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爱上了一位47岁的大叔。他有妻有两个娃,是个腼腆内向之人。个子很高,脚很大,眼睛小,理着个小平头。

他是日本著名的插画师和绘本作家——吉竹伸介,他的绘本每本都有宇宙级的脑洞,“吉竹式”的想象力跟我们认知的绘本“该有的样子”完全不同。

看看下图本尊的模样。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1)

笑起来也不是太聪明的样子。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2)

但是,大叔是个有趣的人。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3)

吉竹伸介生于1973年,神奈川县人,因为想当一名制作电影道具或玩偶的手工艺人,学了筑波大学艺术研究科的综合造型专业。

毕业后,他进入一家游戏公司工作,刚开始不大适应,为了缓解压力,常在工作间隙画涂鸦,发发牢骚。为了不让领导发现,他会画得特别小,发现有人过来就可以用手一捂,谁都看不到。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4)

有一天,一位女同事看到了他的涂鸦,夸他画得好,他受到了莫大鼓舞,信心爆棚,于是,吭哧吭哧把所有涂鸦整理成册,自费出版。

结果,完全无人问津,只能强行送人。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5)

这件事并没打击大叔对画画的热爱,他一如既往保持对世界的观察,用他烟盒大小的速写本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和所思所想。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大叔之前送出的涂鸦集被一家出版社的编辑看到了,联系他出书。于是,大叔的插画师和绘本作家生涯从此开始。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6)

(以上3张图片均来自吉竹伸介的《今天也要好好地过》)

那一年,吉竹伸介40岁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励志?上帝总有一天会眷顾用心之人。之前一直籍籍无名,40岁才爆红。作为绘本作家,大叔2013年出道,但是一出道就是巅峰,横扫日本乃至亚洲各大奖项,五次获得日本最具影响力专业绘本奖“MOE绘本屋大赏”冠军

“MOE绘本屋大赏”,是日本分量最重的两大年度绘本大奖之一。奖项由日本全国的书店店员为调查对象,让他们投票选出年度最优新出版图书,并制作年度绘本榜单。它是日本父母给孩子们购买绘本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日本业界最看重的权威奖项之一。

日本12万小读者评选的 “我喜爱的童书”总决选榜单中,吉竹伸介一人占据了TOP10作品中的4部,当之无愧的日本绘本作家顶流。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7)

吉竹伸介的绘本目前中国一共引进了11本。下图是日本原版封面,全部翻译成了中文。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8)

按照引进出版的时间线整理一下的话,大约是这样的: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9)

吉竹伸介画画的时候蛮有意思,他不用铅笔,而是用水笔或者圆珠笔,一次到位,从人形设计,位置,线条等全部画好,中途一旦出错就推倒重来。所以你会发现他的插画不是复杂的美轮美奂风格,他更喜欢用简单明快的线条去勾勒。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10)

(是不是真的画得很小?)

还有,他画画从不上色,他说颜色会阻碍他对线条的认知,他笔下的线条有人物的情绪。

他喜欢随身携带速写本,一有灵感就画。他画的人都极小,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直没有办法办原画展。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11)

那画得又小又不上色,怎么做童书呢?吉竹伸介需要把自己的画作复印、用复印机扩大到两倍,还要请别人来上色,一本绘本才能做出来。

我在看吉竹伸介的绘本的时候,嘴巴一会变成0形,一会变成v形,总有那么一点冷幽默,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能从这么多角度重新认识我们熟悉的日常小烦恼啊!

大叔的确很擅长刻画日常中的小事,他是个内向的孩子,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比他大两岁的姐姐非常优秀,性格敏感的他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自卑而又不动声色的活着。他喜欢独处,自己一个人呆着时候让他有了更多观察、思考和想象的机会。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12)

吉竹伸介在采访时说:

“因为妈妈在家里开设家庭式图书馆的关系,我们家有很多的藏书。对我来说,图画比文字更吸引我,所以从以前就非常喜欢绘本。

正是因为非常喜欢绘本,我反而不敢轻率尝试这个最吸引我的创作形式,真正想跨出第一步挑战,是在我成为父亲,有了儿子作为我的灵感来源之后。

看着两个孩子的成长,发现很多小时候自己也经历过、但长大后却忘得一干二净的儿时记忆,生活中也经常冒出‘我以前也这样想过耶!’的小惊喜。“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13)

