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到底会不会被肌肤吸收?
答案是:不会全吸收。
想想看,为什么脸泡水里不会吸水胀起来?
皮肤表面有六、七层细胞形成角质层
来看一下皮肤结构图,因为皮肤表面有六、七层细胞形成角质层,然后是颗粒层、透明层、棘层、基底层,每一层都有数层细胞。
层层叠叠的肌肤具有很好的疏水性,外面的水进不去,里面的水自然也流不出来。
你可能会说,我每天都在用水、乳、霜,明明感觉被吸收了啊!
皮肤吸收到底能感觉出来吗?
如果让护肤品的有效成分“吸收”到皮肤里,肯定要经过很多的层级。通常大多数护肤品的分子很难穿透皮肤屏障,而小部分的吸收速度比较慢,很难感觉到的,因为:
- 皮肤的第一功能是屏障,是隔绝皮肤之外的东西,比如细菌,病毒,紫外线,蓝光等等,不让直接入侵到人体。当然也包括阻止护肤品进入皮肤,所以想要皮肤“瞬间吸收”几乎是不可能的。
- 感觉有吸收,更多是蒸发,通常爽肤水、乳液、霜含有大量水分,涂抹到皮肤,挥发的可能是水、可能是酒精、可能是部分容易挥发的辅助剂,这些成分中,除了水能够被角质层吸收一部分,其他都蒸发到空气中。
- 护肤成分有些附着在皮肤表面,有些是可以渗透入皮肤,例如附着在角质层、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的表皮部位,依旧可以起到防晒(抗光氧化也是一种抗衰)、补水、保湿的作用。一些抗皱、抗氧成分能够进入皮肤更深的层次。
难道护肤品白花钱了吗?确实用了护肤品皮肤有变好啊!
更贴切的描述,皮肤还是有微弱的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称为经皮吸收。皮肤吸收作用对维护身体健康是不可缺少的,经皮吸收有三个途径——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和汗管口,角质层是最重要的途径。
经皮吸收能力让护肤品有值得存在的意义
皮肤基本可分为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 表皮层在我们皮肤的最外层,而仅仅是表皮层又分为多层,如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棘层、基底层等。其中角质层便有5-6层细胞构成。表皮层的功能是,防止外界异物入侵,过滤紫外线,吸收紫外线、锁水等。因此,补水保湿、防晒、美白,这些护肤目的的作用层次都在表皮层。换言之,想要实现补水保湿、防晒、美白,只需要有效成分附着在表皮层,或者可以进入表皮层即可。
- 真皮层在表皮层下方,其中分布有弹力纤维、胶原蛋白、神经、毛细血管、汗腺、皮脂和淋巴管等。真皮层的作用涉及到皮肤弹性、皮肤衰老速度。因此,抗皱、抗衰、抗老化、抗氧化等等护肤目的,都需要成分能够进入真皮层。
- 皮下组织包含脂肪筋膜等等,主要是支撑丰盈、保温之类的作用。
到底哪种类型的护肤品会被皮肤吸收呢?
脂溶性活性物质是可以被吸收一些的,一般来说,护肤品分为:
护肤品溶剂分类
水油混合型,例如面霜、乳液等等,还有脂溶型,其中脂溶性物质,会透过角质与细胞之间的间隙,被渗透吸收。
水油混合型,和水溶型中的水溶性物质,能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然后透皮传递被吸收,当然也是在角质层。
毛囊,皮脂腺,汗腺,这些器官对护肤品的吸收极其微弱,一般只能吸收水油混合型和脂溶型护肤品中的脂溶性物质。
用简单明了的话来说:
纯水、无油类型的护肤品,基本上仅是作用在肌肤表面,
而乳液,精油内的脂溶性活性物质,才会被渗透进肌肤。
如何才能让皮肤多吸收一些呢?
