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1)

今日钟楼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2)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3)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4)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的确凉”曾是国人“时尚短缺”的年代中一段最为鲜亮的记忆。

它的出现,让人们在棉制白衬衫、蓝裤子、绿军装以及灰色中山装之外,有了更多彩的选择。这种结实耐用的布料,结束了人们“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衣习惯。彼时,一件“的确凉”衬衫上身,时髦得连走路都生风。

大运河畔的大仓路65号

五星智造园

其前身就是国营常州合成纤维厂

很多老常州习惯称之为“合纤厂”

这是当年江苏最早生产“的确凉”的工厂

它生产的“茶花”牌涤纶纤维

曾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产品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5)

走进如今的五星智造园,赵东庆讲述每一幢建筑的来历,如数家珍。

//

常州化纤“一条龙”,当年闻名全国,合纤厂就是这条“龙”里的龙头企业

//

家住勤业的赵东庆,离五星智造园只有十来分钟的脚程,邻里也多是当年合纤厂的老同事。赵东庆于1968年进合纤厂,做过操作工,当过班长,担任过车间统计员、生产组设备员、安技员等,后又长期从事职工教育工作直至退休。

根据赵东庆提供的《常州合成纤维厂志》所述,上世纪60年代,为了适当压缩棉田,增加稻麦种植量,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合成纤维。彼时,涤纶纤维和棉混纺后,就可得混纺“的确凉”布,“我们所说的‘的确凉’,其实就是这种涤纶面料。”国营常州合成纤维厂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筹建的。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6)

常州合成纤维厂俯视照,摄于1983年。

1966年,作为国家定点生产涤纶纤维的专业化工厂,刚刚创建的国营常州合成纤维厂,以大运河畔原油脂化工厂的一个车间作为厂房,开始研发、生产涤纶短丝。由此,合纤厂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小化纤投产单位,也是国内较早生产涤纶纤维的厂家之一。

1968年,合纤厂开始投产,产量逐步达100吨涤纶纤维,合纤厂的发展也开始驶入快车道。至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市内的化纤生产协作的形成和发展,常州有了自己生产的纤维、纺纱、织布、染整的“的确凉”涤棉布。赵东庆感慨道,“当年常州的‘化纤一条龙’享誉全国,我们就是这条‘龙’里的龙头企业。”《常州合成纤维厂志》上显示,早在70年代初,按当时人口计算,合纤厂就能为每位市民供应八尺“的确良”布。到八十年代中期,合纤厂的产量已经发展到年产3000吨,主产品也从原来的涤纶短丝调整成长丝。伴随着产量的增加和品种的增多,穿“的确凉”的常州人也越来越多。

那段岁月,是老员工们最喜欢回忆的一段历史。“1981年厂里正式启用‘茶花’牌商标,那可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品牌。那时候我们合纤厂的职工走出去,人家是羡慕得不得了的。”最风光的时候,合纤厂还曾派出技术人员前往平顶山、梧州等市,对当地合成纤维厂进行技术指导。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7)

上世纪80年代合纤厂的大门场景照。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透气、不吸汗的“的确凉”面料逐渐式微。1995年,合纤厂与中国华源集团合资组建常州华源化学纤维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与中国华源集团联合上市组建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化纤公司,经过一系列改制,2000年成为上海华源股份的全资分公司。后因合成面料大行情不好,以及受总公司债务牵连等原因,合纤厂最终走向没落。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8)

上世纪80年代,合纤厂最风光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车间,图为涤纶二车间。

//

依旧是熟悉的厂房、熟悉的车间,那棵几近不惑之年的老松挺拔依旧,正焕发出别样的活力

//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9)

合纤厂位于大仓路上的临时大门,摄于1983年。

对赵东庆来说,如今的五星智造园,有一种熟悉而陌生的味道。熟悉的是,这里的厂房和格局都没有变动:传达室、销售部、长丝车间、短丝车间、辅助车间、拉链车间、食堂、职工教育基地……每次走进这里,赵东庆都能想起当年销售部的迎来客往,能回忆起逢年过节厂门口的舞龙表演,运动会时厂门口的人声鼎沸。“连厂门口那棵老松都还在,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长丝车间的时候种下的,如今也应近不惑之年了。”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10)

每次走进这里,赵东庆都能想起当年往事。”厂门口那棵老松都还在,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长丝车间的时候种下的,如今也应近不惑之年了。”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11)

上世纪80年代,合纤厂经过产品结构调整,开始以涤纶长丝为主要产品,当时的长丝车间是厂里最大最主要的车间。

让赵东庆略感陌生是,经过厂房外立面和公共部分的整修、装饰,原本老旧的厂房又焕发出现代、潮流的气质。白色的外墙,佐以红色的钢架结构为装饰,刷白的老式阳台、随处可见的玻璃幕墙,以及各种影视动画、创意设计、文化传媒、文艺的咖啡吧等文创配套......整个园区颇有种LOFT的味道。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12)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13)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14)

“2015年7月,我们与钟楼区五星街道签约,2015年底启动了对整个厂区的改造。”园区的运营商、博济科技园常州区域总经理苏娟曾参与厂区的改造、招商及运营,“整个厂区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我们几乎保留了厂区所有的主要建筑,只对厂房外立面进行提升整修,并对园区道路和景观绿化进行改造。”苏娟甚至还咨询和搜集过有关合纤厂的资料,“这是一段值得记录的历史,也是园区独特的文化积淀,是大运河畔的一种情怀。”

如今,74岁的赵东庆无法用更“时髦”的词汇来描述这种变迁,但他依旧为这种变化而感到欣喜。

阳光下,那被保留下来的满墙爬山虎,依旧生机盎然。

//

华丽转身的合纤厂,成为运河新经济的一个缩影

//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改造及招商,截至2018年12月,五星智造园已驻入企业200家,形成了以文化传媒、影视动画、设计摄影等创意型企业为主,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科技型企业为辅,文创与智慧科技相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15)

目前,该园区已被认定为“钟楼区十大文创产业基地之一”、“常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常州市级大学生创业园”、“江苏省中小企业星级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众创空间”、“江苏省创业孵化基地”等等。截至2018年,园区年产值达4亿元,年税收达千万元,解决就业人数1500多人次。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16)

低矮的红房子原本是工厂老食堂,如今被改造成文创企业的办公用地。

曾经以水运经济为己任的运河,如今已成为旅游、文化、创意、商贸、休闲、居住的绝佳载体。伴随其间的则是,一条成熟、符合未来美学经济的运河文化经济带正日趋成熟。

以运河沿线工业遗产和文化记忆最为集中的钟楼区为例,该区在谋划 “十三五”开篇布局之时,提出 “6 1”板块建设,其中“古运河生态文化休闲板块”就是其中之一。钟楼区区委书记赵正斌告诉记者,大运河是钟楼区重要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钟楼段的大运河有形态、有人气、有潜力,初步形成了以运河五号为代表的一批文化产业集群,华丽转身的合纤厂,就是运河新经济中的一个缩影,通过对工业遗产的适度改造,延续城市文脉、重新赋予其商业功能的方案,正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与认可。

赵正斌表示,钟楼区目前正通过在运河沿线打造“双创 科创 文创”的产业带,以产业智慧、文化基因等元素让大运河“活”起来,全力打造新时代、新运河、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来源:常州日报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17)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18)

钟楼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19)

好看你就点点我

无锡新合纤(合纤厂华丽转身)(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