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君的话近日,共青团中央印发《“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3年)》,旨在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部署,着力构建新时代共青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新格局,团结带领广大青少年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

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主播君的话

近日,共青团中央印发《“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3年)》,旨在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部署,着力构建新时代共青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新格局,团结带领广大青少年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什么是“美丽中国·青春行动”?

12月24日,团中央在北京举办“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系列项目启动会。会上发布了首批“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合作伙伴的合作项目,这些合作伙伴来自能源、金融、通信、交通、互联网、教育等多个领域,合作内容涵盖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生态环保创新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1)创业等方面,有效拓展了保护母亲河行动内涵,为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减霾、减排、减塑、节约资源能源和垃圾分类提供了丰富的项目载体。

同时启动了团中央社会联络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年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2)创业就业基金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共同筹建的公益众筹平台,上线了首批生态公益项目产品,为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时时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3)关注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便捷渠道。

启动会上,还发布了“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主题MV以及少儿版生态环保教材和动漫片。

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4)会议表彰了第九届“母亲河奖”获奖者,4名获奖者代表作了分享。

一起来看看获奖代表的优秀事迹

郭玺:三代青春铸绿洲

郭玺,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绿化有限公司技术员,“时代楷模”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第三代治沙人。秉承着父辈们“一代一代干下去”的绿色承诺,郭玺从2010年走进八步沙治沙队伍,专心追随父辈治沙。他扎根荒漠,接续奋斗,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无悔地奉献给治沙造林事业,抒写了“沙海变绿洲,黄沙变黄金”的绿色传奇。

从八步沙到黑沙岗,到甘蒙省界的麻黄塘,郭玺苦干实干。他在林场倡导成立治沙机械队,学会了驾驶装载机、挖掘机、抱草机等各种大型车辆,提高了治沙效率。在进行全机械化治理的同时,郭玺积极将网络技术应用到林木管护中,显示了科学管理、科学治沙的威力。郭玺以沙漠为家,牢记父辈教导,团结带领治沙工程队的农民兄弟,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压沙造林,将一片片荒漠变成了草木葱茏的绿色沙海。

郭玺不仅积极向公司员工倡导绿色理念,带领当地农民压沙造林,还带领乡亲们平整耕地,沙里淘金,种植枣树、枸杞和肉苁蓉。郭玺积极推动林场建立肉苁蓉种植基地,种植1万多亩梭梭嫁接肉苁蓉;与周边农户成立合作社,修建八步沙蹓跶鸡养殖场。他还引导周边贫困农户到种植基地和养殖场就近务工,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的目的,让“沙窝窝”里生出了“金蛋蛋”。

郭玺开设快手号“八步沙林场”,累计发布快手短视频上百条。在快手上,郭玺以真实的场景、真实的表达,积极宣传八步沙治沙造林故事。同时郭玺计划开展直播带货等电商项目,为八步沙林场的林产品、沙漠土鸡以及周边九个戈壁农业小区生产的蔬菜、肉羊等农产品打开销路,努力实现着“沙海变绿洲”的美好梦想和“治沙更要治穷”的新目标。

多年来,郭玺和父辈们坚守在腾格里沙漠,治沙造林21.7万亩,封育管护37.6万亩,种植各类树木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5)3000多万株,修建压沙造林道路34公里,林场管护区林草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昔日风沙口,今朝变绿洲。郭玺和八步沙治沙造林的英雄群体们用辛勤的汗水在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中,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铸就了一座令人敬仰的生态丰碑!

