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来到这里工作,还有3个月就满整两年了时间不算长,可是我的心态起伏却不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暗示工作失望的长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暗示工作失望的长句(6.11说说工作态度)

暗示工作失望的长句

自从我来到这里工作,还有3个月就满整两年了。时间不算长,可是我的心态起伏却不小。

一开始因为忙于学习业务,我的心力都集中在工作上,日子过得飞快。等慢慢地熟悉工作内容后,由于业务内容就那么多,技术含量低,重复频率高,时间久了,人的大脑就会产生惰性,每天的上班变得枯燥乏味。半年后,一次下班回家我站在厨房门口倚着墙和母亲说,我感觉自己现在变得“油了”,意思是我现在面对来办事的人,状态比稚嫩升了一级,接近得心应手的程度,不再亦步亦趋的,整个人有些放开了,和刚来的时候不一样了。母亲说很正常,业务就是那些东西,没有多少难度,做好自己就行。

工作强度松弛分明,有忙碌的月份,下半年尤其是忙到脚不点地的程度,会持续大半年时间,整个人神经一度崩得特别紧张,中午短暂的一个小时都安抚不了我活跃过度的神经,没法得到很好的休息,一周好几天晚上睡觉经常梦到在办理业务,早睡也容易早起,温个懒觉也变得奢侈,因为神经放松不下来。

然后等到过完年后的时间,人量断崖式下跌,我的神经如撤松了的皮筋,一下子懒散了,困乏感才慢慢席卷大脑,每天中午一个小时的午休,我居然可以睡得很沉,每天晚上也早早就瞌睡了。

一年时间,我就对目前的工作感到了无聊、乏味、憋闷,想逃离的冲动鼓噪着我,最忙的时候没有请过一天假。反而最闲的时候,我半个月总要找个借口请一天假不去上班,面对来办事儿的人,态度也变得不耐烦,心情浮躁,人也坐不住,那个场所就像个大牢笼,我似乎呼吸不畅,有绳索绑住了我的手脚叫我无法挣脱的束缚感,想突破、想逃离的念头无时不刻不在我的脑子里翻涌。

这种状态很是困扰了我一段时间,所以每周末休息时间,听歌成了我放松心情的一个调剂方式,打开收藏的歌单,找到当下感兴趣的一个,按照顺序播放,一听就是大半个上午,有时候听到一曲特别有感觉的歌还会单曲循环一天。

再后来,又经历了一个繁忙的半年,和同来的其他人的忙闲对比以及实在的疲累让我内心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很大的怨气,我脑子控制不住自己不恼怒,且提不起兴趣去上班却又没有办法真的不去。偶然间一个周六上午,我在这个平台上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啰里啰嗦写了一堆灰色文字,写完后似乎感觉好些了,于是乎每周一篇负面情绪的宣泄,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习惯。后来,写着写着,这些消极的东西也有没得可写的时候,自觉可以写点别的东西,什么都好内容不限题材不限,每周一篇作为自己输出的练习,到现在还有3个月也持续整一年了。

如今,工作场所变得熟稔,日常和各个单位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碰到会互相打声招呼道个早安或者简单微笑点个头。做事儿的时候面对柜台外来办事儿的人自有我的气场和语气,整个人也带点随意和安然。

来这里之前,母亲和我说,“在这儿上班会见人见鬼,干过三年后,就什么都不是事儿了”。果然,每天见的人数,忙的时候以百千计,不忙的时候也几十上百,形形色色。

而现在的我,心态有很大的变化了,想到上班依旧一成不变的内容,是一种积极的、不会厌烦的,接近圆融的自洽状态,人也比较耐心了,浮躁感消失不见,有点微妙。秉持的理念就是尽力而为尽已所能服务于人,络绎不绝的办事儿人的不断打搅不再会令我轻易产生厌烦情绪。我可以安稳地坐在那里,该干什么干什么。

挺喜欢这种状态的,我不清楚自己的心态是什么时候转变如此的,但不得不说这种现状令我轻松适宜,有种对自己稳稳的掌控感。闲暇时间仔细探究了一番内心,和自己对话几句,想要了解一下自己这种心理,确保是否可持续,不过也找不到转变的源头了。罢了。

我工作的环境需要接触不同的人,来办事的人不外乎是给自己、家人、亲戚、朋友、同事、邻居、公司单位而来,怎么也不会是陌生人。所以,我的态度尽量和蔼可亲,集中精神倾听对方,找到对方的诉求从而解决问题,遇到年龄大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辈,耐心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慢一点,多重复几遍,直到他们理解。有时候接听电话,不止回答疑问,还要安抚对方焦虑的情绪,我觉得自己有不错的同理心,把自己摆在他们的心理和立场,多点耐心多解释几句,像和家人说话一样,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得到妥善处理,愿意接受我的答复的,从而他们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我想,毕竟没事儿谁来这地方啊?娱乐吗?还是太无聊?谁不是有家人有朋友,谁不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我也不例外。来办事儿的人对方也是做父母子女的身份,也有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领导,谁能比谁更超脱三界之外呢?尤其,关乎人的身体、健康、经济上的事儿,都是人当下所急的事儿。

我自希望当我父母家人朋友在这种场合,也能被柜台里面的工作人员温柔相待,好声好气地解答疑问,咨询的问题得到满意回复,而不是面对一个冷面冰霜的脸孔,得到色厉内荏爱答不理的态度,或者冷声冷气的声调,我也不比谁更高贵什么。不过是我在柜台里,对方在柜台外,这一个场所营造的氛围使得大部分人都要遵守一个默认的约束,对方自然而然会在心理层面上对柜台里面的人抱有一个尊敬的态度而已。

当我秉持目前这种心态,无聊至极的工作也不那么难熬,也许我本身自有一种服务人格吧。不管怎么样,这种圆融自洽的心理让我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精神损耗,我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地方,而不是用来伤害自己。

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