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时也征讨过明朝两次。第一次为天聪 三年(1629),第二次为天聪八年(634)。此后,第三次、第四次征讨明朝的战争也被皇太极发动了。第三次扫京畿,第四次荡冀、鲁。崇德元年(1636)五月二十七日,在翔风楼太宗召集出征统帅和将领。会上,皇太极主要强调了三点:一是“避实击虚”,将“如欲进攻,度可取则取,不可取则勿取”的战略予以强调:二是。各抒所见”,强调开诚布公,表明观点:三是有始有终,强调“不要始慎终怠”,要善始善终。同时,他也明确指示了具体的问题。
五月三十日,皇太极为出征的将士亲自送行。皇太极出抚近门,先到堂子行礼。堂子外排列护军八纛,仪仗队吹海螺角和蒙古大号,从堂子里出来的太宗向天行三跪九叩首礼。然后,他亲自送行至演武场,再次谆谆嘱咐出征将士,目送大军出征。
一个月 后,皇太极估计阿济格率军已抵长城脚下,决定另派一支 大军攻打山海关。皇太极明确指示,多尔衮率领右翼兵,由中后所人,逼近山海关;多铎率领左翼兵,由锦州人,逼近山海关。
阿济格
率领八旗10万将土的阿济格,将兵锋指向明朝的京畿地区。七月十九日,他在给皇太极的一份战况奏疏中说:他于六月二十七日大军分作三路人边,两黄旗自巴颜德木入;两白旗、正蓝旗自坤都入;两红旗、镶蓝旗自大巴颜入。入边的第八天,于京畿延庆州(今北京延庆)会和,先攻取近处的长安岭堡、雕鹗堡两个城堡。败明军7次,俘获人畜1.5万余。
经延庆入居庸关的清军,直逼京师。七月初七日,清军进抵昌平城下。城内的降人做内应,昌平城很快陷落。明总兵巢丕昌投降,他是唯一一个在这次战役中归附清朝的明朝高级将领。接着,清军由西山南到良乡(今北京房山),两天后,移兵沙河、清河镇,昌平的降兵也一同抵达北京西直门。
此次战役,阿济格遵照皇太极制定的“避实击虚、留干伐枝"的作战方针,将明朝京师这棵主干暂时保留,而着力将其周边的枝枝砍削掉。阿济格指挥大军,围绕京师,灵动自由,随机应变,对明朝的消耗战也展开了。城池易攻则攻,难攻则弃。不胶着一-地,不留恋一城。
九月二十八日皇太极在盛京隆重欢迎凯旋将。出地载门5公里迎接的皇太极,率领凯旋的王贝勒大臣,列八纛,跪拜上天。然后.清太宗御黄幄,接受阿济格捧献的奏捷表文。皇太极命大学士刚林宣谕,慰问出征将士。对阿济格,皇太极施行了亲切的抱见礼,看到阿济格“体貌癯瘦,恻然泪下”。后设大宴,款待凯旋将士。
多铎
崇德三年(1638)八月二十三日,清太宗将征明的命令发出。命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军;以贝勒豪格、饶余贝勒阿巴泰副之;将扬威大将军授予贝勒岳托统右翼军,副手为安平贝勒杜度。分两路征明。八月二十七日,扬威大将军贝勒岳托率右翼军起行。皇太极亲自将他们送出抚近门。
九月初四日,大将军睿亲王多尔衮奉命率左翼军起行。
两翼军出征之后,皇太极也与其配合行动。出兵山海关,对明军的军事行动进行牵制。此后,皇太极命令清军分三路,陆续开拔,进军山海关一带。第一路,是三顺王大军先行;命恭顺王孔有德、德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各携红衣大炮等起行;第二路,汉军大臣石廷柱、马光远奉命运炮位火器起行;第三路,于十月初十日,皇太极率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等统大军进军山海关。
多尔衮
第四次人关征讨明朝,对明朝的打击是空前重大的。天聪三年( 1629),率军第一一次进关,仅限于北京城及城北部分地区;天聪八年(1634),第二次人关,只到了宣府、大同地区;崇德元年(1636)五月,第三次人关,盘旋于京畿- -带。唯有此次,进军目标是广阔的中原地带,围绕北京,扫荡冀、鲁,兵锋所向,横行无忌。“旌旗所指,无不如意。”入关达半年,“转掠二千里”。从而让明朝的有生力量被极大消耗,极强地摧残了明朝的精神屏障。此时,在精神上,明朝事实上已经缴械投降了。
但是,皇太极的当务之急,是拿下山海关外的辽西四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