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1)

王鹤生活照

王鹤,字赤松,号闲云居士,石水斋主,上海人。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澳大利亚书法家协会会长、澳中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2)

行草 《博古通今》

自幼喜好书画。1991年起,师随上海书家徐铁君、陈身道先生。从欧褚楷书起步,后学米芾怀素行草等贴。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3)

行草 《神思》茶到微浓无倦意 酒逢小醉有神思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4)

临褚遂良《倪宽赞》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5)

楷书《白居易 长恨歌》

楷书易工整而难变化,然王鹤楷书不仅用笔精到,外观俊秀,经得起细看推敲。然观其每一字的每一划起行收笔之长短、粗细和角度极尽差异不见雷同,足见其眼力和手上功力。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6)

楷书《清气若兰》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7)

草书 《孤云野鹤》

其草书曾获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先生赞誉。称谓“用笔精到,点画厚实;章法富有变化,流畅飘逸;墨色浓淡枯湿,节奏感强”。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8)

草书 《杜牧山行诗一首》

草书易流畅而难厚实,然观王鹤草书,其线条笔笔中锋,飘逸洒脱又苍劲凝重;结构险绝跌宕又沉着稳健;章法变化神奇又顺畅和谐。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9)

行书 《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

王鹤先生勤于用笔,善于思考。对千年传承的中国书法有其独到见解。犹对孙过庭《书谱》中言:“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有更进一步的阐述。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10)

行草 《运筹帷幄》

他认为“孙过庭以上所说是习书的自然过程,书法只有学到老,书体才能老辣到位。然人生苦短,书路漫漫”。难道“人和书”非得一起俱老吗?现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飞速前进,难道书法就不能与时俱进吗?可否做到“书老,人未老”?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11)

草书《几时秋水 一阵春风》

事实上是很有可能,前提是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构成书法的四大要素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12)

行草《丹青妙笔》

古人笔不离手,一辈子伏案提笔,才可达到书法殿堂。而今人用笔甚少,手上功力缺乏是学习书法最大障碍。若此关不过,何谈进入书法之门。基于这一思路,王鹤先生创建了独一无二的手力训练法,即“极速训练”。常用该法训练,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手上功力,提升线条内涵和质量。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13)

草书《杜甫 春夜喜雨 诗一首》

经多年反复实践,墨案积累,他又悟出了中锋用笔的精髓。并完善了中锋的定义,以此解决了从古至今争论不休的中、侧锋用笔问题。使书法用笔真正做到“笔笔中锋、时时中锋”之要求,即证实了笔画起、收笔处亦是中锋用笔而非侧锋的事实。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14)

楷书《博爱》

在书艺实践中王鹤先生不仅有诸多经验和心得,在书法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其出版了多种字帖,更独具慧眼著有《写好楷书:全新解密楷书结构》一书。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15)

王鹤著《全新解密楷书结构》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16)

王鹤著《全新解密楷书结构》

该书首创了“均衡中心线”和“共享中轴线”的理论,用具体量化的方法,全面揭开了汉字结构最本质内在的规律。该规律体现了所有汉字最完美组合的结构形式。其规律不仅适用于楷书,也贯穿于行书和草书。这一规律的发现是“前无古人”的,其填补了书法结构领域之空白。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17)

硬笔楷书《孟浩然诗二首》

艺无止境,在勇攀书艺高峰险途中,王鹤先生不求怪异,不追时风。而是扎扎实实师法古人,而又能不断突破融会贯通,创作出让自己艺术情感和创新理念浑然一体的书法作品。祝愿他的书法能走出一条经得起时代和历史考验的雅俗共赏之路。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18)

王鹤葡萄水墨画《晶莹剔透》

孙晓云书法艺术欣赏(王鹤书法集锦笔致精到)(19)

王鹤水墨荷花《荷塘清趣》

制作:澳大利亚书法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