吉竹伸介还说很多的家长常常会忽略小孩天马行空的想法,而他喜欢用幽默的方式去解释与讨论每一个无厘头的提问。

所以,在读大叔的作品时,总觉得很安心,因为每一个小心思都不会被鄙视,在他的绘本中我们总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和共鸣,每个人在年少时都有过那么一丝丝傻气和一丝丝倔强。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14)

我们来具体看看他的绘本,你就会明白那种既安心又天马行空的想象是怎么一回事。

先介绍两本适合低幼孩子看的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15)

《脱不下来啦》

有时候坏事也不一定是坏事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16)

这本书也许不需要大人讲,孩子也能自己看懂,因为整本绘本的人物动作就很生动。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17)

《脱不下来啦》讲述了一个小朋友因为妈妈帮忙脱衣服卡住了,而想象自己一生就要这么蒙着头生活的脑洞之旅。

既然衣服脱不下来,那就不脱了,让衣服蒙着脑袋好像也没有太影响生活。咋一看这是违反积极上进的想法,但是看到最后就发现它蕴含着正能量,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人生有很多看似不对、不好的遭遇,让人难堪。但当我们放下焦虑,事情也没想象中那么糟糕嘛。就连套着衣服生活都能找到好朋友,那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18)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19)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20)

《揉一揉啊捏一捏》

每天都要抱一抱哦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21)

相信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玩面团吧,看到又软又Q的东西,就忍不住想揉一揉啊捏一捏,再拉一拉,拍一拍,滚一滚,再摇一摇。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22)

请面团坐下,和面团一起跳舞,把面团拉长,一圈一圈缠在身上……我和孩子看的时候,每翻一页,内心就跟着期待“这到底是在做什么好玩的呢”?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23)

吉竹伸介说:“孩子会像玩玩偶一样玩面团,让它坐在椅子上,带它跳舞,把它披在身上……闻一闻它的味道,亲亲它……这样的场景一定很有趣。”

的确,看这本绘本,笑声就没停过,还是给视频大家来感受。

读完这本书时,别忘了,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定要互相揉一揉、捏一捏、抱一抱哦!这也是吉竹伸介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提示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亲密肢体接触很重要。有研究发现:每天你和孩子认真而专注的拥抱三分钟,是真的可以改善亲子关系的哟。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24)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25)

《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

处女作也是成名作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26)

在物理界,牛顿因苹果而出名!在手机界,乔布斯而苹果而出名!在绘本界,吉竹伸介也因苹果而出名!

《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是他正式进军绘本圈的首部作品,2013年一经出版,赞誉无数。被日本12万小学生票选为“我喜欢的童书”第三名。3000位日本一线店员评选的“MOE绘本屋大赏”第一名。

“桌子上放着一个苹果。红红的,圆圆的,看上去很好吃。”

但是苹果,真的就只是苹果吗?故事从一个小男孩的思考开始。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27)

在“这也许不是个苹果”的想法驱使下,书中的小主人公开始想象它会是什么。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只苹果的各种神奇大变身。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28)

苹果内部可能是一个设计精妙的超能装备。看到香味扩散器、光滑度调节、颜色调节键时,真是绝了。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29)

苹果内部还可能孵化出各种怪兽?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30)

这颗苹果并不是一个死物,相反,它有灵魂。听到表扬的时候会变得亮晶晶的,伤心的时候会变成白色,害怕的时候变得皱巴巴。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31)

除了苹果自身的联想以外,主人公开始琢磨新的东西了。比如这颗苹果的前世今生。

首先是前传,为啥到我们家桌子上了?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32)

也许它是一颗从宇宙坠落的小行星?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33)

而后传,如果我吃了它,会怎样呢?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34)

关于苹果的故事,这本书还说了很多。

如果苹果有头发,会是什么发型?

如果苹果有兄弟姐妹,那这些家伙们都是什么样子?

如果苹果想回家怎么办?

如果苹果偷偷喜欢上了我,会是什么样子?

