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小贩怎么卖东西(独具韵味的吆喝)(1)

“卖货郎”这一词很有年代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左右时,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是那个年代的孩童最期盼的,他们的担子里总能拿出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各种零食、针线、柴米油盐等等,这样的场景似乎离我们并没有很远,但卖货郎这一行业其实已经存在了上百年了,这其中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一路留下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

一、商人大翻身----宋代时期

1.商人的挫折经历

商人一词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年周武王灭商,朝代更替,遭殃的还是百姓,商朝遗留下的百姓为了维持生活开始东奔西走做一些生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称他们为商人,“商业”一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战乱频繁的古代,商人多是经营兵器、马匹等,但贩卖兵器是要掉脑袋的重罪,这并不能阻止商人与官僚的勾结,春秋战国时期就涌现了很多的富商巨贾,他们不断扩展自己的产业,货物也是不断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

宋代小贩怎么卖东西(独具韵味的吆喝)(2)

但商人的发展并不是都如此顺利的,中国古代是一个注重农业的国家,所以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基本是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并且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其政治地位更是不值一提。“重农抑商”的政策一直存在,直到宋代的到来。

2.重农不抑商的宋朝

宋朝给了商人一次活过来的机会,同时,商人也为宋朝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宋朝的经济水平是空前的繁荣,朝廷对商业的鼓励极大的刺激了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开始上升,此时的商人如日中天,各行各业的商业巨头开始出现,商铺、茶楼等已经见惯不怪。

在这样广阔的商业空间中,小商贩开始活跃起来,他们贩卖的东西自然比不上那些大商家,但因为贩卖的数量大,且都是生活中的日用品,其中的差价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群体,在各个街道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宋代小贩怎么卖东西(独具韵味的吆喝)(3)

二、宋代卖货郎----经济繁荣的缩影

宋朝的繁荣是有目共睹的,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乱之后,国不是国,家不是家,百姓终于盼来了安定,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厌倦了战争,安心治理国家,推行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政策,加强了民间贸易。

百姓在难得的平静生活中更是格外的珍惜生活中的这些机会,宋朝的强大是统治者与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样的盛世体现在百姓最基本的生活中,市井里的烟火气就是最好的证明。

1.独具韵味的吆喝

宋朝的商业基本成型,除了一些商业巨头,还有一些活跃在街巷的小商贩,他们这个群体也有一个名字,就是“货郎”,这个群体多是男性群体。货郎是一种个人经营的行业,走街串巷来贩卖商品,他们的担子就像一个百宝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方寸之地竟包罗万象。

宋代小贩怎么卖东西(独具韵味的吆喝)(4)

一般货郎会随身带一个铜锣,锣一敲便开始吆喝了,这吆喝中也大有学问,既要押韵又要让百姓明白你卖的是什么东西,这才能吸引顾客,“京城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事物纪原》中记载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北宋时,苏轼还专门写过一首《猪肉歌》,这为猪肉打了一波广告,加上苏轼当时的名气,真正的使猪肉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也逐渐成为一种销售方式,“代言人”这一角色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宋代小贩怎么卖东西(独具韵味的吆喝)(5)

宋朝时,杭州城还举办过“歌唱比赛”,临安知府挑选出小商贩,对自己贩卖的货物随机歌唱,唱得好了自然能卖个好价钱,所以当时的吆喝是货郎人人必会的一种技能,后来逐渐将它们变成歌谣,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这逐渐成为市井里巷的一种独有的韵味。

2,货郎---行走的杂货铺

货郎基本是伴随着商人一同出现的,这一职业也是在不断的传承中发展的,宋代以前的货郎都是处于社会低端,经历宋朝以后,商人的地位提升,货郎的身份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元代时《桃花女》中就写道:急切里等不得货郎担儿来买。货郎的担子里最少不了的便是女人做女工用的针线了,这些生活用品是货郎的主要贩卖商品

宋代小贩怎么卖东西(独具韵味的吆喝)(6)

《清明上河图》是最能直接反应宋朝繁荣景象的史料,庞大的画卷上将街道的热闹景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中的人物阶层各异,身份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与之相对比的《货郎图》便是截取了闹市的一角,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被定格下来。

他的身边围满了妇女和孩童,在货郎肩膀上挑的担子中装了无数的杂货,胭脂水粉、糖果玩具等等,这些货物让这个货郎成为当时的“圣诞老人”,是孩子们盼望的使者。

除了《货郎图》,李嵩还有很多类似题材的作品,多是反应当时社会的现状,在这些作品中,货郎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角色,他反应了社会底层的生活,只有社会底层都生活的丰富且幸福,整个国家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繁荣。

宋代小贩怎么卖东西(独具韵味的吆喝)(7)

总结

宋朝无疑是强大的,强大的经济体系带动了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史货郎遍布街道,他们是宋朝最真实的写照,一个人、一个锣、一个担子、一声吆喝,就是一个行走的百宝箱,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群体,它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是渺小的,但这也是最接地气的影响力,它虽登不得大雅之台,却是街头巷尾最不可缺少的一员。

货郎是一个有着年代感的代名词,它似乎发生在昨天,又似乎消失在历史上很久了,当拨浪鼓响起的时候,当耳熟能详的歌声唱起的时候,总感觉在街道的尽头会有一个跳着担子的人走进来。

参考文献:

1、《宋元时期的货郎》

2、《浅谈中国古代商人》

3、《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4、《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