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1月11日早上,加拿大列兵乔治被发现中弹而亡,到了上午11点,整个欧洲大陆突然一片寂静,交战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停战的军号声也打破这片死寂。。。年轻的乔治客死他乡,很不幸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后一位牺牲者。

当时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个加拿大人放弃安逸漂洋过海来到欧洲?为什么还在欧洲参加了战争?他参加的是一场什么战争?这一连串的疑问也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了100年前的那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文就带领大家来聊聊这场将欧洲大陆烧成一片焦土的战火烧起来的缘由。

一、 工业文明背后的暗流涌动

18世纪60年代,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人类历史开始由“农耕时代”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第一个搭上“工业革命号”这趟车,率先走上发家致富的路。

接着到了18世纪末,“工业革命号”这趟车从英国驶向西欧大陆和北美,沿途的法国、美国、德国先后买票上车,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然后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等国家也卖票上车,在蒸汽机的推动下,“工业革命号”驶向了世界各地。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稳步持续到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下半叶时,全世界也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也逐渐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通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为了获得更多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市场来保证各自工业体系的高效运转,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益来加快资本的快速积累,原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纷纷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各自以武力开拓、争夺殖民地。

从一战走到现在(一战往事一)(1)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用在那个年代一点也不为过,搭“工业革命号”这趟车的国家在世界上来说有先后顺序的。

比如英、法、俄等上车早,属于那种老牌的殖民帝国,早已在海外开拓了优质的殖民地,就好比抢到了“坐票”;而后面的德、日、美等国相对上车比较晚,可供开拓的优质殖民资源比较少,就好比拿到了“站票”。

从一战走到现在(一战往事一)(2)

一战前世界殖民势力图

这些后起之秀依托工业革命,进行经济变革,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实力的快速增长,但是却一直拿着“站票”,于是在这种经济实力和殖民地资源分配不对等的情况下,这些身强体壮却还拿着站票的人们内心开始不服气,谋求对座位“重新洗牌”,为了得到“座位”,车厢里逐渐开始争吵、占座、霸座现象。

从一战走到现在(一战往事一)(3)

手握站票而实力不允许低调的大佬——德国,也对外喊出了自己的心声: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地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 ——德国外交大臣 皮洛夫

于是乎资本的逐利本性愈发膨胀,各个殖民帝国之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为了殖民利益和霸权而冲突不断,在这期间形成了3股最为尖锐的矛盾——德法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从一战走到现在(一战往事一)(4)

一战前的欧洲版图

德法矛盾——德国和法国的恩怨从罗马帝国末期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大概持续500多年),相互斗争谁也没有真正意义上成功过,欧洲大陆上的这两大强国之间恩怨情仇斩不断、理还乱。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9月法国战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带领近10万法国部队投降被俘,法国被迫尝尽了丧失割地赔款之痛!

战争结束后“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掌权的德皇威廉二世野心勃勃,为了加快海外殖民和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加快扩充军备。

而战败的法国内部各个阶层心怀屈辱,不甘失去西欧霸主地位,一直想借机一雪前耻。

从一战走到现在(一战往事一)(5)

1870年的普法战争

俄奥矛盾——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欧、亚、非三洲交汇处,战略地位显赫,在对巴尔干半岛控制权的争夺上最激烈的就是俄国和奥匈帝国,所以俄奥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从一战走到现在(一战往事一)(6)

英德矛盾——(1)英国一直在欧洲推行“大陆均势”的如意算盘(说白了就是喜欢“坐山观虎斗”),自己偏居英伦三岛,想欧洲大陆各大国之间相互制衡,这样也就方便自己自如的插手欧洲事务;而具有硬核实力的德国则力求独霸欧洲大陆,这就不仅与英国的战略目标相冲突而且还会对英国构成潜在威胁。

(2)由于德国上车晚,为了加快工业化增强国力,急需大量的海外殖民地,然而海外殖民地已经基本被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的情况,所以德国要想崛起,就势必要与拥有最广阔海外殖民地的英国产生矛盾。

从一战走到现在(一战往事一)(7)

一战前夕英国和德国进行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二、 资本主义背后的矛盾

除了以上这些摆在明面的上的矛盾,还有一片黑云可以说是长期笼罩在各个欧洲资本主义列强的头顶,那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殖民扩张的不断加剧,在追逐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大家都开足马力拼命生产,结果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社会的实际需求量,生产的相对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减少,利率上升,社会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现象,这一切的一切最终引发阶段性的经济危机。

从一战走到现在(一战往事一)(8)

1873年经济危机是19世纪持续时间最长、打击最为沉重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了各个列强国内社会各阶层之间矛盾,工人运动在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频繁爆发,在各种矛盾的不断交织和加剧下,社会开始出现动乱,甚至出现政变,国际关系更加趋于恶化。

当整个世界、整个欧洲大陆乃至各个帝国内部,都处在矛盾重重的形势压迫下,整个国际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秩序急需进行整顿,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压力需要找个方式释放一下,而这些矛盾和内心深处的愤怒,就像一枝枝干柴,那么到此为止,战火爆发所需要的“干柴”已经有了,接下来就需要有人把这些干柴堆起来,然后点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