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立冬,冬雪如约而至,为正处于重污染天气过程侵袭下的石家庄披上了厚厚的冬装。初雪的到来一扫城市连日阴霾,迎来如洗碧空,一时间,蓝天白云、雪山斑斓刷爆了石家庄人的朋友圈。
今冬污染天气明显减少,这是许多人的感受。10月22日至26日和10月28日至11月6日,石家庄分别经历了两次大气污染过程的“检验”。10 月28日18时,石家庄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II级应急响应。但在两次污染过程的应对中,石家庄的“表现”称得上可圈可点。监测数据显示,两次污染过程,石家庄市污染总时长最短,出现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共计152 小时,为周边城市中最短。
石家庄及周边城市污染总时长对比图
从综合指数来看,与全国重点城市排名后15城市及周边城市相比,石家庄年累计综合指数上升幅度相对较小。第一次污染过程后,石家庄年累计综合指数保持4.79不变,综合指数变化量在后15城市中排名第4。 经历第二次更为严重的污染过程后,石家庄年累计综合指数上升0.08至4.87,综合指数变化量在后15城市中排名第7。
再来看均值和浓度。污染过程中颗粒物均值和峰值浓度较低。第一次污染过程,石家庄PM2.5峰值和均值最低;第二次污染过程,PM10均值、PM2.5峰值和均值均为最低。
石家庄及周边城市两次污染过程中颗粒物浓度均值、峰值对比
成果的取得并不容易。气象条件不给力和难以改变的地理环境外,石家庄面临着所有北方典型工业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都会遇到的结构困局,传统工业门类齐全,能耗高、排放大的行业消耗着这里的生态基础。放眼城区四周,热电厂将城市团团围住,让石家庄成为“2 26”城市中电厂分布最密集的省会城市。
面对“先天不足”的条件和突发而至的重污染过程,石家庄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确保重污染天气期间各项管控措施有效落地,打出了一场分秒必争的“背水一战”,在污染过程中逆势而上,争取了主动。特别是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出台了《网格化监管“1 4”问责机制》《生态环境系统分局长交流任职实施办法》等文件,全方位加大环境监管,靶向施治,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赋能加油,提供了强劲动力。
对重污染天气过程的积极应对,也有力缓解了污染对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在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后第二次重污染天气侵袭的周末来临之前,石家庄市大气办连夜发布《应对重污染天气公众防护倡议书》,温馨提示广大市民,周末减少外出,老人儿童做好必要防护,企业、工地、运输车辆单位等依法减少污染物排放。
两次污染过程的有效应对,石家庄积累了丰富的大气污染应急管控经验,不但为“退后十”目标争取了优势,也在2021年仅剩的50余天时间里,为坚决打赢“退后十”攻坚战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