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里的僵尸都是穿清朝装?赶尸术真的存在吗?赶尸人又是怎么驱赶尸体日行千里的?

这个千古谜团要如何揭密,才能使大家信服?

要想说清楚这些问题,笔者翻阅了不少书籍,初步有了个大概,想了解的,听我一一道来。

盘点僵尸从棺材里出来的场面(为什么电视中的僵尸都是清朝装)(1)

1.为什么电影里的僵尸都是穿清朝装?

很多人可能会说,戴清朝官帽,穿清朝服装,再配上个苍白无血色的脸,更能渲染恐怖的氛围。

但真实的往往不是这样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清朝以前,赶尸术这类的文字记载几乎不可寻。到了清朝之后,也慢慢出现了赶尸的记载。当然,笔者估计,也与清朝小说盛行和民众浓厚的猎奇心理有关系。

晚清著名学者徐珂的《清稗类钞》中有赶尸相关记载,这也是史料上记载得最为清晰和详细的一篇。不过文中提的不是赶尸术,而是送尸术。说的是,当时在贵州有很多靠砍伐和买卖木头的商人,他们每到河水多的季节,就把砍下来的木头编成木筏,顺流到湖南常德等地方去,谈好了买卖后,就解开木筏,把木头卖去,再走路回家。由于路途遥远,中间不乏因各种原因死去的商人。

中国的文化是落叶归根的。客死异乡不是那些商人的归属。但如何才能把死人尸体运回家乡,这成了一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送尸术应运而生。

那这个送尸术又是怎么样操作的呢?

文章中说到,一般会有两个人送一具尸体。具体是,有一个人在前面引路,中间一具尸体,后面有一个人端着一碗加了符咒的清水,在送尸的过程中,要保证水平不倾。要是水不平怎么办?文章说得很玄妙,水倾了后,尸体就倒了,就送不走了的。

有人就有问题了,路途这么远,一天走不了,要打更投宿怎么办?

盘点僵尸从棺材里出来的场面(为什么电视中的僵尸都是清朝装)(2)

很简单,沿途都有旅馆的嘛,因为这种事情常有,所以旅馆一般都会为这些送尸的人准备有固定的房间,晚上睡觉的时间,活人睡床上,死人立门侧。

又有人有疑问了,如果要走很多天,尸体不腐烂吗?

术之所以为术,有它存在的科学。送尸术篇 就能保证了尸体不腐烂。

等到快到死者家里的前一天晚上,死者家属往往会做个梦,然后第二天就准备好一切收敛尸体的东西。送尸人到了屋后,水一倒,尸体就倒下了,就必须马上收敛。

有趣的是,文章说到,尸体倒下后要马上收敛,因为很快,尸体就会腐烂,腐烂程度和死亡时间相对应的。

大概是因为在清朝才有这些丰富的描述,所以后来人拍电影时都会用清朝服饰装扮僵尸吧。

盘点僵尸从棺材里出来的场面(为什么电视中的僵尸都是清朝装)(3)

2.赶尸术能赶尸的原因是什么?

笔者翻了不少笔记书籍,大体有三个:催眠术、阳电反应、背尸

我们先说催眠术。著名学者狄葆贤在《平等阁笔记》中认为,人死后,灵魂早与肉体分离,送尸人将自己的灵魂注入死者体内,与死者余气相合相接,就像催眠术一样,用自己的意念诱导尸体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所以他说,催生人者谓之催眠术,催死人者,谓之催死术。

这时有人反对了,说催眠术只能催活人,死人是催不了的,所以催眠术赶尸说不通。

但总要给出自己的意见吧,于是这些人给出的答案是:新死者阳气未尽,故能行尸。

他们也给出了例子。

《洞灵不志》里有一名叫徐紫庭的人,他在一位过世朋友的灵柩前磕头时发现,尸体突然一个手在动,然后两个手动,然后脚也动,之后尸体慢慢在棺材里坐了起来,跳着出了庭中后,受了惊扰,又跳回去,躺回了棺材。

于是他说,这个可能是“假死”,死者阳气未尽,有阳电,阳电反应导致身体发生行动行为。赶尸术就是运用了阳电效应赶尸的。

这种说法,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第三种说法更具有说服力,说赶尸,实则背尺。

怎么说呢?

说赶尸的人,先给尸身喷上防腐水,然后在四肢的手足关节捆上竹片后,背在身后,方便赶路。为了添加神秘色彩,便在赶尸时摇铜铃,或念上咒语什么的,这样一来,大家都不敢靠近了,也就给这个职业添上了许多神秘的、让人敬畏和畏惧的光环。

3.其实三种谜因都有一定的道理,你觉得,哪个更值得信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