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吕蒙的历史故事成语 古代成语之虚有其表(1)

虚有其表

萧嵩,字乔甫,号体竣,唐朝宰相,是唐朝梁武帝萧衍之后,后梁明帝玄孙。身材高大魁梧,外貌清秀英俊,而且还留着一把漂亮的胡子,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外貌俊俏非凡,被唐明任命为中书舍人(宰相助理),在朝廷中算是一位美男子,很得唐明皇的宠爱。

唐明皇对苏瑰的儿子苏珽也十分重用,想任命其为宰相,在任命前,曾经向各位大臣征询过意见,萧嵩等大臣都回答说:“任用哪一位贤人,皇上最有眼力,我们都比不上皇上。”唐明皇再三考虑后,最终决定任用苏珽为宰相,于第二天早朝上宣布,由于时间紧迫,就派侍从去找人来草拟诏书。侍从就将萧嵩请来,然后唐明皇将自己的意思基本上告诉他,叫萧嵩写一份任命苏珽为宰相的诏书,萧嵩不敢怠慢,立即到书房里起草诏书。过不多久,他把诏书起草完递给唐明皇审阅。

唐明皇接过诏书仔细观阅时,发现诏书中有“国之瑰宝”一句,就对萧嵩说:“苏珽是苏瑰的儿子,诏书中不应该有父亲苏瑰的‘瑰’字,这是一个名讳,需要修改一下。”

『在古代,人们讲话,写文章时,最忌讳的是用君主或者父辈的名字,以免获得不敬之罪』

萧嵩这时才发现到自己的疏忽,立即收回诏书,重新起草。唐明皇以为萧嵩是因为外界影响才有所疏忽的,于是让人拿下帐幕中的屏风,给萧嵩使用,使他能安静起草诏书。

然而唐明皇的这一举动使得萧嵩焦虑万分,又着急又害怕起来,留下来的汗水都把衣服沾湿透了。萧嵩躲在屏风后面,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修改才可以。

有关吕蒙的历史故事成语 古代成语之虚有其表(2)

过了一段时间,唐明皇以为萧嵩已经修改完毕。于是拉开屏风走到萧嵩的座席上看,只见萧嵩将“国之瑰宝”改成“国之珍宝”,其余的文字一点也没有改动过。唐明皇非常生气地叫萧嵩离开,萧嵩只好羞愧地快脚离开。等到萧嵩离开后,唐明皇把萧嵩草拟的诏书揉成一团,出力地扔在地上,说:“萧嵩真是虚有其表,一点用途都没有。”唐明皇跟前的侍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其实,萧嵩并不是像唐明皇说的那样窝囊,萧嵩虽然在文学方面能力差,但是在处理公务方面为人谨慎细密,处事周到。到了后来在出镇边关又为朝廷立下许多的功劳,唐明皇对萧嵩的看法逐渐改变,已经不说他是“虚有其表”了。

有关吕蒙的历史故事成语 古代成语之虚有其表(3)

而且在公元729年,萧嵩被唐明皇任命为中书令,即使宰相的地位,萧嵩的儿子萧衡也被唐明皇相中,成为驸马。萧嵩夫妇每次入宫觐见时,唐明皇总会亲切地称呼萧嵩夫人为“亲家母”,并且赐赠许多珍贵宝物给她。

萧嵩到了晚年名分很高,做到中书令之位,但是后人在用“虚有其才”这一词之时总会扯到萧嵩,还以为他是一位毫不中用的人物。就像现代人一样,当一个人被套下标签后,当想要丢掉这个标签时,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