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杨山顶,一片叶拂云天,亭亭玉立的翠竹下,矗立着一座茅草屋。在冬日里一片萧瑟里,草木灰败,更增添了茅草屋的凄凉景象。在漆黑如墨,烛光如豆的深夜里,不时传出几声婴儿的啼哭声。

凛冽的寒风,从犹如是怪物张开的嘴一般的裂口里灌进来,给薄薄的棉被里的母子三人更添加了一层严寒。面黄肌瘦的年轻母亲怀里抱着嗷嗷待哺的未满月的婴儿,看着旁边熟睡的三岁女儿悲从心来,欲哭无泪。起身给婴儿冲了一杯温吞的奶,握住奶瓶喂着婴儿,婴儿喝得香甜止住了啼哭。

贫穷的悲哀(贫穷家庭的哀伤)(1)

年轻瘦弱的母亲怀抱着婴儿坐在被窝里陷入了沉思。如今瓦缸里只有几捧米,还能坚持几顿呢?没有营养补充的身体分泌不出母乳,婴儿每天喝的维维豆奶也快见底,以后的生活怎能维持下去。

在孕期动身去外地打工挣钱的可怜丈夫此时还不知道我们的儿子已经生下来了吧!可惜农村没有电话,通信也已来不及。若是丈夫已经知道母子三人的境况这么艰难,一定会心急如焚,车马极速的回来。不过算着预产期的丈夫估计就快回来了,谁能料到孩子提前出生了呢!唉!丈夫再不回来日子难以为继了。年轻的母亲一脸忧郁,想法一个接一个涌上来占据着她的脑海,一刻也不得闲。

贫穷的悲哀(贫穷家庭的哀伤)(2)

一夜无眠,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在朦朦胧胧中就要睡去,却响起了敲门声。母亲带着疑惑与好奇打开房门,门外站着衣发湿润的丈夫,惊惧之下,女人心疼不已,一看丈夫疲惫的状态就知道丈夫算着日子买了火车票,下了汽车,又不辞辛劳打着电筒走夜路回家,只因为不放心家里的妻子孩子。

丈夫绝对是好丈夫,可惜家中实在太穷了,父母逝去只留下这间茅草屋栖身,娶着了同样家境艰难,相濡以沫的妻子。妻子在家带娃耕种山地,丈夫在农闲时去外省打工,农忙时又辞工回家帮助妻子收割。自己的收入又不允许带着妻儿在身边,只能这样举步维艰,聊以度日。

贫穷的悲哀(贫穷家庭的哀伤)(3)

如今儿子出生了,房钱皆无,长大后读书,彩礼想想实在可怕。茅草屋残破不堪,三个人艰难存活,如今添了儿子,是万万不能。为了儿子只好打算把儿子抱养出去,意图孩子有个好的未来。

消息托附近的村民放出去之后,只隔了十几天就传来了消息。山脚下一户姓罗的农户,老两口愿意抱养这个男孩为孙。为长年在外打工,大龄未婚的儿子抱养一个后代,以免儿子年老后,没有后代照顾终老。

贫穷的悲哀(贫穷家庭的哀伤)(4)

在一个冷冽的清晨,寒风吹散大雾后,老夫妻爬坡上坎来到了山顶上的茅草屋里,带着补品来抱养孩子。看着这屋里屋外周遭的环境,也不由得感叹,实在太穷了。

一家人只能勉强度日,在贫困线上挣扎。老夫妻看着怀里的小婴儿,掏出一千块钱出来拿给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母亲坚决不收,只是诚恳的说道:“我们家里这个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实在养不起他,跟着我们也只能受苦,把他抱养出去也是为他好,只希望你们以后好好对待他。你们放心,我们把他抱养给你们,以后他长大后,我们绝对不得来找回他,把孩子要回来。”年轻的母亲边流泪边说着,旁边的丈夫抱着年幼的女儿一言不发,心情哀伤。

贫穷的悲哀(贫穷家庭的哀伤)(5)

罗家的老夫妻听到这番话,大为感动,更加放心。把手中的钱塞回女人的手中,女人和丈夫执意不收,说自己不是卖儿卖女的人家,收了钱意义就变了。老夫妻听到这话才停住了动作。

下山后,刚满月的婴儿被老夫妻精心照顾着,取名罗良,小名良良,寓意深刻。老夫妻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一把屎一把尿的养大。罗家的儿子过年回到家看到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也认同了他的存在,毕竟这是父母的一番心意,是爷爷奶奶最宝贝的孙子。

贫穷的悲哀(贫穷家庭的哀伤)(6)

满周岁时,罗家送了一张孩子的照片给山上的夫妻留着纪念。此后两家断了联系,年轻夫妻说到做到,真的没有来打扰过罗家的生活。

后来,罗家的儿子人到中年,机缘巧合也寻觅到良缘,生下一个亲生的儿子。罗家对这个孩子还是一如既往,已到青春期的他长着和罗家人相似的五官,仿佛命里就该是一家人。

,