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团员我光荣入团(我的入团故事成为团员之后)(1)

我是团员我光荣入团(我的入团故事成为团员之后)(2)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4月15日,由共青团中央基层建设部指导、中国青年杂志社主办的“我的入团故事”征文活动正式启动,邀请社会各界和广大团员青年回忆自己入团时的难忘故事,讲述坚定理想信念、跟党奋进的思想历程。

征文启事发布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他们中,既有鲐背之年的老人,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既有躬身基层的中年,也有校园苦读的学子。《中国青年》杂志全媒体从即日起推出“我的入团故事”系列征文,以飨读者。

“我的入团故事”系列征

成为团员之后

@文/张晓彤

2014年11月,在悠扬的团歌中,我正式成为一名共青团员。

倏尔8年已过,但入团仪式上那句“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誓词,至今仍萦绕耳畔。这是忠诚于党的决心,也是青年的使命担当。年少的我为入团欣喜不已,但平静下来,面对“我能做什么”的诘问,却深感自己的渺小,陷入迷茫。寄语青年:“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这句话给了我启迪与指引。作为一名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范类学生,我踏上了助力乡镇教育的筑梦之旅。

2020年的夏天,我作为暑期“三下乡”队伍队长,与同学们一道,为乡镇地区的孩子们带去了传统文化课程。当时受限于疫情影响,课程只能改在线上进行。部分孩子因没有良好的听课设备和网络难以正常听讲,师生互动时陷入停滞。又是一年盛夏,疫情渐散,我与同学们得以来到现场授课,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在这次线下红色文化课堂上,孩子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一起合作进行配音演绎,乐在其中。在孩子们的欢笑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三下乡”的意义,为自己实现了价值而感到快乐和满足。

我是团员我光荣入团(我的入团故事成为团员之后)(3)

2021年8月,暑期“三下乡”队伍为孩子们开展线下授课实践

然而当活动结束,望着孩子们相继离去的背影,我却陷入了另一种思考:是否课堂结束,我与这些孩子们的联系就此断绝?借助“三下乡”的契机,我能带给孩子们的,是否就只有这40分钟的拓展课堂?我是否真正赋能了乡镇教育,抑或只是出于个人的体验需要?两年两次的“三下乡”经历没能给我答案,但在机缘巧合下,我加入了学校的乡村教育公益创业团队“知了同行”,一个个疑问慢慢被解决,我也走上了从单纯支教到赋能乡镇教育的新道路。

乡村教育振兴,绝非一方力量可达成。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农讲所纪念馆、广东省慈善总会青云教育公益基金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下,我和“知了同行”团队成员一道,策划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云支教节。在云支教节上,我们突破了以往由支教老师主导课堂的模式,让学生通过红色课本剧展演的形式,深入了解红色故事,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我是团员我光荣入团(我的入团故事成为团员之后)(4)

作者(一排右二)参与策划组织第二届大学生云支教节

从排练、剧本围读,到上台表演,孩子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效果良好。此刻我才深刻明白,他们不再是一味等待外来支援的受助者。在点点星光的指引下,他们能够不断进步,创造惊喜。

而实现乡镇孩子们彼此之间的“传、帮、带”,也是我们的初衷。正如指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四个真目标,让孩子们学懂知识、应用知识,从而去帮助和影响身边人,才能真正实现对孩子们的长效赋能。

2021年秋天,我们又与潮州东二小学达成合作,指导少先队部的学生以演讲的方式讲述潮州本土革命英雄故事,争做本土红色文化传播使者。看着这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给台下低年级学生讲述故事时,我突然体会到了某种接力传承。作为党员、团员的我们,引导着这群少先队员;而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身边人。正如党团百年历程一般,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传承,砥砺奋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未来,也定将光明灿烂。

如今的我已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即将迈入大四。在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希望在教育领域贡献一份力量。尽管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不负青春,不负党团的信任,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砥砺前行。

“我的入团故事”系列征文

我的入团故事|无止境的奋斗篇章:从入团到入党

我的入团故事|人生旅途中迈出正确的第一步

我的入团故事|入队、入团、入党,说说我的进步故事我的入团故事|那一年,青春有了信仰我的入团故事 | 入团近十年,初心犹未改

我的入团故事 | 祖孙三代的团员梦

我的入团故事 | 五月的风,吹响奋进的号角

我的入团故事 | 一个家庭的“青春接力”

我的入团故事 | 五星红旗下的初心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编辑:于丹 申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