等等等等

书中的小主角调动了迄今为止所有的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自由的,毫无束缚地开启想象。这种不被常规认知束缚的想象力不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吗?而且,通过一个苹果,吉竹伸介追溯了三个终极哲学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每一次读这本书,都有不同的思考。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35)

《做个机器人假装是我》

一本有趣的自我认知图解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36)

如果说上一本书是对一个苹果的追问,那这一本就是对自我认知的梳理。

作业,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每天都要做这些不喜欢的事,好烦啊!

主人公小健要订做一个机器人,把所有事情都交给它做!

替身可不能穿帮,得跟我一模一样才行。要怎么向机器人介绍自己呢?

《做个机器人假装是我》从这里开始了。

刚看到这本绘本的时候,我就惊呼,这简直就是一篇满分的人物介绍作文啊。好多孩子描写自己还是脱离不了“黑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的俗套,而吉竹伸介笔下的自己就显得个性十足、形象丰满。

我的外表是这样的:

头发稀疏,耳垂很小,

一兴奋鼻孔就会变大,一看太阳就会打喷嚏,

不会单腿跳,屁股上有一颗黑痣,

身上还有从秋千上摔下来留下的疤痕……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37)

我的喜好是这样的:

我有喜欢的东西和讨厌的东西。

我喜欢调味海苔、螃蟹,

讨厌写作文、有鞋带的鞋,葡萄柚果汁……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38)

我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是这样的:

我擅长头朝下洗澡,同时爬两棵树,

把青椒挑出来拨到一边,

把一整个橘子塞进嘴巴里……

我不擅长打开薯片口袋,

弄明白女孩的心思,

不善于跟妈妈解释为什么要买这个玩具……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39)

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我的心情常常变来变去。

有时一大早就很兴奋,有时不管做什么都觉得不开心。

所以看上去好像有各种各样的我,其实都是我本人。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40)

在给孩子念这些的时候,他就会频频点头,应声附和,对对对,我也是这样的。在小健的身上,孩子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不断的去对照,不断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儿?我为什么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状态下的我,都是我吗?世界上会不会有另外一个我?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41)

吉竹伸介用这样一个个具体、好玩的画面,简单、幽默的语言,触及了一些原本深刻的哲学命题。

我特别喜欢这一页——“现在的我包含了从前所有的我”,这么深刻的哲学命题,用这样一个画面就表达出来了。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42)

要认清自己,定义自己,描绘自己其实是很难的。人越长大,在社会中摸爬滚打时就越想要弄明白自己,这个问题想得越清楚,越能找到与社会、与世界相处时,舒服的位置与姿态。

我特别希望我的孩子,能早一点思考“我是谁”这个看似宏大,却十分根本的话题,我也特别喜欢他能思考“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不需要随波逐流,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啊。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43)

《后来呢后来怎么了》

颠覆又治愈的死亡教育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44)

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死亡教育主题绘本,你可能会读着读着就笑了,再读着读着就哭了。

在中国,我们一般很避讳和孩子聊死亡,哪怕是大人之间也基本闭口不谈。

吉竹伸介的母亲在他27岁就去世了,此前和疾病做了很长时间的斗争,而父亲是突发疾病去世的,他说:“令人措手不及的死亡和慢慢靠近的死亡,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两种死亡模样的恐怖。”

“人在离死亡很近时,是无法开口讨论死亡的,这是我真实的感受。我在照顾母亲期间,其实很想问问她‘害怕死亡吗’,死当然和可怕,我是希望通过这种彼此坦率、真诚的交流,稍微缓和一下对死亡的恐惧。但现实是,在这样的时刻,这种话是怎么也说不出口的,只能说‘没关系,一定会好转的’这种安慰人的话。”

正是因为后悔“如果我能在此之前,趁父母健康的时候,和他们轻松聊一聊这些事情该多好啊”,他才创作了这本《后来呢后来怎么了》。

吉竹伸介说,“3岁的人有3岁的生死观,80岁的人有80岁的生死观,如果大家能在健康的时候半开玩笑地、轻松幽默地聊一聊,听听对方的想法,我觉得很有意思。”

当孩子对死亡有疑惑、有恐惧,甚至感到黑暗,大人要怎么和他们探讨,这本书一定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爷爷去世了,留下了一个笔记本。他生前在这个本子上写写画画,记下了他死后想变成什么,希望家人帮他做什么之类的事。