皮肤自身影响吸收的因素:
- 相较于老年人和男性,婴童和女性通常认为吸收能力更好,主要是因为婴童和女性的角质层更薄,皮肤代谢状况也更活跃。
- 对于面部,不同部位的皮肤吸收能力不同,一般面部鼻翼两侧最容易吸收,上额和下颌次之、两侧面颊最差。
- 角质层水合度的增加可促使物质对皮肤的渗透性增加,例如面膜就是通过封闭性好的材料来阻止水分蒸发,从而增加角质层的水合度,最终使物质的透皮吸收增加,这里叫“封包原理”。
- 角质层厚度完整的皮肤有很好的屏障功能,一旦皮肤受损,皮肤的屏障功能就会遭到破坏,物质的吸收自然也会增加。当肌肤的保护能力同时也会下降,很多致敏物质也会被肌肤渗透吸收,造成肌肤过敏。
所以再次提醒不要轻易就去做去角质。
产品影响吸收的因素:
- 弱酸性:正常角质层的PH值在5.2~5.6,偏酸环境下护肤品吸收良好。
- 脂溶性:由于表皮的通透性很大程度上由细胞膜的蛋白结构决定的,脂溶性高的物质可透过细胞膜,所以吸收好。但作为护肤品的基质,例如凡士林、石蜡、硅油等几乎不能被皮肤吸收。而羊毛脂、角鲨烷、橄榄油则能进入皮肤各层、毛囊和皮脂腺。对于油脂类,动物油脂吸收比矿物油更好吸收,部分植物油脂的吸收性也很好。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等则很容易被吸收,因此在化妆品中广泛被采用。
- 小分子:通常情况下,分子量越小越容易被吸收。例如玻尿酸成分,小分子玻尿酸可以渗透到更深的层次,深度锁水,而大分子只能附着在皮肤表面起到封闭锁水的效果。
- 高浓度:大多数物质浓度越大,透入率越高。但少数物质浓度高时会凝固角蛋白,反而影响皮肤的通透性,使吸收减少。
- 高电离度:电离解度高的物质比电离解度低的物质易于吸收。如水杨酸难溶于水,而水杨酸钠则易溶于水,故其吸收比前者好。
虽然能通过角质层的护肤成分类型比较少,有什么透皮技术可以提高渗透呢?
1.包裹技术:大多数的活性物都是水溶性的,但皮肤很难吸收一些水溶性成分。所以,用一些脂溶性的成分载体将它包裹起来,通过细胞间脂质的通道增强渗透。常见的包裹技术主要是一些脂质体包裹和磷脂包裹。
2.化学渗透:产品配方中添加一些促渗剂(像乙氧基二甘醇、氮酮、四氢胡椒碱、肌醇、异山梨醇二甲醚等)改变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提高功效性成分的透皮速度及透皮量。
3.医美技术:一些破皮的中胚层医美项目(像水光针、滚针、激光疗法等)都能强烈干预皮肤,在短时间内破坏肌肤的屏障功能,快速提高皮肤的通透性,提高肌肤对护肤品的吸收效率。而后让肌肤进行自愈,属于短期内牺牲皮肤屏障功能的透皮技术。
4.酸类成分:护肤品中加入一些果酸、水杨酸,目的就是通过松动角质细胞的联络点(也就是桥粒),让角质屏障排列的不是那么紧密,短暂形成间隙,达到促渗。当然酸类的剥脱性质,也可以及时地疏通毛孔,让一些活性成分可以更好地通过附属器官达到促渗作用。
5。纳米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将比较大的分子,拆解成若干个比较小的分子,使它更容易与角蛋白结合,向下传递。例如把配方做成纳米微乳质地,又或者把大分子的透明质酸拆成更小的透明质酸等等,还有就是比较前沿的纳晶包裹技术。
显微镜下脂质体包裹技术(脂质球)包裹视黄醇
为了降低视黄醇的刺激性,采用脂质体包裹技术(脂质球)包裹视黄醇,能很好提高经皮渗透力,并降低刺激性,达到温和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