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四大名著齐名的人 与四大名著齐名(1)

(一)

清朝,有一位屡试不中的书生喜欢坐在自己的家门口,身旁准备好茶水。来往的客人口渴疲乏的时候,这个书生就会给客人茶水喝,还陪客人休息聊天,聊天的时候难免会聊到各地的鬼怪传说,奇闻异事,每当这时候,书生就会听的特别认真,晚上赶紧把白天听到的故事记载下来。

这个书生就是蒲松龄。康熙十八年(1679),蒲松龄将作成的篇章结集成册,定名为《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中“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的名字,

“志”是记述事件的意思,

“异”指奇异、离奇、怪诞的故事 。

与四大名著齐名的人 与四大名著齐名(2)

《聊斋志异》的意思就是,在聊斋这个书房里面,记载的一些奇怪的事情,中国古人很习惯用书斋的名字给自己的这个作品来命名的,比如说梁启超,梁启超的文集叫《饮冰室合集》,纪晓岚的小说集的名字叫《闲微草堂笔记》。

那么《聊斋志异》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能历时四百年而不衰呢?首先来看名家对这本书的评价。

“《聊斋志异》与《红楼梦》一白一红,一短一长,构成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双峰”

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老舍: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鲁迅:花妖狐媚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二)

1、男女主人公对现实的借鉴

读过《聊斋志异》的人一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故事中的男主人公的身份往往都是书生,而且是穷困潦倒,怀才不遇的书生。出现这种现象,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本人,他就是一个书生,把自己的情感呀各个方面的经历写入小说,这些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归纳一下这些书生的共同点都有哪些呢,跟他自己本身的经历一样,那这些书生往往都是经济的处境不是那么好。

蒲松龄的一生呢,应该说是出生在一个渐渐的有些败落的小地主家庭,虽然不是名门望族,却世代多读书人,他父亲考了很多年,好像连秀才都没有考上,然后弃儒经商,他无力延师,便亲自教子读书,将科举功名的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

与四大名著齐名的人 与四大名著齐名(3)

蒲松龄在分家的时候,分到的家产是很少很少的,他分到的家产是仅有20亩薄田,他有三个嫂子特别厉害,分家时把家里的美田都抢走了,

对于蒲松龄本人,我相信最开始他可能对这些不是很在意,因为蒲松龄在19岁那年,他就考上了秀才,而且是以第1名的名次考上的秀才,在他看起来大概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考个进士应该是不在话下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一直没有考上,所以家庭又渐渐的穷了下来,然后自己在科举 上也不顺,这些东西就造成他多年的贫穷,所以贫穷是它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书生也都大多是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就跟他自己一样的。

2、旷世奇恋,用笔墨记述现实中的缺陷

聊斋中的女主人公多是鬼仙、狐仙,她们多是为情而来,非常可爱,在他们身上有令人感叹的情深意重。

在蒲松龄的一生当中,有两个女人对他能够塑造出那么多理想的女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一个是一个叫作顾青霞的,这个红颜知己的女性对她的影响可能更大。

他和这个顾青霞,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他有一次去给朋友做幕僚的经历,就在给朋友做幕僚的这段时间,他喜欢上了这个朋友家里边的一个叫顾青霞的侍女,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蒲松龄为这个女孩子写了很多诗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蒲松龄很快将自己的爱慕之情告诉朋友孙惠 ,希望他成人之美,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哪里想到孙惠被顾青霞的美貌吸引,夺人所爱,将顾青霞据为己有。蒲松龄当然感到很伤感,于是就离开了。

但是顾青霞后来日子过得很不幸,蒲松龄很怀念这个女孩子,写了很多情深意切、哀婉动人的诗。

在很多的女主角身上也有顾青霞的影子。蒲松龄和顾青霞之间的爱情基调是什么?是那种彼此之间对才华的倾慕,是那种高山流水的韵味。

这样的韵味在白秋恋这个故事里面体现的非常明显,白秋莲是一个鱼精,她本来是可以嫁给龙王的,但是他为什么一定要嫁给自己所心爱的书生,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在水中多次听到书生朗诵诗歌的声音,他被这个书生的才华和这种对文学的热爱所吸引,然后冲破一切阻碍,来到书生的身旁,这一点和顾青霞与蒲松龄之间的感情的基调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位的对蒲松龄产生影响的女性是他的结发妻子刘氏,刘氏最大的特点就是温柔贤惠,可以说聚集了古代劳动妇女一切的美德。她不读书不识字,而且相貌也很一般,在精神上很难和蒲松龄沟通,

在一开始的时候,蒲松龄对这个妻子可能感情并不是很多,在他整个青年和中年的时代就没有一首诗是写他的妻子,和顾青霞形成很鲜明的对比。

刘氏贤惠到什么程度呢,蒲松龄因为常年在外教书,一年其实有数的日子回到自己家里,他的妻子老早就盘算着蒲松龄回家的时间,提前做好准备,杀一只鸡,自己舍不得吃一块肉。希望蒲松龄一进家的时候能吃到好东西,自己和孩子舍不得吃,古代的时候一场大雪、一场大雨可能都会封路,蒲松龄到家的时间有时会前后错了几天,回到家的时候,往往因为放的时间久了,这个东西已经变质了,没法吃了。

我们在书中看到那些非常贤惠的女性的时候,就等于是看到了刘氏的影子。

关于蒲松龄和刘氏之间的这种感情的基调,投影最深的可能就是《画皮.这篇作品。

在整个这个画皮的故事当中,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这个画皮鬼之外,就是王生的妻子陈氏。

陈氏在得知自己的丈夫有了自己之外的其他的女人的时候,他只是善意的提出自己的劝告,后来的时候当这个丈夫终于因为这个女人而自己的心被挖掉的时候,他为这个并不忠于自己的丈夫付出的太多太多。他为丈夫抛投露面、忍受戏弄,吃掉乞丐的浓痰。

蒲松龄对他妻子付出并不是无动于衷的,他对刘氏的感情是与日俱增的,他对妻子感情的顶点,是当刘氏去世的时候,他写下了非常多的文字,而这些文字里面每一个字都包含着对他妻子深深的爱。

蒲松龄完书到现在已经过了将近400年的时间了,那这400年后,我们今天再来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具体的意义?

那么《聊斋志异》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作者通过那些鬼怪故事究竟要表达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