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个厚黑的集大成者却也有爱民之时,约法三章可谓是刘邦正面形象的一个独一无二的象征。话说刘邦在听从张良的建议之后成功地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宛城,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刘邦这场仗最成功的地方。刘邦尝到了这文攻的甜头,便百试不爽。刘邦为了入关,可谓是说变就变,一点都不含糊,得到谋士郦食其;他放弃了攻打昌邑,引兵急进;他避开敌人的正面部队,从辕山翻过,直接抵达了原来韩国的地方;他冒着可能被前后夹击的危险,放弃了攻击宛城;他在被派去偷袭秦国首都咸阳时,一路躲躲藏藏,结果比项羽提前两个多月进入关内,取得了"先入关者王秦"的政治上的优势。
项羽看不过去,于是一路杀过去。大发雷霆,摆下了鸿门宴,准备着收拾刘邦。刘邦进入咸阳之后,子婴便投降了刘邦。成为了刘邦的俘虏。刘邦就对其说怀王命我入秦,就是应为我宽容大度,不滥杀无辜;况且你已经投降,我更该善待你。刘邦走出了秦朝的皇宫,回到了灞上,才想到自己虽然得到了'王关中'的证书,但是确立真正的开业还远。于是刘邦就行这如何开业,于是就回到了灞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这就是中华名族历史上著名的刘邦约法三章,这也就成为了刘邦在政治方面的一个准则书,也是刘邦招揽群臣的一个名头。
约法三章真正要是想要执行起来可还真的是不太容易,从本质上说,约法三章只是一个政治口号,并不是真的只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过度追究,把它当真,难免拘泥。何况,古人也常常以"三"这个虚数表示多的意思,也不见得这里就表示一个实数。刘邦的这一篇政治宣言书,是给父老、豪杰的一颗定心丸,拉拢了秦朝的劳苦大众!和平"解放"咸阳之后,刘邦并不轻松,要当"关中王"不是这么容易的,他还面临着许多难题,集中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秦王子婴杀不杀,秦朝的官吏如何处置。
第二, 如果子婴负隅顽抗,处死他名正言顺;如果投降的不是子婴,而是秦二世胡亥,他顺理成章。可是这位主动投降的子婴,偏偏在秦人心目中印象不错,不久前又设计杀死了人见人恨的赵高。但不处死他,诸将不服气。可是刘邦几句话,把诸将给挡了回去。其实,杀不杀子婴,以刘邦这样的性格,真是无所谓,但是,秦朝的那一大批官吏如何管束?秦国的那些百姓谁去号令?留下子婴,就有一个抓头,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以刘邦的那大段关于不杀子婴的话,不过是用来搪塞众人的一个借口而已。这件事情被他轻轻一拨,处理得天衣无缝。
第二,秦国的财产如何处理。刘邦对此也是手足无措,他自己也想住到秦宫里去享受享受,所以,他让大家抢劫一番,自己也赖着不想出来。最后,他听从张良等人劝说,驻军灞上,把这些秦国的宫室、财宝交给子婴这帮人去管理。其实能够拿得动的东西,早已被他的部下拿走了,如果将来有人追究,他还可以一问三不知,一推六二五,他的算盘倒打得颇精。
第三,如何对待秦国的严法苛刑。秦国法网密布,是套在百姓头上的沉重枷锁。刘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深知最下层百姓所受的灾难。继续执行秦法,无疑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全部废除秦法,无法无天,百姓不好驾驭,于是他来个"约法三章",简明扼要,像歌谣一样好记,这"约法三章",只能是个临时的规矩,但其影响不可低估。
无论是对待是否杀子婴的问题,还是对待秦国财产法令的问题,刘邦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人心的向背。能够笼络人心的,能够有利于他当关中王的,他就尽力去做,克制自己的欲望。最为集中的表现,自然是"约法三章"。"约法三章"无疑是刘邦进军关中以来收拢民心的集中体现,其核心自然是当"关中王"。可以说这时候的刘邦已经不当年还是一亭长时的流氓地痞了。他也知道治理天下不是自己的流氓一起可以的,只有大度仁义才能在这天下树立自己的形象。
举报/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