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牯牛降,开始嫌一双眼睛不够用,山岫层出奇峰林立,枝叶扶苏郁郁葱葱。两片肺尽情吐故纳新,呼吸绿色空气。充裕的负氧离子使人的脚步有了健康的本色和力道。山花开的正艳,五彩缤纷,表述斑斓童话。大片乌云被巍峨的大历山拦截,在山顶堆积,牯牛湖依然淡定从容,波澜不惊。翠竹绿得恬静,溪流吟得舒缓,高山立得安稳,山花笑得舒心。湖里妩媚的红鲤鱼娴静悠然。美妙的意境,简单的生活,不难领会大自然妙不可言的意韵。

牯牛降爬山全程(牯牛降大演坑它的高山流水)(1)

大演坑是一条很长的峡谷,清澈的溪水流淌在华东第三高峰大历山脚下,似一条白色轻纱铺在两山间的峡谷里。我们循着大演坑的木栈道,在逼仄的峡谷逆流前行。大历山和雪花峰垂直从天空斜罩下来,石壁越来越陡峭,空间越来越狭窄,峡谷越来越深邃,天空只是山顶的一个洞口。到了木栈道的尽头,也就到了游览的终点。但是我们知道,还有更长的路线,只是没有被开发罢了。我们另辟蹊跷,进入了与世隔绝的秘境。层叠岩将峡谷的时间折成褶皱的画廊挂在石壁当屏风。古树华盖,水木清华,粗大的藤蔓在悬崖绝壁徒劳地寻找出路。人的声音和一只山雀在峡谷里找不到出口,它们一起撞在高大的南酸枣树上。许多大石头被一条水做的鞭子从山上赶下来,河谷起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疙瘩。坐在疙瘩上小憩,身子的倒影、山顶的轮廓和山雀飞过的踪迹映照在绿翡翠的水潭里。溪水在脚下淙淙有声,山鸟的声音清脆婉转,此刻,尘事远了,宁静来了。

一阵突如其来的雷鸣在两山间跳过,闪电把山顶的洞又划出一道裂缝,顷刻间大雨如注。豆大的雨珠奏出清音,在木栈道追着我们的脚步声,一直把我们赶到一个山亭里。有了亭子,雨下得再急,我们都不急。哗哗的雨幕把亭子里的人和外界隔开。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为亭子里的我们弹凑雨中曲。水珠在树叶间弹跳,树木对大雨欲拒还迎,森林委婉地蠕动起来。耳畔雨声喧哗,亭子里的人心静如水。树林里分不清天空的雨势,直到云层舒展开来,才知道大雨已停歇。树叶仍然在水珠的指挥棒下跳动。树冠的水珠一路沾花惹草落下来。大演坑的水有了底气,如绢如练。坑成了河,淹没了河谷里拥挤的石头。抬头看,群山万壑间,一条条白色的飞瀑从山顶水袖轻落,一线如虹,穿过悬崖上的松,从高凌霄汉的雾里飞流直下。喷溅的水流在半空散开,又变幻成了雾气,弥漫于山腰。是银河溢出天庭遗落人间,一时有了磅礴的气势和灵动的仙气。悬崖上除了龙须草,竟然有野生的茶树和香樟,它们要在短暂的时间里尽量多地吸取无根之水。是担心下一场雨来得迟吗?或许它们的担心是多余的,烟雨江南水泽雨润。

牯牛降爬山全程(牯牛降大演坑它的高山流水)(2)

牯牛降爬山全程(牯牛降大演坑它的高山流水)(3)

来自云端的落瀑跌宕洒脱凝聚成流,一齐跳下汇聚到大演坑。大演坑热闹起来,河水在高涨,在跳跃,震耳欲聋里透露出久违的宁静。听,山顶落瀑的音律时隐时现,无数垂瀑从数百米高的大历山和雪花峰、骆驼峰落水成韵,白色的流瀑在森林里半遮琵琶半遮脸。“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泠泠,松根之细流",悠然飘逸,正应了顾太清《高山流水》的意境。牯牛降的落瀑稍纵即逝,可遇不可求。雨停了,雾气拉出一帧帧动感的画卷,美不胜收。无论雨下得多么急骤,牯牛降的河水从不浑浊,这在江河普遍污浊的世界,绝对是一方净土。它一路抚摸山体的褶皱与裂痕,最终都投进大演坑峡谷的怀抱,将牯牛降的山水清音传送到外面世界去。

牯牛降爬山全程(牯牛降大演坑它的高山流水)(4)

大演坑,一条精彩的坑,它的高山流水,只要是它的知音都懂。

(谢光明 来源:黄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