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北几楼(不到长城非好汉)(1)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长征途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六盘山是红军长征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经过二万五千里艰险路程,毛泽东坚信从无数战斗锻炼过来的红军一定能够战胜所有的困难,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来。

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北几楼(不到长城非好汉)(2)

六盘山:红军长征胜利之山

六盘山,古名陇山、鹿盘山。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三省交界地带,逶迤200余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它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更是历代兵家屯兵用武的必争之地。因山路曲折狭窄,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故而得名。

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北几楼(不到长城非好汉)(3)

毛泽东在长征中共写了七首诗词,《清平乐·六盘山》是最后一首。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也是红军长征的胜利之山。我们党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革命的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北几楼(不到长城非好汉)(4)

在这首气壮山河的著名诗篇里,他留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千古名句,成为激励各族儿女砥砺前行、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后也必将会永远激励中华各族儿女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