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为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认识的方式 认识的过程3?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认识的方式 认识的过程3

认识的方式 认识的过程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为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这一飞跃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两者的形式、内容和特点都各不相同。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是人们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人们认识的高级阶段。

人们凭感觉器官不能把握到的东西,理性认识能够把握到。理性认识对事物的反映,虽然不如感性认识具体形象,但它更深刻、更完全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虽然有区别,但两者并不是互相隔绝,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地统一起来的两种认识形式,或者整个认识过程中不同的环节。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表现在:

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

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前提,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主观自生的东西,正确的认识运动就无法进行。

从认识的内容和顺序上看,人们总是首先接触一个个具体的现象,得到一定数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大量个别的事物中发现普遍的一般的规律性。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需要深化,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有其局限性。

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的、片面的、外部联系的反映,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达到思维,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最终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

如果认识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它不仅不能指导实践,而且很可能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产生错误的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人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既不存在纯粹的感性认识,也不存在纯粹的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包含着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并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

2.理性认识包含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要以语言这种具有一定声响或文字的感性形式来表达。

总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正确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上与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必须全面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绝不能任意割裂,片面强调一方,否定一方,甚至用一方代替另一方。否则,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感性认识则是不可靠的;经验论片面夸大感性认识,认为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理性认识则不可靠。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执一端,但在总体上都是错误的,都是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科学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辩证转化过程,解决了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