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为什么有三个老子?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子身世的认识,来自司马迁《史记》中的一段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名叫李耳,字聃,是春秋末年的楚国人,当过周王室的守藏史(史官)。孔子曾向老子问礼,结果不仅没有问到周礼的细节,还被老子教育了一番,被告诫要戒骄戒躁,闷声发大财。老子晚年对周王室失望,便辞官出函谷关隐居。

史记对老子的记载:史记中的三个老子(1)

徐悲鸿《老子骑牛出关图》

可是司马迁又说: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莱子与孔子同时,写过关于道家的书。太史儋曾出函谷关。这两个人的经历与老子相似。司马迁说,老子既有可能是李耳(老聃),又有可能是老莱子或者太史儋。这样一来,《史记》中就有了三个不同的老子

这说明,在西汉时期,老子的身世就已经众说纷纭了。就连司马迁也眼花缭乱了,只能长叹一声:“老子,隐君子也!”在将不同的说法都收录进来。这在古代倒也没引起什么问题,人们大都接受第一种说法。只有宋朝的叶适等人说《史记》“序老子颇似鬼物,隐见不常”,怀疑《史记》的记载。

到了近代,胡适在中国首倡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主张用可靠的证据研究历史问题。这种方法被应用于考证老子身世,便引发了众多的异议。

史记对老子的记载:史记中的三个老子(2)

《觉醒年代》胡适剧照

最引人争议的问题,是《史记》中记载的老子家谱: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

按照这个家谱,老子的儿子李宗当过魏国的将军,老子的八世孙李解与司马迁是同时代人。春秋末年到司马迁时代之间,一共有大约400年的时间。这难道说明,老子家族的人平均到50岁之后才生育?

况且魏国建立于公元前403年。如果老子与孔子同时,那么他应当活跃于公元前550年到500年之间。老子的儿子怎能在老子之后将近100多年后建国的魏国当将军呢?

《史记》中说老子活了160岁或200岁,这个年龄也过于离奇,完全超出了正常人的寿命。

于是,梁启超、钱穆等学者怀疑,《史记》中对老子的记载不可靠,甚至连老子这个人也是后人杜撰的传说人物。而孔子问礼的“老子”,实际上是老莱子。

胡适的同门师弟冯友兰认为,在古代没有一名叫“老子”或“老聃”的学者,但李耳是真实存在的。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春秋末年,有许多对世俗不满的隐士,例如《论语》里怒斥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荷蓧丈人。老莱子也是当时的一名隐士。他们的思想流传到战国时代,便催生了道家学派。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史官太史儋也是道家学派的成员,他曾经出函谷关去过秦国。

史记对老子的记载:史记中的三个老子(3)

荷蓧丈人(连环画)

后来,一名叫李耳的道家学者将道家的思想资料搜集起来,再加上自己的创作,编写了一部5000字的书。但是这本书应该叫什么名字呢?如果冠以“李耳”之名,则置老莱子、太史儋等人于何地?因为老莱子是道家的先驱,李耳便取老莱子中的“老”字,将本书命名为《老子》,也就是《道德经》。

李耳之后,人们看了《老子》这本书,便以为道家的开山祖师是“老子”。庄子时期,又出现了“老聃”的传说。到了西汉时期,人们误认为“老子”就是李耳,也有些人认为太史儋或老莱子才是“老子”。

冯友兰还认为,所谓“老子的儿子”李宗其实是李耳的儿子,《史记》中老子的家谱实际上是李耳的家谱。从战国到西汉,一共九代人,这样的家谱就合理多了。

史记对老子的记载:史记中的三个老子(4)

冯友兰(1895-1990),现代哲学家

总之,冯友兰认为,并没有一个叫“老子”或“老聃”的哲学家,但李耳、老莱子和太史儋是真实存在的三个人。《史记》中之所以有三个老子——老子(老聃、李耳)、老莱子、太史儋,是因为人们把李耳、老莱子、太史儋三个人同传说中的“老聃”、“老子”弄混了。

除冯友兰、钱穆、梁启超外,还有许多学者怀疑老子的存在。胡适、郭沫若等学者纷纷撰文批评这种惊世骇俗的观点,引发了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场大论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