可爱的爷爷把死后的流程都画好了。

先去幽灵中心报到,收获“透明的身体”。变得透明之后就先回去家里看看,大家都很好,才能安心去天堂。最后,到投胎中心投胎转世。在爷爷的计划中,自己走了一个轮回。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45)

他连去天堂的装备都想好了,仿佛是去一次长途的旅行,去见一个老朋友。你看他还给天堂里的神灵带了礼物,有酒有栗子,还有很难的拼图。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46)

爷爷想象中的天堂地面很软,摔倒也不疼。每天都是假期,能见到很多名人。天堂里有神灵,他和神灵一起聊天、唱歌、泡温泉……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47)

爷爷希望把他的坟墓建得酷一些,灯塔坟墓、蹦床坟墓、单杠坟墓,还有适合拍打卡纪念照的坟墓……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48)

爷爷还希望子孙们帮他做纪念品,钥匙链、纪念币、收藏卡……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49)

天堂虽然很美好很好玩,但爷爷也不会忘了我们。他会变成月亮、变成腿上的疤痕、变成路过的婴儿回来看我们……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50)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已经下来了,我的外公和爷爷都已经去世,也许在某一个转角,他们也会幻化成某个物品回来看看我。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51)

吉竹伸介很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描写天堂,天堂很温暖。他也描绘地狱,但地狱并不是血淋林的恐怖景象,反而很有趣。我看到这页扑哧一下被逗乐了,他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把让人抓狂但是不见血的惩罚安排在了地狱。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52)

你看:

地狱里只有一间厕所,憋急了很难受;

每天都要做拉伸操,暴力按压可是很痛的哦,练过舞蹈的孩子都能体会;

地狱里穿的制服会扎得浑身疼、又湿又冷,鞋子很紧、里面总有小石子;

不管做什么都会被骂,真是让人沮丧;

晚上睡觉前要听悲伤的故事,到哪儿都是人挤人、还很臭,生日蛋糕超级苦……

那些坏家伙是这样在地狱里度过一天的:早晨,把混在一起的两种沙子分开,中午解开缠在一起的线团,晚上把贴纸抠得干干净净……这也太惨了吧,哈哈哈哈。

吉竹伸介这脑洞不服不行。

看完爷爷的笔记本,小男孩寻思,爷爷为什么会写下这些呢?天堂这么好玩,爷爷很期待去世吗?不对,也许正好相反。

爷爷非常孤独,非常害怕去世,他在笔记本里写了这么多开心的事,就是为了让自己不害怕死。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53)

当小男孩也想仿效爷爷写写“自己死后的事”,就突然发现“我还有很多现在就想做的事”呢。比如踢出倒勾球,抓一只大螃蟹,英雄救美,取得重大发明……

最后这里的转折真的非常棒,看完我们恍然大悟,珍惜当下,我们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呢,人间值得。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54)

《好无聊啊好无聊》

思考为什么无聊居然也很意思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55)

我自己很喜欢这本书,一看封面就觉得很传神,那拱起的小肚皮,翘起的小脚,在沙发上摆出各种百无聊赖的姿势不就是我们和娃的日常吗?

看内容你会更喜欢,我们一直在对抗无聊,生怕时间被浪费,片刻的发呆都觉得很难忍受。

可是吉竹伸介用这本绘本告诉我们,无聊这种状态其实也没有那么罪恶,给孩子预留一些留白时间,让他们的思绪飞一会,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呢。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56)

当孩子跟你说:妈妈,我好无聊啊!这时你会怎么回应?马上放下手中的活陪他玩,还是让他自己去找点乐子?

绘本中的小主角坐在地上展开了一场深度思考,说实话,这些问题我们大人都从来没思考过。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57)

一直不变,就会无聊吧。那尝试一点点挪动屁股呢,会不会变有聊?真是超级无聊的小屁孩。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58)

如果事情跟我们预想的不一样,会变得有意思吗?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59)

除了我以外,所有东西都会觉得无聊吗?

西瓜虫会无聊吗?

盘子里剩下的胡萝卜会无聊吗?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60)

一个人几岁的时候最无聊?

300个无聊的人聚在一起,会不会变成300倍的无聊?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61)

世界上只有“有意思的事”和“无聊的事”吗?无聊的心情又该怎么形容?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62)

如果把无聊推到极致,造一个“世界上第一无聊的游乐场”是什么样?

