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师公,也可以叫我百屁知---百老师,美食圈口业从业者,专职造口业。


我喜欢吃动物头尾的部分,有可能是小时候受了家里长辈吃的下酒菜的影响。北方熟食,不时兴卤味,多讲究的是“熏”,路边各种卖熟食的店家,主打一般都是熏鸡,连带着不同的部位,顶多再加一些熏鹌鹑蛋一类的。


荆门特色美食蟠龙菜做法 京味食记鸡头兔头(1)

比起它在各种涮品里的无味,熏鹌鹑蛋是最有滋味的


其中最便宜的,但是吃着最有乐趣的,当属鸡头,带皮带鸡冠子,一个个整的鸡头,它们齐刷刷的闭着眼睛,很安详的请你品味。肉其实并没有多少,这也是必须带皮的意义所在,鸡皮被熏得变成棕色,但是并不干瘪,紧贴着骨头,用牙剔着吃,皮的软和油星儿混合烟熏的风味恰到好处。吃完鸡皮,用牙可以撬开鸡脖子和鸡头的连接处,有个像盖子一样的骨头,掀开以后就能吃到最精华的部分,脑子,虽然只有指甲盖大小,但是风味无穷,要是比喻,更像绵软的鹅肝,入口即化,可惜实在少的可怜。还没吃过瘾,只得转过鸡头,掰开嘴巴,舌头是最后的宝藏,脆脆香香,虽没有鸭舌的软弹,却有着特殊的爽脆口感,让人着迷。


荆门特色美食蟠龙菜做法 京味食记鸡头兔头(2)

熏味,是北方熟食不得不提的特殊味道


吃兔肉,我是小时候在姥爷的老家山东,第一次吃到,亲戚去打猎打回来的野兔子,去了毛,放了血,剁成小块,和萝卜同炖。一出锅,腾云驾雾,奇香扑鼻,真乃人间美味,兔子的肉质紧实,没有多余的肥肉,比起猪鸡牛羊来的更柴一些,但是鲜味更甚,比喻起来更像抹了一把味精的瘦牛肉。

而兔肉中的兔头肯定是头类食品中的翘楚,四川人把兔头都吃出了各种花样,我独爱最简约的五香卤兔头,那种麻而不辣的风味。不比鸡头,兔头可吃的肉更多,小时候吃过带皮的,现在皮都去加工毛皮制品了,只剩下纯肉的。先吃两腮,两腮的肉,肉感最足,这是一个兔头上,最丰厚的肉质。吃完两腮,左右两手分别横向拿住兔头的上下颚,一掰,开始吃兔舌和下颚的肉,然后转向连着头部的上颚,上颚的肉更像一层皮,没什么东西,后面连着脑子的部分才是重头戏,和鸡头一样,掀开兔头的后盖,这兔脑就比鸡脑大的多,也过瘾的多。还觉没尽兴,转向前面的眼睑部位,我是每次连眼睛和周围的肉都要打扫干净的,就连鼻子里面的汁水都要吸上一吸...吃完只剩一副骨架,不辜负任何一只兔子对美食做出的牺牲。


荆门特色美食蟠龙菜做法 京味食记鸡头兔头(3)

很多兔头现在裹着各种花生碎和芝麻,吃着少了兔肉的本味,个人不喜

除了头,尾巴也是精华,北京的清真馆子著名的一道大菜就是红烧牛尾,牛尾被切成两个象棋棋子摞起来的大小,和冬笋与胡萝卜加入各种调料同烧,成菜枣红色,挂着厚厚的酱汁。一品之下,比起牛肉,风味更突出,那牛羊的膻味,在如胶质般的口感映衬下,并不觉得讨人嫌,化作了一缕特殊鲜味,直冲你的口腔,吃多了,嘴里也变得粘腻了起来,仿佛就是不能让你张开嘴,说这红烧牛尾不好吃一般,这充满了牛脾气的一道菜,够意思。


荆门特色美食蟠龙菜做法 京味食记鸡头兔头(4)

这种“艳俗”的摆盘,分外的适合牛尾,仿佛衬托着牛尾更香了

羊尾分两种,

一种是涮的或者烤的,说是羊尾,并不是肉,其实是羊尾油,生的就是白花花的一坨,涮它,就把它切成薄片,一涮之下卷曲的缩成一团,蘸着麻酱小料,只觉满口生香,毫无油腻之感,甚至比起羊肉来还有几分清爽。烤它,就切成方丁,穿串烤的外酥里嫩,像披着金黄色外衣的大号油渣儿,汁水充盈,是清真类烤串里的特殊存在。


荆门特色美食蟠龙菜做法 京味食记鸡头兔头(5)

涮的羊尾:羊脂玉就是这么个由来吧


另外一种羊尾是真正的带骨头的尾巴,多用于做羊蝎子,虽是去了油的,但绝对也是羊蝎子里最肥美的存在。整体大小只有一扎长,不用切分,羊尾也比牛尾的骨头小的多,一节一节的,两边全是肥美的肉,配上熬羊蝎子的老汤,带着酱味儿,这是羊蝎子里比羊脖儿都要强万分的名角儿。


荆门特色美食蟠龙菜做法 京味食记鸡头兔头(6)

全羊尾的羊蝎子锅,肥美的极致


这一头一尾的美食,让我想起我们的店,和我的爱人,在店里经营最困难的时候,在制作产品的中央厨房都被闹僵的合伙人加了锁,无法进出的时候。她豪气的撬开窗子,翻爬而入,在里面独自忙活一天,凭一己之力制作出所有产品,又从窗子慢慢运了上百斤的产品出来,这续命一般的举动,保全了到现在已经经营了10年的老店。

有人说,成功只看结果,开头和结尾都是幸福的,开始确实是充满探索与憧憬的鸡头,兔头,而都以为创业中段里饱含的都是肉质丰厚的排骨,丰腴肥美的鸡腿,殊不知中段大多是无味干柴的鸡胸,一堆凌乱的骨头,一地脏污的下水,而和你能一起经历这些的人,才能坐到最后的桌子旁,才能一起吃到最终肥美的羊尾,牛尾。

也才能感叹,有头有尾的美食和人生,是最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