“三峡蚁工”:四载真情献长江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的早晨,宜昌夷陵长江大桥下的江滩上常常聚集着不少人,捡拾着散落在江滩上的各种垃圾。这群人是被称为“母亲河美容师”的“三峡蚁工”。

“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沿江清洁、清理社区垃圾等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努力搭建公众环保平台,组织环境教育活动,举办环保培训,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供环保政策咨询与服务。

自成立以来,“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利用每周双休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组织志愿者共开展了近600场捡拾长江江滩垃圾、保护长江母亲河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4万多人次,共捡拾垃圾近800吨。开展各类环保宣讲活动近百场次。为全国首套生态教育校本教材——宜昌市西陵区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6)教育局推行的《生态好市民》小学教材提供事例材料。协会事迹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协会全体志愿者被评为2016年宜昌十大民选新闻人物,会长李年邦获得2018年湖北“荆楚楷模”。

“‘三峡蚁工’寓意着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一只小小的蚂蚁,蚂蚁虽然力量很小,但是当他们抱团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无穷的能量。”正如协会会长李年邦所说,“三峡蚁工”志愿者们,正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从一点点小事做起,做碧水守护人,圆美丽中国梦。

王云峰:倾心建设美丽乡村

王云峰,长兴县小浦镇画溪村团支部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7)书记,长兴县银杏志愿者协会会长。大学毕业后,他将工作选择在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农村里,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了基层一线。

画溪村村庄内池塘星罗棋布,随着近年来水域环境破坏严重,缺乏有效的管理,严重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用水。为了做好水体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8)整治,王云峰走遍村内每一条河道,绘制“治水作战图”,和村干部一起制定“一河一策”工作方案,每天奋战在治水第一线。在大家的努力下,画溪村顺利完成了所有治水任务。

画溪村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王云峰通过文化礼堂进行宣传、进户讲解、摸排调查,上门检查和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并根据村里实际情况提出了网格化分片管理模式。他还将垃圾分类融入村规民约,编写顺口溜,让孩子们以快板的形式进行传唱,使村里的老百姓掌握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同时,加深了对垃圾分类工作意义的认识。

为了推进村庄乡风文化建设,王云峰对家风家训、乡贤文化深入挖掘,整理了百余首村庄诗歌,编录《画溪诗集》,作为乡土教材供村民免费查阅;重新撰写了村里著名地点和历史人物的百科资料;积极组建文体队伍,将本村失传40多年的“龙头旱船”文化遗产挖掘重组,通过“旗袍队”“排舞队”等开展多种文体活动,打造了一批具有村域特色的团体队伍。

为了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王云峰组织成立了“长兴县银杏志愿者协会”,组织当地青年志愿者参加各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志愿服务活动,使河道保洁、古树保护、文明劝导、垃圾分类等活动成为日常工作。长期工作在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和垃圾分类等基层一线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光盘打卡:科技让光盘不再遥远

食物浪费给全球带来巨量的损失。为缓解日益严峻的食物浪费问题,北京新素代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光盘打卡”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9)微信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10)小程序:餐后对光盘拍照打卡,AI可智能识别是否光盘并给予积分奖励;打卡所得积分既可以兑换礼品,也可以捐赠给公益项目,由合作机构代替用户爱心捐款。依托“光盘打卡”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11)小程序,北京新素代科技有限公司发起了百城千校光盘行动挑战赛项目。

百城千校光盘行动挑战赛项目以让大学生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愿景,以让全国上千高校、数百万大学生参加光盘行动挑战赛为目标,号召高校学生投身光盘行动。挑战赛于每年春秋两季在全国各大高校举办,届时各大高校同步启动为期一周的挑战赛,并根据成绩进行高校赛队排行和个人排行,上榜赛队和个人获得嘉奖和荣誉证书。

2019年5月,首届光盘行动挑战赛由二十余家伙伴单位联合发起或提供支持,覆盖全国100多所高校,直接参与人数1万余人,影响人数约10万。11月,主办方组织了第二届挑战赛,赛事全部由各高校学生会、社团组织承办,两次赛事覆盖高校近500所。根据问卷反馈结果显示,超九成参与者表示会在赛事结束后坚持光盘到底。项目同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关单位和中兴、诺基亚等企业开展合作,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机关食堂,餐厨垃圾在两个月内减少了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12)30%,取得了良好效果。