摩天轮太矮、过山车太慢、鬼屋不吓人、游戏太简单……哈哈,光想象这个无聊游乐场的过程,就好有趣。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63)

无聊地想着无聊的事,何尝不是观察生活的另一种方式与视角呢?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64)

看,这就是“吉竹式”的想象,总是那么出其不意,在本应表现出慵懒、单调和无聊的场景中寻找智慧。

《好无聊啊好无聊》荣获2019年《纽约时报》/纽约公共图书馆评选出来的2019年度最佳儿童绘本,足见它受欢迎的程度。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65)

我和孩子一起读了好多遍,尤其是疫情宅家期间,越读越发现这本书其实是有哲学思辨在里面的,孩子无聊可能是一个事件的开端,一个成长的困境,一个执拗的状态。他们会像《好无聊啊好无聊》里的男孩一样,一直去摸索和寻找。当他完成一次自我心灵的对话,进行一次探究之后,会获得惊艳的成长。

于此同时,无聊和创造力也紧密相连,促使人们质疑陈规。无聊提醒我们思索自身的存在,真正地活出自我。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66)

《有理由》《有意见》让父母了解孩子的通道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67)

这两本是姊妹篇。

《有理由》是妈妈和儿子间的对话。

很多在父母眼中看起来不好的坏习惯,鼻孔,抖腿,咬指甲,咬吸管,用吸管咕嘟咕嘟吹泡泡… 在孩子那里都是有原因的。

只是我们经常会不假思索的加以指责,如果静下心来听孩子解释,也许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孩子也没那么调皮捣蛋,反而越发可爱呢。

<挖鼻孔>

我的鼻子里有一个开关,一按这个开关脑子里就会发射兴奋电波,这个电波能让大家都心情愉悦。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68)

<抖腿>

这不是抖腿,这是鼹鼠语啊。嗵嗵嗵嗵嗵嗵嗵,我是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鼹鼠呢。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69)

<一看见高台就上>

是因为我在训练自己呀。这样的话,如果发现小猫下不来树,我就能去救它了。

<手脏了往衣服上抹>

是因为我不忍心用脏手去摸花和天鹅,还有白熊。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70)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71)

面对这样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儿子,书中的妈妈也是很可爱的角色。

比如,面对挖鼻孔是在发兴奋电波这样的说辞,妈妈的回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妈妈现在已经很愉快了,请别再发兴奋电波了好不好?虽然语气中充满着无奈,但还是先积极肯定了儿子的胡说八道。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72)

孩子用想象力将“坏习惯”变成“做好事”,因为不敢说出真心话而有负面行为时,一句“原来如此”也许比“不可以”来得更有效,当大人尝试去倾听孩子,理解孩子之后,他们会更愿意配合我们去修正坏习惯。

《有意见》讲的是一对父女之间的对话,前面《有理由》是孩子的辩解,这回轮到爸爸胡说八道辩解,真是太搞笑了。

小女孩对爸爸的一些行为提出不满:

“为什么大人可以吃两根香肠?”

“因为大人的肚子里有一个小孩儿,大人爸爸和小孩儿爸爸一人一根呀。”

“为什么爸爸自己心情不好,却要向我发脾气?”

“这都要怪‘焦躁虫’呀,因为要赶走‘焦躁虫’,除了大发脾气以外没有别的的方法,所以大人和小孩都要受点委屈。”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73)

值得看的绘本(一本正经说瞎话)(74)

总之小朋友的所有意见,都被“无良”爸爸都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无厘头解释给打发回去了。看完我只想说一句:大人果然是大人,孩子确实是孩子。哈哈哈。

这本书儿子很喜欢找爸爸给他讲,两人角色扮演,你一问我一答,非常有意思。

这本书表面上去无厘头,实际上它提供给大人一次反省的机会,原来很多事情在孩子眼中是如此不公平。当我们给孩子制定规则的时候,自己有没有首先遵守,当我们向孩子提要求的时候,自己有没有首先做到?

作为父母,站在孩子的立场接受他们表达不满,会发现“做小孩儿也不容易呀。”

总而言之,吉竹伸介的书,天马行空中又蕴含着哲理。他让我知道:虽然生活掺杂着平淡和苦涩,生命却可以很甜,当遇到困境和冏迫,换一个角度去看,终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