡片上加上一些”百搭牌“(唱歌,诗歌朗诵,陶艺等),你可能会发现一些自己没发现的兴趣爱好。
(7)与采取行动相比,无所事事地原地等待更让人心烦意乱。所以与其等待车位,更愿意乱转。
(8)有证据表明,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更愿意努力保持这种心态(诚实),而不大可能冒险破坏自己美好的心情。
(9)之后,他在每件办公用品上都粘了一枚25美分的硬币。5年以来,再也没有人拿走过他的任何办公用品。相比于真实的货币,人们在非真实货币(铅笔,代币)面前更容易变得不诚实。现金出现的越少,人类的道德就会越败坏。
(10)疲劳,意志力将变得十分脆弱...例如在抵制了一整天的诱惑之后,我们耗尽了意志力,夜晚就很容易屈服于美食的诱惑。
(11)禀赋效应:人们倾向于把自己当下的处境作为参照点,而把其它任何情况视为偏离我们的当下状态的消极变化。
(12)穿高跟鞋的女人之所以能够吸引男人,是因为男人们下意识地相信,高跟鞋使得女人更难从他们身边逃跑。
第四部:《怪诞行为学4 : 诚实的真相》
我们做出欺骗行为的程度是以自身道德所能接受的程度为限。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欺骗的程度取决于不伤害自身的诚实形象。我们个人在欺骗时都有个度,只要没有超过这个度,我们就不至于有”罪恶感“。这使得欺骗行为基于”成本-收益“的观点变得备受质疑。
离直接诈骗金钱还有一步或几步之遥时,人们的欺骗程度就会增加。锁防的不是小偷,小偷有锁没用的,锁真正防的是那些大多数时候诚实,但有可能在你的门没有上锁的情况下产生偷盗行为的人。
在某种保证上签名后,人们会变得更加诚实(至少会暂时变得诚实)。所以签名设定在表头,还有道德提醒的作用。
穿戴正品服饰不会提升我们的诚实度,但如果我们故意穿戴一件冒牌的服饰,道德上的束缚就会放松,我们也会变得更不诚实。如果你的朋友或约会对象穿戴着冒牌服饰,你就要当心了,因为他们可能比你想象中的更不诚实。
更具创造力的人更容易作弊。如设计师,广告文案。
第五部 《怪诞行为学5:理智与金钱》
对待金钱,心中会有不同的账户划分,比如日常开支账户,娱乐账户。因此在赌场花掉了几百美元很舍得,但买一杯几美元的咖啡不舍得了。这是因为赌场花掉的钱(娱乐账户)不同于买咖啡所需要的钱(日常开支账号)。虽然实际上,这两种花费都源自同一账户:自己的钱。
免费的代价。免费的东西,让人以一种愉悦心情进入赌场,因此影响了他的判断。实际上,免费压榨出的代价反而更高。相对性是人类思维中的一种基本计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财务决定。
情感账户,是对金钱进行净化的一种方式。对于污染严重的金钱,一开始,我们可以将它花在一些严肃的事情上,比如偿还债务,或者拿去做善事,比如给孤儿买一份冰激凌。当做完这些我们认为的好事之后,这笔钱牵涉的糟糕感也被清除了,于是对于剩下来的钱,花起来不再缩手缩脚。
一段经历的结尾尤为重要,因此婚礼或者度假提前付好款,比结束时琐碎的对账留下的体验会更好。延伸一点,提前订好菜品,比不断临时加菜体验也要更好。如果付款和消费同时发生的话,我们的乐趣就会大打折扣。而当这两种行为分开进行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过于放在付款这一事实上。
旅游时,我们往往会在不良体验中结束假期,比如很长的路上时间,乘车搭车时间,重重的行李,回家要收拾脏衣服等。建议是,在开始处理那些令人不快的事务之前,就“假装”旅行已经结束了。比如在结账前一天晚上,庆祝一下这趟旅行的落幕。
锚定效应:锚定价格可以是任意一个数字,只要我们将这个数字和某个决策联系在一起,那么不管它是多么随机出现的,都会产生锚定效应。(比如在询问之前,先看身份证后两位,数字越大,越容易付高费)
某种意义来说,成功的广告撰稿人是魔术师:他们使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拥有了他们在宣传的那些产品。开上了那辆车,和家人去度了假。
语言将我们的注意力引至一件产品或体验的某些特定属性上(心理操控和暗示)。比如脱脂量80%的牛肉汉堡,这样的描述会让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健康、美味和令人满意的部分。而含脂量20%的牛肉汉堡,这样的描述只会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它的含脂量,因此我们就会考虑,它是不健康的。
用具体的日历日期而不是一段时间来描述以后,可以适当加强人们对未来的重视程度。“2037年10月18日”退休与“20年后”退休相比,前者更能激发起我们的存钱意识。
第六部 :《怪诞行为学6:非凡的决定》
第六本确实没有值得好摘抄的,个人也没有啥读后感和想法。但为了证明我确实有看过,就意思意思贴张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