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1)

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2)

去年九月,我正式踏上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教师。犹记得第一堂课上,所有的紧张、纠结和不安,在见到那一张张迥然不同却都天真无邪的面孔时,化为了喜悦、激动与憧憬。更让我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年来发生的故事大多和一个特别的孩子有关。

“你们班小杨又跑了!”刚回到办公室的我,听到其他老师的“告状”,却已经见怪不怪。杨同学是个患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孩子,他会上着上着课突然尖叫拍手或跑出教室,会攀爬学校的树木围墙,会捡拾地上的脏东西吃,会捉小虫子给老师,越叫他他跑得越快……今天下着雨,他又去干嘛了呢?我心里一阵疑惑。

虽然对他种种出格的行为已稍有“免疫”,当我看到雨里那浑身湿透的小人儿时,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到血压飙升。

我冲到他身边,拎起他的胳膊,抓住他的手,拽着就跑回了廊棚下。

“下着大雨你在干什么?”我生气地质问道。

“我在洗头呢!”

“雨水可以用来洗头吗?你在家不能洗吗?”

“对呀,我昨天没有洗头,所以我来学校洗了呀!”

我承认,这一刻我真的不想再管他了,不可理喻是我内心对他最真实的想法。可两分钟后,我还是拿着从其他老师那儿借来的吹风机给他吹头发吹衣服。

“杨同学啊,王老师不是在找你,就是在找你的路上。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儿心?”

“能还是不能呢?我不知道呀。”

……

他总能轻而易举将老师“引爆”。幸而在一年的接触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对付”他的小窍门来。

“我们”还是“他们”——责任归属和集体感

与同学打闹是最常发生在杨同学身上的事。“你不在的时候他们都在吵所以我跑出教室了”“他们在碰钉子所以我也拿了”“他们下课乱跑所以被值日的同学记了名字”“他们玩的时候碰到我了所以我才踢他的”,询问杨同学事情经过时,“他们”是我最多听到的词语。我发现不止是他,一年级同学的责任归属和集体荣誉感都是比较薄弱的,问题一发生孩子首先想到的是“他们这么做所以我才会这么做的”“这事儿与我无关”。

针对这些现象,首先,我在班级内进行了有关集体和责任的教育,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班级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整体中的一员,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到班级整体,“我们”都在互相追逐推搡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犯了错,而不是推脱“他们”有问题就我没问题。

然后,是与杨同学的单独谈心。我了解到,有时候他明知做法不对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被老师发现了,知道老师会生气,只能先将责任推给“他们”,当我冷静地分析了事情经过,再问他是谁先做错的时候,他知道是“我”。于是我和他约定:“你不犯错老师最高兴;但如果你犯了错,能主动承认,老师会批评了你,再帮助你改正;如果你犯错还指责别人,老师会扣掉一朵你很珍惜的小红花。”之后的日子,有时候他会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打了一个同学,因为他拿了我的书。”虽然我还是会恼火,但我会先肯定他的主动承担,再指出他的问题。

“惩罚”还是“糖果”——遵守规矩和获得感

杨同学基本是不听课的,有时在地上爬,有时给同学做鬼脸,有时趁老师不注意跑出教室。要给他传授知识,只能课后一对一。现在一年级的内容简单,学业压力较轻,老师还能利用课余时间单独辅导,但长此以往呢?况且,他总归是要适应集体生活的,如何让他遵守规矩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大难题。于是,我想到了多用鼓励代替批评。

起初,为了让他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先不强求他紧跟课堂,给他彩纸和画笔让他做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和裁剪,适应35分钟不离开座位。然后,在课间休息时通过播放动画唤起他的积极情绪,告诉他如果能认真听课10分钟,下课后就能继续看,提升他的心理努力水平,之后慢慢增加听课的时长。再者,对他任何一点小成功进行大表扬,比如“你这节课端正地坐了五分钟呢”“刚才上课的时候有两分钟你的眼神一直紧跟着老师”“你这个字写得真好看”,从表扬中提升他的学习获得感。

“无视”还是“拥抱”——获得关注和信任感

通过观察我发现,杨同学是个渴望吸引他人注意的孩子。他会突然抱住同学,抱住家长志愿者,抱住老师。起初我只是制止他不能这样做,可有一次当他围住我的腰间,用小手抓住我,抬眼一脸无邪地望向我的时候,我分明看到的是:老师,你为什么不能主动牵一下我?我想起自己平时会搂着牵着其他的孩子,但因为他太调皮了,所以我对他的动作多是拎住他的胳膊往办公室走。我发现自己一直都把他的调皮作为我对他缺少耐心的借口。

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我开始调整改变。他走在我身边时,我不再无视他,而是询问他是不是想和老师聊聊天。在和我说话时,他总是想要贴在我身上,我就牵住他的双手再靠近一些。在他再次搂住我的时候,我也会回给他一个拥抱。渐渐地,他会告诉我自己做某些事的原因或想法了,他好像更信任我了。

从手足无措到得心应手,从焦虑崩溃到泰然自若,我看到了他的进步,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想起小时候,我是个性格内向又有些倔强的孩子,寄宿学校的生活让我变得更加不爱说话。一堂语文课上,老师抽我回答问题,心里明明知道答案,因为担心说得不够好的胆怯和没举手就被叫到而突然犯起的倔,我固执地不愿开口。僵持的时间缓慢得让人越来越没底气,以为会受到老师严厉批评的我渐渐低下了头,却突然感受到肩膀上被人轻轻拍了两下,“王晨婷可能还没想好,你这么聪明,试着说说看吧!老师提醒你注意这句话……”我抬头看到的,不是老师绷紧的脸,而是温暖的笑意和鼓励的目光。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别扭地说出了自己的回答。虽然我已经忘记那个问题和具体的答案了,但却始终感谢老师在我身上“浪费”的那两分钟,给我可以下的“台阶”,让我逐渐变得自信,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思及此,我知道了,使人进步的从来不是惩罚,而是爱的引导。像小杨这样的孩子更需要教育者的精心呵护,他经历着更多彷徨与不安。我无需吝啬自己的关注和赞扬,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只要挖掘出他身上的微光,光亮多了定能像太阳一般照亮,鼓励着引导着,他或许就真能成为那样明亮的人。

(王晨婷,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2021年9月参加工作,奉贤区江山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曾获2021年奉贤区“全员导师制的学校实践与探索”案例评比三等奖。教育格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特约编辑:倪秋萍 沈婷洁

审 稿:赖黎明

链接

新成长漫笔——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

宗旨: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多元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推进五育并举、知行合一、整体育人;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成长潜在性、自我发展性、多元差异性;我们弘扬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让课堂充满学习活力的课堂文化,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潜力、让班级洋溢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激发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活力、让校园成为人文家园的管理文化。

我们探索新成长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新时代新成长创设最适合的品质教育。

要求:

1.主题内容:

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文责自负。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欢迎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的教育和人文类随笔。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021-37597011

奉贤教育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4:00—17:00

021-67137151

招生考试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3:00—16:30

400-920-8761

奉贤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

咨询热线

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奉贤区教育系统各单位热线电话

主要服务时间:8:00—20:00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3)

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4)

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5)

奉贤教育

http://www.fengxian.gov.cn/jyj

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新成长漫笔1187王晨婷)(6)

微博ID:上海奉贤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