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舌尖上的恩施时,大家首先想到就是恩施腊肉。那么小呆将借此文带领大家真正了解恩施腊肉。

首先说说恩施腊肉和外地腊肉区别,恩施腊肉属于黄腊肉,由于外皮呈现土黄色而得名。而腊肉分为白腊肉,红腊肉,黄腊肉。其中黄腊肉制作步骤是最繁琐,步骤最多,用盐最多,柴火熏烤次数最多的。所以黄腊肉也是最好吃的腊肉。当然黄腊肉不当当只有恩施有,在湘西、云南、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都有分布。而每个地方做法也是有区别的,而且每个部位也有少许区别。

湖南竹笋煮腊肉(选自小呆给你说恩施)(1)

在这我先说说腊蹄子做法。

第一步,腊蹄子在做之前,可以先用火或者热水将表面的毛取掉,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皮变软,在吃起来不至于那么难咀嚼。

湖南竹笋煮腊肉(选自小呆给你说恩施)(2)

第二步:将脚部洗净,尤其是猪脚丫里,有许多残留灰尘和泥巴。如果有些地方污渍难易祛除,可以用皂荚和刷子一起刷洗。但不能用钢丝球和肥皂,因为猪脚这部位沟壑较多,会残留钢丝。

第三步,将洗净好的猪蹄,撒上大量的盐巴,每个部位都要撒到,待盐味进入肉中,即可在脚趾掌钻孔串绳子。

湖南竹笋煮腊肉(选自小呆给你说恩施)(3)

第四步,将腌好的腊肉,高高挂起,下面用干柴火熏烤,有条件可以用竹子熏烤。

第五步,待腊蹄子熏成土黄色后就将起取下。将腊蹄子切大块,清洗一遍,也可以带一点皂角,主要祛除上面的灰尘。

湖南竹笋煮腊肉(选自小呆给你说恩施)(4)

第六步随即用柴火炙烤,将皮烤成黑炭色。肉也可以烤一烤,但不能烤过火。

第七步,用皂角水洗掉猪皮上面的黑炭色。这次一定要洗干净,而且要勤换水。

湖南竹笋煮腊肉(选自小呆给你说恩施)(5)

第八步,将大块腊肉切成小块,随后就可以下锅炖了,如果觉得烹饪时间过长,可以用高压锅压个十分钟至二十分钟。记住在炖煮炒的时候,不要再加盐了。炖的话可以陪海带、土豆、白萝卜等等。

湖南竹笋煮腊肉(选自小呆给你说恩施)(6)

腊排骨,做法差不多,撒盐可以相对少撒一点,因为相比腊蹄子,盐味好进去。五花腊肉,如果觉得太油了,可以在撒盐的之前,用火将肥膘轻烤一下。猪脑袋,在剃猪毛一定要剃干净,因为脑袋这部分残留小毛还是剃多的。记住五官部位可以少撒盐,面部按正常撒盐,五官也可以卤着吃。坐凳的肉比较厚实,可以将坐凳对半切开,或者腌制时间长一点。这样腊味吃起来充实一点。每个部位腊肉的做法大同小异,区别不大。主要是盐的用量。可以按照蹄子≥坐凳>排骨>五花肉=面部>五官来决定盐的用量。

湖南竹笋煮腊肉(选自小呆给你说恩施)(7)

说完腊肉,再来说说腊肠的做 说完腊肉,再来说说腊肠的做法。

第一步,将小肠洗净,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洗干净,肠子中间不能堵塞,用皂角水仿佛冲洗。

湖南竹笋煮腊肉(选自小呆给你说恩施)(8)

第二步,将瘦肉剁碎,撒入盐和少许淀粉,五香粉腌制12小时以上。也可以将洗净小肠用盐水泡着,这样有利于杀菌、消毒。

第三部用一个粗罐子将碎肉罐进肠中,在罐的时候,一定要把肉压实,可以首先把尾部扎起来,罐个半尺长后,扎一下,然后再罐,依次类推,直到封口。

第四部,将罐好肉的肠用牙签扎孔,然后晾干四到五天。

湖南竹笋煮腊肉(选自小呆给你说恩施)(9)

第五部,将腊肠熏烤一下,如果不喜欢烟熏味,也可以冷藏。

第六步。吃的话,最好是和青椒炒着吃,也不要放盐。

其实由上可以看出,腊肉就是肉的一种储存方式。而盐就是作为防腐杀菌的作用。而火就是高温消毒的作用。

腊肉的历史可谓极其丰厚,具体谁发明腊肉这个一直都是未解之谜,夏朝将每年最后一个月命名为腊月,可见在奴隶时期,就有了腊这个字。在春秋时期,儒家传世人孔子就教会学生学习腌制猪肉。巴蜀一带为了让士兵在路上有一口肉吃,将肉腌制,熏烤,做成干粮,行军打仗时带着。战国时期,秦朝第一次将盐肉作为战备口粮。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两汉时期,腊肉带到了西北和东北。由于西北树木少,简易成为风干也就是白腊肉。南北朝时期腊肉传入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红腊肉被发明出来。隋唐时期,李世民在攻打匈奴时将腊肉作为战备口粮。慈禧太后和光绪壁难西安时,腊肉作为当时的贡品,慈禧对腊肉赞不绝口。

湖南竹笋煮腊肉(选自小呆给你说恩施)(10)

腊八节一到,各家各户第一批腊肉就可以开始吃了。小年夜和大年夜,各家隔户都会把腊肉作为团圆饭必备菜品。而到了春节走亲戚的时候,腊肉还可以作为走访亲戚的礼品。而土家腊肉一直可以甚至可以保存到秋收季节都不会坏。及时一顿炖多了,腊肉也可以一顿吃不完,吃个三四顿不成问题。

冬月杀年猪,腊八腌熏肉,小年洗腊肉,三十炖腊肉,春节送腊肉。春夏吃腊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