“光盘打卡”项目上线一年来,单靠用户自发口口相传和带动,用户已有近50万,累计打卡200多万次,相当于减少碳排放500吨、减少浪费140吨,平台累计配捐公益善款近几十万元。接下来,作为“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的合作伙伴,“光盘打卡”会继续深耕高校领域,扩大项目覆盖范围、增加项目辐射人群,不断累积声誉,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意识到光盘行动的重要性,进而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传播文明餐桌好风尚,促进公益和生态文明事业共同发展。

附:第九届“母亲河奖”获奖名单

绿色卫士奖

(共19人,按行政区划排序)

何润花(女)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教研中心

马 赛(女)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严雪梅(女)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废弃物管理处社会宣传科

王云峰 浙江省长兴县小浦镇画溪村团支部

邓以兴 福建省连城县庙前镇河长制办公室

李 冰 江西省南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

徐 飞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闫 莉(女)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室

刘 爱(女) 湖北省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修复处(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李亚龙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农业水利研究所

朱移生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益友公益促进会

李宁宁(女、壮族) 南宁市绿生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蒲大勤(女) 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街道南溪村

杨再春(苗族) 贵州省黔东南苗岭生态公益发展中心

和朝明(纳西族) 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郭 玺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林场)

董亚洁(女) 青海广播电视台

王宇箫 宁夏生态文明促进会

许登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北阳山特色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绿色团队奖

(共20个,按行政区划排序)

北京市东城区环保戏剧俱乐部

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大运河爱心志愿协会

山西《临汾日报》小记者团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绿·爱”环保公益社团

东北师范大学常春藤协会

江苏省连云港市清洁海岸志愿服务中心

宁波市江北区清源环境观察中心

安徽省合肥微生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便利侠团队

江西师范大学蓝天环保社团

河南省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联盟

长江设计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

深圳市志愿者河长联合会

海南绿派社区垃圾分类服务队

重庆市两江新区河小青志愿服务队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我为明天环保社

贵州省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

云南省大理州青年志愿者协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义务环保协会

新疆尉犁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

绿色项目奖

(共19个,按行政区划排序)

中国环境报社“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全国校园公益行动

共青团北京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13)市委中韩大学生志愿交流营库布齐植树项目

北京新素代科技有限公司百城千校光盘行动挑战赛

天津武清通和社会服务中心河流守望者项目

山西省太原市萌芽环保协会环保小河长项目

内蒙古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一亿棵梭梭项目

吉林省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温带草原——科尔沁生态修复项目

红星美凯龙保护母亲河项目

南京农业大学绿源环境保护协会“保护母亲河——秦淮环保行”项目

扬州大学“土壤医院”项目

安徽省黄山市流口村“生态美”超市项目

江西财经大学绿派社“守护母亲河·保护水环境”项目

武汉大学清泉计划

广东省阳江市“漠阳江畔·饮水思源”——守护漠阳江项目

贵州省“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服务行动

西北大学“守护秦岭绿色·助力地区扶贫”——秦岭山脉森林生态恢复环保公益项目

陕西科技大学“清流行动·陕西省主要河流徒步调研及治理探索”项目

宁夏守卫塞上湖城项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七〇团防沙治沙项目

绿色贡献奖

(共13个,按行政区划排序)

人民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14)政协报社《生态周刊》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市绿色建筑行业协会

黑龙江省大庆市广播电视台大凤工作室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黄河小浪底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

河南康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3工厂

潇湘晨报

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三沙卫视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景洪水电站

新疆亚心网网络有限公司

优秀组织奖

(共19个,按行政区划排序)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处

共青团北京市朝阳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15)区委

共青团河北省邯郸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16)市委

上海市静安区河道水政管理所

共青团浙江省湖州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17)市委

安徽省旌德县林业局

共青团福建省南平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18)市委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宣教处(中心)

共青团河南省郑州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19)市委

湖南省河长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共青团广东省韶关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20)市委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

共青团四川省宜宾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21)市委

共青团云南省昆明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22)市委

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局

陕西省林业信息宣传中心

共青团宁夏吴忠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23)市委

共青团新疆阿勒泰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攻坚)(24)区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团委

— End —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见习记者|王姗姗 编辑|金卓 校审|陈凤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