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听了郭德纲的相声之后,开始喜欢起他唱的一些小曲小调了,听起来特别有韵味。在郭德纲唱的《百忍图》中,有这么几句话特别印象深刻,尤为喜爱。“大千世界南北西东,三寸舌六方台娱乐升平。纸扇轻摇谈天下,春风秋月冬雪丰,留着残荷听雨声,冷眼看浮生如梦烟雨化飞龙”。

郭德纲经典语录古代(很少有人知道郭德纲太平歌词中有一句话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诗)(1)

郭德纲

尤其是“残荷听雨”一句,非常喜欢,感觉意境特别美。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而这种情趣现代人是越来越体会不到了。一个懂得“留着残荷听雨声”的人,他是寂寞的但肯定不会孤独。相比之下元曲中的那首《干荷叶》同样写秋天的残荷,却弥漫着孤独与悲伤。“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一句“寂寞在秋江上”仿若内心有万般凄苦,却没有任何一种形式来缓解心中的无限悲伤。

郭德纲经典语录古代(很少有人知道郭德纲太平歌词中有一句话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诗)(2)

残荷听雨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唐代李商隐写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里面有“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才知《百忍图》中那句话应该是从此处而来。“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诗人当时寄宿在骆氏亭,想起远在长安的崔氏兄弟,中间隔了千山万水,思念之情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正不知如何慰藉相思之情的时候,忽然听见雨点点点滴滴洒落在枯荷上,发出错落有致的声音,这样一种清韵使寂寞之情稍解。也许是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吧,总觉得李商隐诗中的“枯荷”略显直白,不若太平歌词中的“残荷”更好一些,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郭德纲经典语录古代(很少有人知道郭德纲太平歌词中有一句话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诗)(3)

干荷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